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8 毫秒
21.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的高通量分析性能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全基因组细胞培养系统,研究HCV对宿主细胞转录调节基因的影响和机制.方法用人工构建的HCV感染Huh-7肝癌细胞株,待其发生细胞病变后收集培养细胞,以同步培养但不感染HCV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提取感染细胞和对照细胞的总RNA、总蛋白和细胞培养上清.总蛋白用于Western blotting鉴定HCV蛋白在感染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细胞培养上清用于检测HCV在感染细胞内合成后的释放情况.总RNA 用10g/L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抽提情况,再纯化后进行逆转录cRNA合成、荧光标记和纯化后用于基因芯片分析,检测宿主细胞转录调节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检测到HCV,感染细胞内可检测到HCV蛋白表达.基因芯片检测2倍差异表达转录调节基因发现,上调基因11个,下调基因11个.结论HCV全基因组细胞培养系统为研究HCV对感染细胞转录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提供了良好工具.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HCV全基因组细胞培养系统中差异表达的转录调节基因,为研究HCV感染对细胞基因转录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资料,加深了对HCV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20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进行560次BAI,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找到支气管动脉开口,手推造影证实为靶血管且无脊髓动脉显影后,经导管缓慢推注化疗药物。结果200例肺癌患者,完全缓解(CR)58例,部分缓解(PR)96例,稳定(NC)30例,进展(PD)16例。总有效率(CR+PR)为7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使肿瘤缩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还存在一些影响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HIV患者共感染难治性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型和4型)后的临床药物处理对策.方法:收集国内外2000年至今报道的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HIV共感染患者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结果,提取其中共感染基因1型或4型HCV的HIV患者资料.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HIV患者罹患丙型肝炎后,尤其是感染基因1型或4型HCV后的治疗方案.结果:Medline文献检索结果命中88篇文献,其中6篇符合纳入标准,共提取感染基因1型或4型HCV的HIV患者资料1 131份.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型或4型HCV的HIV患者所获得的持续病毒反应率是26%,高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反应率(8%).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也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单独疗法(26% vs 13%).而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疗法在基因2型或3型HCV感染的HIV患者可获得55%的持续病毒反应率.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HIV共感染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和停药率相似.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在治疗基因1型或4型HCV的HIV患者时优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或聚乙二醇干扰素单独疗法.  相似文献   
24.
医学实验动物学虽不是生物医学研究生的主干学科,但却是生物医学研究生的重要基础课,它贯穿生物医学实验的全过程。动物实验是近代生物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必须使其具备扎实的实验动物学理论知识和动物实验技能,以及运用其技术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的能力。为此,我们通过转变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模式,以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培养生物医学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5.
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应用状况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应用的现状及其年代变化。方法选定PubMed(http:∥www.ncbi.nlm.nih.gov/)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作为资料数据来源,统计1966—2003年各种实验动物的使用情况,着重分析了用量最大的大鼠和小鼠的不同近交系和封闭群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结果使用大鼠和小鼠的文献远远比使用其他动物多。大鼠的应用以封闭群的SD、Wistar和近交系F344大鼠为主;小鼠的应用以近交系小鼠为主,1997年使用C57BL近交系小鼠的文献数超过BALB/e而占居首位;转基因动物和突变品系动物应用量激增。其他动物的应用情况为:犬、兔、猫、豚鼠稳中有降;果蝇和鱼的用量大幅增加;猴、猪、鸡、两栖类动物的应用相对稳定。结论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越来越趋向应用近交系动物。随着医学实验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动物和突变品系动物的应用日益普遍,必将成为今后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实验材料。低等动物鱼和果蝇在某些医学领域的应用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体外筛选效率较高的引导核糖核酸(guide ribonucleic acid,gRNA)的方法。方法以家兔扭转蛋白2A(torsin family 2 member A,TOR2A)基因的gRNA设计和筛选为例,介绍gRNA简单的体外筛选方法。首先根据TOR2A基因的外显子序列在线设计gRNA,选择3条gRNA序列(也可更多),将其分别插入到T7启动子之后,体外转录gRNA并纯化备用。设计包含gRNA打靶序列的一对引物,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胶回收PCR产物。将gRNA,PCR产物和Cas9内切酶组成的体系进行酶切实验,琼脂糖电泳判定gRNA引导的酶切效率。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第1条gRNA未能引导Cas9内切酶对含打靶位点的PCR产物进行DNA酶切,第2条gRNA(GCTTGTCCATCTCGTCGAAG)和第3条gRNA(TCTCTTCCTCTTCGACGAGA)引导Cas9进行了比较彻底的酶切,第2、3条gRNA可用于后续研究。结论此体外筛选方法是一种简单、可行和实用的gRNA的体外筛选策略。  相似文献   
28.
角蛋白8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蛋白8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的表达和角蛋白8可能参与肝损伤过程的机制.方法:取ICR小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A组接受四氯化碳处理2周(6%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300 μl/kg 体重,每周3次);B组接受四氯化碳处理4周;C组接受四氯化碳处理6周;D组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在最后一次注射四氯化碳的第3天,过量麻醉处死后取材.依次分离脾脏、双肾和心脏等重要脏器并称重.提取肝脏总RNA、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角蛋白8的表达变化.结果:四氯化碳处理导致肝脏重量和体重的比值增高,第0、2、4和6周分别为5.60%、6.87%、7.83%和7.7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重量和体重的比值也增高(P<0.05).HE染色显示,肝损伤程度随四氯化碳处理时间延长而加重.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角蛋白8在肝脏的表达随四氯化碳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中,角蛋白8的表达水平和肝损伤程度在一定条件下呈正相关.角蛋白8的细胞内积累可能是肝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改变四氧嘧啶给药次数探索改良制作兔糖尿病模型的方法。方法:选取健康大耳白兔36只,体质量为2~2.5kg,注射四氧嘧啶剂量均为150mg/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一次给药组(A组),分两次给药组(B组)和分三次给药组(C组)。观测各组空腹血糖值,计算各组成模率和死亡率。结果:B组兔糖尿病模型成模率显著高于A组(P<0.01),死亡率显著低于A组(P<0.01);C组兔糖尿病模型成模率显著高于B组(P<0.01),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四氧嘧啶分次给药能提高制作兔糖尿病模型的成模率,降低死亡率并且可以保持模型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