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73岁的王大妈前几天外出时地面有些不平,她一脚踩下去没站稳,身子一歪就用手扶了一下地,当时感觉手腕很痛,去附近医院就诊。检查后医生告诉她腕部疼痛的原因是桡骨远端骨折。"我就是手扶了一下地怎么就骨折了呢?"王大妈百思不得其解。看到王大妈困惑的样子,医生进一步解释说:"其实你的骨折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只是之前自己不知道,没有加以治疗和防范"。  相似文献   
22.
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因足跟痛、行走困难就诊。接诊医生简单询问病史后,嘱其行X线检查,结果提示“跟骨骨刺”,于是诊断其为“跟骨骨刺”,并进行封闭治疗。2周后患者再次就诊,诉相同症状再次出现。这次由另一位医生接诊,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原来,这位老年女性患者平素活动不多,近期采取走路的方式进行锻炼,锻炼1周后出现足跟疼痛,开始未引起重视,症状逐渐加重才就诊。症状特点是足跟疼痛在晨起落地时最为明显,行走几步后便可以逐渐减轻,但行走过多后再次加重。查体还发现,患者的压痛明显,局限在跟骨跖面。最终诊断为“跖筋膜炎”。  相似文献   
23.
背景: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裹帘”外固定(通过趾蹼间夹垫“8”字绷带弹性外固定实现),为截骨端愈合提供适宜的力学环境。可见应力刺激对截骨端愈合至关重要,但其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索机械应力对成纤维细胞来源外泌体的调控机制。方法:取拇外翻手术取得的第1跖骨头内侧骨组织,采用组织直接贴壁培养的方法进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获取传代细胞,模拟拇外翻患者术后“8”字绷带包扎法截骨端所受力学刺激,提取外泌体。利用电镜、纳米粒径追踪分析、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大小分布、形态及外泌体标志物的差异。研究方案于2013-03-21经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编号为2013-03-21。结果与结论:拇外翻足截骨块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加载15%的静态拉伸作用后,分泌的外泌体增加,且外泌体中均存在CD9和CD81。2组外泌体的粒径分布范围相符,且15%的静态拉伸作用使得外泌体的浓度增高。说明15%的拉伸力有助于成纤维细胞分泌生长因子,进而有助于促进成骨细胞成骨。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晚期Freiberg病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应用Swanson人工关节假体实施跖趾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晚期Freiberg病13例(18足),其中男1例(1足),女12例(17足)。合并蹿外翻12例(17足),创伤性关节炎1例(1足)。病变均为第2跖趾关节。X线参照Smillie分期,所有患足均为晚期,其中4期11足,5期7足。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手术前后疼痛、行走、穿鞋及跖趾关节活动度等进行临床评价。随访时间3-17个月,平均11.3个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关节疼痛明显改善,活动度改善。术前AOFAS评分平均为(50.06±9.59)分,术后平均为(77.50±4.99)分,术后与术前AOF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Freiberg病近期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及疼痛,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膝痹汤外洗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7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重度KOA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生活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接受海桐皮汤外洗,试验组接受膝痹汤外洗,1剂/d,早晚2次,20 min/次,2周为1个疗程。采用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量表及ISOA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下降比例评价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根据ISOA量表评价,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P=0.04)。试验组治疗1、2周后的症状与体征评分、总分与治疗前评分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2周后的最大步行距离评分与治疗前评分差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膝痹汤外洗可有效改善重度KOA病情,且短期疗效稳定,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6.
步态蹒跚、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难忍、久坐后又"站不起来"……人一上了年纪,这些肢体活动的不便被人们称作"老胳膊老腿",许多老年人也习以为常。然而,不同于头发花白、牙齿松动等老年特征,这可能是骨关节炎发出的警告信号,如果忽视这些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可能会累及人体某个关节或多个关节,引起疼痛、炎症、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甚至残  相似文献   
27.
中医病案是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中西医治疗情况的系统记录,不但能真实反映病人的病情,还可直接反映中医院医疗质量、学术水平及管理水平,并且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中具有法律效用。中医病案质量管理是中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提高中医医院医疗质量和临床医生业务水平具有实际意义。文章对中医医院病案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整理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改进,介绍一种椎体间颗粒状自体骨加压植骨联合椎间融合器植入技术,并初步观察该技术在退行性腰椎病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设计出椎体间颗粒状自体骨加压植骨联合椎间融合器植入腰椎融合的基本方法。对5例(7个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在行常规行椎间盘切除、神经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同时,应用此改进型融合方法实施椎体间融合。术后定期随访,行X和CT检查,观察临床表现改善、椎间隙变化和植骨融合率。结果 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6个月。术前症状全部消失,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椎间隙恢复正常,全部融合,融合时间3个月。椎间隙融合费用较标准椎间融合器植入术式减少了50%。无任何和融合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间融合器植入联合椎体间颗粒状骨加压植骨术吸取了二者的优点,克服了二者的缺陷,目前认为是一种较完美的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29.
郭氏马钱汤对中度氟骨症肘、膝关节屈伸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治疗前后中度氟骨症患者的肘、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数,评价郭氏马钱汤对中度氟骨症患者肘、膝关节届伸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54例中度氟骨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郭氏马钱汤治疗,8周后改服骨康宁胶囊;对照组采用空白安慰剂,8周后改服骨康宁胶囊安慰剂.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肘关节的屈伸功能改善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膝关节的屈伸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周随访时肘、膝关节的屈伸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郭氏马钱汤可改善中度氟骨症患者的肘、膝关节属伸功能.  相似文献   
30.
胫骨中下1/3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自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29例,取得良好疗效,同时也获得了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