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睡眠呼吸监测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睡眠呼吸监测的门诊或住院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并由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监测成功率、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在进行睡眠呼吸监测时感到舒适、安全,有利于提高监测的成功率以及确诊率,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究术前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I(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MRI,DSC-MRI)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最大值(rCBV_(max))与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6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胶质瘤患者资料,术前均行DSC-MRI检查。选取本组病例rCBV_(max)值的中位数进行定量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比较;多因素分析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判断。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rCBV_(max)≥4.47组患者中位OS明显短于rCBV_(max)4.47组(P0.001);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中位OS明显长于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P=0.001);同时纳入病理级别与rCBV_(max)值,结果发现LGG+rCBV_(max)4.47组预后最佳(P0.05),LGG+rCBV_(max)≥4.47组与HGG+rCBV_(max)4.4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HGG+rCBV_(max)≥4.47组预后最差(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rCBV_(max)与胶质瘤预后独立相关(P=0.001)。结论 rCBV_(max)可作为胶质瘤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苍白密螺旋体(TP)抗体灰区设置的必要性,设置合理的灰区区间。方法通过研究2016年1-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ELISA检测TP抗体的标本共87 342例,选取S/CO值在0.5~7.0范围内的样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4例TP抗体ELISA初检258例阳性,76例阴性,经TPPA检测后209例阳性,125例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334例样本按不同S/CO值范围分为0.5~1.0、1.0~2.0、2.0~4.0、4.0~7.0 4组,4组S/CO值范围的ELISA初检与TPPA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6.05%(73/76)、56.10%(46/82)、78.13%(50/64)、98.21%(110/112)。结论以95%的符合率为标准得出ELISA检测TP S/CO值的灰区范围为1.0~4.0。设置合理的灰区,降低检测成本和工作量,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4.
<正>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1/2500[1],病因复杂,其中低/正常GGT型胆汁淤积性肝病往往意味着不同严重程度的遗传性肝病,除了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胆汁酸合成障碍和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外,关节挛缩-肾功能不全-胆汁淤积综合征(ARC综合征)亦可出现低GGT型胆汁淤积症[3]。ARC综合征(OMIM#208085和#613404)是一种由VPS33B和VIPAS39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疾病,以关节挛缩、肾功能不全和胆汁淤积为主要临床表现,自1973年首次报道[4]至今,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甚少[5]。现对收治的ARC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转归以及VPS33B基因变异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δ的表达水平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47例健康对照者,分离其周围血单核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δmRNA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细胞介素1β的水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单核细胞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δ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0.13±0.09比0.34±0.08,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42.7±39.3 ng/L比81.5±23.9 ng/L,P0.01),而转化生长因子β1低于健康对照组(11.4±4.6μg/L比26.3±10.5μg/L,P0.01);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δmRNA表达水平与白细胞介素1β呈负相关(r=-0.437,P0.05),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呈正相关(r=0.598,P0.05)。结论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δ可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四维盆底超声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SUI患者,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3个月后分析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后采用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记录患者肛提肌裂孔面积、裂孔左右径、肛提肌厚度、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及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结果:治疗后,肛提肌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厚(P<0.05),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及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均P<0.05);膀胱颈移动度及膀胱尿道后角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均P<0.05);治疗前后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分别为70.00%(42/60)、25.00%(15/60),治疗后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四维盆底超声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治疗SUI患者疗效评估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补充引起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之一:垂体萎缩,分析性腺功能不足导致激素水平低下与勃起功能障碍、性欲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2例因垂体萎缩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分析和治疗经过。结果:病例一在给予雄激素补充治疗后,勃起功能和性欲反应良好;病例二给予抗焦虑药、PDE5抑制剂和雄激素补充治疗后,除了患者自觉晨勃硬度较前改善外,性欲和同房成功率均无改善。结论:雄激素对性欲的产生和性功能的维持十分重要,但又不是唯一的因素,还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查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致病机理。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原发HIV感染外周血CD4+T细胞的数量尚未出现改变时,肠道CD4+T细胞就已经开始丢失;即使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外周血CD4+T细胞开始恢复,病毒载量慢慢下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因此推测肠道是HIV的重要靶攻击部位。目前,研究发现,在原发HIV感染时,肠道归巢T细胞的自稳机制被首先打乱并持续存在,表现为特异性肠道归巢受体CCR9和整合索α4β7(Integrinα4β7)的显著性活化。随着T细胞的周转减少和HIV的高载量复制,导致机体的获得性免疫的完全崩溃,最终发展为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乳腺癌(pregnancy-associated breast cancer, PABC)的临床、超声检查、病理特征,评估其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12例PABC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分析其超声检查表现、病理结果及分子分型情况,判断患者的预后及临床转归。结果 12例PABC患者均无乳腺癌家族史,均由超声检查首次发现,4例为妊娠期、8例为哺乳期PABC,病变大小平均4.8 cm,范围2.3~7.9 cm,肿块型和非肿块型均占50.00%,肿块型病变中约66.67%具有恶性肿瘤典型特征,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IDC)为主(91.67%),分子分型以三阴性为主(54.55%)、Her-2(+)次之(27.27%)、Luminal型少见(18.18%)。PABC预后较差,25.00%的患者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PABC发病时期特殊、临床特征不典型,早期易漏诊或误诊,超声检查是首选检查方法,准确的BI-RADS分类为患者后期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通路改善大鼠脂肪肝炎合并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模型组(模型空白组、模型治疗1组和模型治疗2组)。实验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联合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正常对照大鼠予普通饲料喂养及皮下注射橄榄油溶液,建模6周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空白组予尾静脉注射PBS缓冲液;模型治疗1组予hUC-MSCs注射;模型治疗2组予含HGF的hUC-MSCs注射,观察3周后,所有大鼠采血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水平,然后处死,称量体重、肝湿重,计算肝指数;留取肝脏组织进行HE、Masson染色评估肝脏组织病理情况,观察肝脏损伤及肝纤维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的TGF-β1、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空白组相比,正常对照组、模型治疗1组、模型治疗2组中大鼠肝湿重、肝指数及ALT、AST水平均显著下调;ALB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空白组可见明显大泡性脂肪变性,伴有明显的肝纤维化,甚至形成不具正常结构的假小叶;模型治疗两组肝纤维化程度、脂肪细胞数量较模型空白组显著减轻,且模型治疗2组的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治疗1组稍有减轻。与模型空白组大鼠相比,正常对照组、模型治疗1组、模型治疗2组中大鼠的TGF-β1、Smad3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C-MSCs治疗脂肪肝炎合并肝纤维化大鼠有一定的作用,HGF诱导的hUC-MSCs作用效果优于hUC-MSCs,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