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云南省大理地区是猪带绦虫病的高发区之一,但过去所做的调查主要是在白族人群中进行的,而大理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区,除汉族、白族外,其他尚有彝族、回族、傈僳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为了解其他少数民族人群中猪带绦虫的感染状况及流行因素,我们于2000年12月在大理市凤仪镇后山行政村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据报道杀虫丁对成螺、幼螺、螺卵及尾蚴均有杀灭作用,具有高效、低毒、低廉等优点[1].为进一步了解杀虫丁的灭螺效果,我们于1997年7~10月对其进行了室内和现场浸杀灭螺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23.
目的现场评价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在云南、江苏、江西、湖南和湖北等5个省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11个村作为调查现场.在血吸虫病非传播季节,采用粪检法(Kato-Katz法和/或尼龙袋集卵孵化法)筛选出病人;以吡喹酮40 mg/kg 一次顿服对粪检阳性病人实施抗血吸虫治疗;治疗后6周采用相同方法复查粪便;阳性者仍按40 mg/kg吡喹酮顿服进行第2次治疗;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结果在11个流行村共粪检村民4 760人,阳性者584人,其中505人经吡喹酮首次治疗后6周复查粪便, 480人转阴, 治愈率为95.1%;21例首次治疗后粪检仍然阳性者予以第2次治疗.在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未发现粪检阳性者.结论尽管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采用吡喹酮实施大规模化疗已达10余年,但现场至今尚未发现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下降的证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抗体检测法在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现场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的506位居民进行粪检,同时用NP30抗体检测法和血吸虫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SEA-ELISA)分别对其血清进行检测,评价NP30抗体检测法的敏感性;同时检测非流行区的100份血清确定其特异性.结果 NP30抗体检测法和SEA-ELISA法的粪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7.80%(144/164)和84.76%(139/164);两者的特异性分别为96.00%(96/100)和94.00%(94/100),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在粪孵阴性人群血清样本中,NP30抗体检测法和SEA-ELISA法的检出率分别为44.15%(151/342)和70.47%(241/34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P30抗体检测法可用于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筛查.  相似文献   
25.
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方法在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方法在大山区流行区应用的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大山区血吸虫病未控制县抽取流行程度轻、中、重的1个自然村,每村抽取35户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孵化法及Kato—Katz法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采用检测抗体的ELISA和DDIA法对受试者进行血清学检查。结果总感染率为8.26%(29/351),孵化法三送三检与Kato-Katz法三送十二检2种病原学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1,P〉0.05),孵化法一送一检与Kato-Katz法一送四检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313,P〉0.05)。不同流行程度村的查病结果Kato-Katz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8,P〉0.05),孵化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3,P〈0.05),DDIA和ELISA法在不同流行程度村的查病结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936、36.282,P均〈0.01)。ELISA、DDIA2种血清学筛检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分别为65.52%、59.35%、0.25和44.83%、69.79%、0.15。ELISA法优于DDIA法(Χ^2=19.253,P〈0.01)。ELISA结果与粪检有关联,但一致性较差(Χ^2=5.772,P〈0.05,Kappa=0.076762),DDIA结果与粪检无关联(Χ^2=2.019,P〉0.05)。结论防治实际工作中采用收集一次粪便孵化或制作三张Kato—Katz片。分别有62.07%、72.41%的感染者漏检,必将严重低估病情现状。检测血吸虫抗体的ELISA和DDIA2种血清学筛查方法将漏检34.48%、55.17%感染者,成为血吸虫病病情反弹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6.
槟榔杀灭钉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槟榔提取物杀灭钉螺的效果。方法采用室内浸杀法,对槟榔乙醇提取物的杀螺效果及抑制钉螺上爬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槟榔乙醇提取物浸泡钉螺24、48h和72h的LC50分别为60.9、26.9mg/L和16.3mg/L。浸泡24h时,12.5mg/L浓度明显抑制钉螺上爬,而25.0mg/L的上爬率为0。结论槟榔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杀灭钉螺效果和抑制钉螺上爬作用,是一种有研究价值的植物杀螺剂。  相似文献   
27.
氯硝柳胺悬浮剂大山区杀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25%氯硝柳胺悬浮剂(SCN)在云南大山区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方法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浸杀和喷洒法杀螺实验,比较SCN和50%氯硝柳胺可湿性粉剂(WPN)的杀螺效果.结果室内浸杀:WPN 0.15 mg/L(有效浓度0.075 mg/L)浸杀24 h无明显杀螺作用(与清水对照组钉螺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SCN 0.27 mg/L(有效浓度0.067 mg/L)浸杀24h钉螺死亡率为33.33%,有明显杀螺作用.WPN 0.84 mg/L(有效浓度0.42 mg/L)和SCN 1.50mg/L(有效浓度0.38 mg/L)浸杀24 h钉螺死亡率均为100.00%.室内喷洒:SCN 2.0 g/m2和WPN 2.0 g/m2杀螺效果相近(P>0.05).现场浸杀:SCN 2.0 mg/L浸杀24 h对螺袋内钉螺杀螺率和浸杀72 h对沟内钉螺杀螺率优于WPN 2.0 mg/L.现场喷洒:SCN 2.0 g/m2和WPN 2.0 g/m2杀螺效果相近(X2 3d=6.9×10-4,P>0.05;X2 15d=9.8×10-5,P>0.05).结论SCN 2.0 mg/L浸杀和2.0 g/m2喷洒均有较好的杀螺效果,是一种高效、溶解度高的杀螺新剂型.  相似文献   
28.
目的现场评价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免疫诊断试剂盒在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筛查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云南省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3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现场, 随机抽取10-70岁的村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血吸虫病病史个案调查;收集粪便标本,采用改良 Kato-Katz法(1送3检)作病原学检查;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分别采用DDIA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盒和环卵沉淀试验(COPT)诊断试剂盒进行血吸虫病免疫学诊断。结果 3个村共筛查村民659人,Kato-Katz法粪检阳性187例,阳性率为28.4%;DDIA、ELISA和 COPT的阳性率分别为70.9%,84.2%和54.9%;在187例粪检阳性者中,DDIA、ELISA和COPT 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4%、96.8%和81.8%。结论 DDIA免疫诊断试剂盒在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大规模筛查病人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9.
在云南血吸虫病流行区,病原学查病以粪便尼龙袋集卵孵化法应用最广泛;而对血吸虫病重疫区,用化学药物吡喹酮进行全民化疗则是当前防治血吸虫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多年来,由于反复开展查、治病,一些地区居民查、治病依从性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个别地区由于粪检难以开展,治疗服药率太低,已严重影响防治效果。为调查云南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查、治病依从性下降的原因,1999年在洱源县新庄村开展了本项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与内容1.1现场选择选择属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洱源县炼铁乡新庄行政村的石明月、创业、干地曲、人民4个自然…  相似文献   
30.
肠道寄生虫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以发现虫卵、幼虫和包囊为手段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其中包括直接涂片法和浓集法,如果粪便标本中寄生虫的数量少,直接涂片查出率较低,因此在可能情况下应将粪便浓集。醛醚沉淀法,是常推荐使用的能对各种类型的蠕虫卵、幼虫和原虫包囊检查的方法,但目前开展较少,本文在原法的基础上对操作程序进行了一些改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