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多为外感燥邪、气滞瘀阻而致津液失布,或是火毒之邪灼伤阴液,耗气伤津,久则累及肝肾之精血,故以“散、润、清、补”四法为治疗大法。“散”涵盖散邪宣肺、理气活血;“润”即生津养液、濡润枯涸;“清”包含清热解毒、清营凉血;“补”为补脾助运、填补肝肾。临证时应重视辨证论治,据病机而活用四法。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2.
论治颅内感染,当首先明确疾病定位、定性,定位属"三纲脏腑定位"之里,里证之心神以及元神,定性属"两化气血定性"之热,热化证之血分。病因方面认为颅内感染多属外感毒热,因毒而生热并夹瘀,扰及在里之心神以及元神,病性、病势为因毒而热和瘀热互结。治疗当急则治其标,常用治法为清透泄开法,即清法、透法、泄法和开法。首选清法,清营凉血,防止壅滞气血而成瘀,以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犀角地黄汤等为主方;透法与清法同用,凉血透邪,阻断病邪入里,防止邪气内陷,石膏、水牛角等辛散透达之品是透法的常用药;用泄法通腑导滞、排浊化瘀治疗大便秘结以及瘀热互结,同时增强解热之力,常用方药为承气汤类方;以开窍法开心窍之闭,治疗神志异常,凉开三宝以及水牛角、龙脑、麝香等药味是为首选。  相似文献   
23.
通过文献研究法挖掘陈莲舫先生对淋证的立法施药经验。归纳整理分析可以发现,陈莲舫先生对于淋证的治疗大法分为4类,即清法、分泄法、和养法和升降法。其中清法又可分为清解法、清降法、清养法和清泄摄补法4种,分泄法包括分解法和分降法。陈莲舫先生对于淋证的诊治师古而不泥古,随证立法施药,每于平常处见神奇;用药贵乎守衡,醇和而无偏;燮理阴阳,升降相宜;泄中有敛,补中有通。  相似文献   
24.
肝硬变腹水病机乃本虚标实,治疗当强调扶正补虚,脾胃位居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故需强调健脾益气以扶正气,升提清阳以降湿浊从而增强中医辨治肝硬变腹水的疗效。肝硬变腹水其标总以水湿为患,但气能行水,故有形之水湿,必依赖于无形之气的推动方不停聚为邪,故治水必治气,气足则水行。不论在肝硬变腹水的早期或晚期,不论是邪实为甚还是正虚为主,益气升清法需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在早期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达厚土制水以防腹水生成,在晚期可益气培土升清以助腹水消散及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25.
胃脘痛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等疾病。我院近年来运用普鲁卡因合剂(本院品名胃舒合剂)配以中药散剂治疗该类疾病102例(均经胃镜检查),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6.
《伤寒论》吸取《黄帝内经》的祛邪思路及当时的医疗经验,采用汗、吐、下法使邪从上窍、下窍、汗孔而出,并用清法治无可汗可下之证,攻邪时注意顾护正气和津液,过用或误用攻邪则及时救弊。《伤寒论》使祛邪理论渐趋完善,并将其贯穿于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对临床合理使用祛邪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吾师王长洪教授业医40余载,临证积累经验颇丰,尤以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为著。他认为"热"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不同阶段、不同分型均有存在,且均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临证之时,"清"法应用最多,但分清肠化湿解毒法、清热健脾燥湿法、舒肝实脾清热法、温中清肠补肾法和化瘀通络清肠法之不同。  相似文献   
28.
29.
清法乃中医治病八法之一。笔者在内科急症中运用此法颇多 ,疗效较好 ,现将临床所遇病历例举如下。1 清热除痰祛瘀通络治中风 (腔隙性脑梗塞 )患者 ,谭某某 ,女 ,58岁 ,病历号 2 1453,本市人 ,于1993年 8月 4日入院。该患于 2日前夜间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受限 ,左上肢肌力 0级 ,左下肢肌力 级 ,舌强语蹇 ,神志尚清 ,恶心欲吐 ,眩晕 ,饮食尚可 ,大便干结 ,口干苦 ,舌质红 ,苔黄厚腻 ,六脉弦滑。发病第 2天入院 ,查头颅 CT示 :腔隙性脑梗塞。中医结合四诊摘要诊断为 :中风 (中经络 ) (腔隙性脑梗塞 )。此证为脾失健运 ,聚湿生痰 …  相似文献   
30.
王玮  焦扬 《新中医》2023,55(18):211-214
介绍周平安教授治疗内伤发热的临床经验。周平安教授认为,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在于正气虚 弱,在此基础上出现气、血、阴、阳、郁、湿、瘀等,故治疗上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补虚泻实,以及汗、清、 透的方法,同时时刻不忘顾护卫气,以达到“和”的目的,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