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89篇
  免费   862篇
  国内免费   832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520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2129篇
内科学   2891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214篇
特种医学   2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690篇
综合类   5249篇
预防医学   2313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2648篇
  18篇
中国医学   2329篇
肿瘤学   301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839篇
  2013年   865篇
  2012年   1119篇
  2011年   1167篇
  2010年   1147篇
  2009年   963篇
  2008年   1474篇
  2007年   1172篇
  2006年   1127篇
  2005年   1272篇
  2004年   931篇
  2003年   838篇
  2002年   582篇
  2001年   529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CS患者26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MHR水平分为低MHR组135例、高MHR组134例,按GRACE评分分为低危组91例、中危组90例、高危组88例。所有患者出院后接受6个月随访,并依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非MACE组239例和MACE组30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GRACE评分及MH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MACE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HR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GRACE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De Long检验评估MHR、GRACE评分单独或联合应用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高MHR组的MACE发生率高于低M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GRACE评分越高,MACE发生率越高; MACE组的MHR水平、GRACE评分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MHR、高GRACE评分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HR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236,P 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单独MHR、GRACE评分及两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0.768、0.861,灵敏度分别为76.76%、80.02%、86.74%,特异度分别为65.74%、72.56%、84.68%; MHR联合GRACE评分的预测效能优于单独MHR、GRAC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HR、GRACE评分均为ACS患者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应用对ACS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效能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22.
五运六气自宋代以来一直受到诸多医家的重视,刘完素称之为"医教之大道",其对中医药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经梳理五运六气对中医药学九个方面的影响,认为五运六气理论在中医药学中既有"高高山顶立"的俯瞰全局、提纲挈领的作用,又有"深深海底行"的深植各方、支撑大厦的基石作用,其重要意义是通上彻下的。正确认识其在中医药学中的重要性,更有助于提升我们研究五运六气理论的兴趣。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利用蝉拟青霉对黄芪进行发酵处理,探究发酵后所得菌质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及其抗高尿酸血症活性。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NaNO2-Al(NO3)3比色法、酸碱滴定法对黄芪及黄芪发酵菌质中多糖、总黄酮、总酸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氧嗪酸钾盐诱导高尿酸血症(HUA)大鼠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菌质(150、300 mg·kg-1)组、黄芪(150、300 mg·kg-1)组及苯溴马隆(20 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分别对大鼠血清中的尿酸(UA)、肌酐(CRE)、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黄芪药材经蝉拟青霉双向发酵后,总多糖的含量显著升高,总黄酮的含量显著降低,总酸的含量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UA、BUN、TC、TG、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及黄芪发酵菌质组大鼠血清中UA、BUN、TC、TG、ALT和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且菌质组效果明显优于黄芪组。结论:黄芪经蝉拟青霉发酵后有效成分含量发生较大变化,所得蝉拟青霉/黄芪双向发酵菌质具有良好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究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发生因素。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进行生化检验的31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所有患者生化检验结果中胆固醇异常发生情况,分析患者胆固醇异常发生因素。结果 310例研究对象中共有85例患者出现胆固醇异常情况,其中偏高的有75例,偏低的有10例,胆固醇偏高及偏低患者例数,胆固醇异常患者中原发性病因以及继发性病因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胆固醇检查结果偏高的患者在生化检验中占比较高,主要的发病原因是肾功能病变、肝功能病变、糖尿病以及用药不当等,临床诊断及治疗中需要充分考虑此类因素的控制和处理,缓解患者胆固醇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评价其对CHD的致病风险与辅助诊断和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疑似CHD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共1 057例,依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将其分为CHD组(529例)与非CHD组(528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通过诊断试验及拟合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评价TG/HDL-C对CHD的辅助诊断和预测价值。结果:TG/HDL-C诊断CH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540(95%CI:0.505~0.574)(P0.050),TG/HDL-C的最佳诊断界值为1.0,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526、0.572、0.505与0.574。单因素分析显示,TG/HDL-C及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男性、年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现症吸烟)等在CHD组与非CHD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60岁、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现症吸烟、TG/HDL-C1.0等均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OR值分别为2.430、1.745、1.486、1.829、1.572、1.504。结论:TG/HDL-C1.0为CH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致病风险与经典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和现症吸烟史相近。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基于无锡地区60年气象数据探讨气象变化与五运六气理论的相关性。方法:从无锡市气象局收集1958年1月20日至2018年1月19日,共计60年连续观察的7项气象指标,即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降水量、日平均风速,按照运气理论的时间分段进行归纳整理,与运气理论推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锡地区60年7项气象指标的平均最高、最低数值与不同干支甲子对应年运气理论推演结果存在较大关联性,符合率为65.0%。天干(五运)对应年实际气象数据与按运气推演气候模式结果符合率达80.0%(8/10)。地支(六气)对应年的司天和司天结合在泉的实际气象数据与按运气推演气候模式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3.3%(10/12)和91.7%(11/12)。实际气象资料与六主气推演相符率达100%(6/6)。结论:无锡地区实际气象变化与五运六气理论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30.
亢害承制理论源自《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原是指自然界变化过程出现太过与不及而表现的自我调控。历代医家把亢害承制的现象与人体生理、病理相联系,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赋予亢害承制理论以深刻内涵,并衍生出脏腑生克制化思想直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对中医理论与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