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2.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个系统互相配合,彼此协作完成了多种复杂的代谢功能。当肝脏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损伤时,可引起血液、尿液中各有关成分的变化。但由于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一般而言,只有当它受到相当程度的损伤时,才会产生各种实验室检测的异常结果。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新的检测技术、方法等不断增加,提高了诊断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在肝脏疾患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均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及时和准确的信息。1 酶学检测肝脏是人体含酶种类最丰富的器官,用于诊断肝脏疾患的酶不下十几种,临床上常用的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  相似文献   
23.
血清心脏肌钙蛋白T(troponint,TnT)是一种高灵敏、高特异反应的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为研究在链激酶和尿激酶溶栓时TnT对判断冠状动脉(冠脉)再通的价值我们观察了29例溶栓治疗患者与21例未溶栓治疗患者,并对未溶栓与溶栓前、后TnT及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24.
不同年代北京部分职业人群血脂的增龄变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了解北京人群的血脂现状及血脂异常流行率。方法 以31068例政府机关、科教卫生人员为观察对象,男女比6:4。对受检者作问卷调查、体检及血液化验。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甘油三酯(TG),统计血脂的性别差异与增龄变化,血脂异常的年龄标化及不同性别与年龄组的流行率。结果 与80年代资料相比,TC、LDL-C与TG水平有明显上升。与美国90年代的资料相比,TC低0.41(男)mmol/L及0.47(女)mmol/L,LDL-C低0.52(男)mmol/L及0.39(女)mmol/L,HDL-C显著高于美国人。结论 与80年代相比血脂的性别差异与增龄变化规律不变。北京部分人群血脂LDL-C上升主要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稳定而略有下降。TG升高幅度较大,目前血脂水平仍明显低于美国人。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及其聚集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调查北京市25~74岁人群13117例,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各组分与DM的相关性。结果有848例T2DM患者,年龄、DM家族史、受教育程度、腰围、血压、TG与T2DM独立相关(OR分别为1·06、3·61、0·87、1·03、1·01、1·15,P均<0·01)。HDL-C与T2DM不相关[OR值相关的95%CI为0·78(0·59~1·03),P=0·083]。随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TG升高及HDL-C降低等组分由1项上升为2、3、4项时,OR值也逐渐增大,依次为1·84、2·14、3·44和4·40。结论MS各组分及其聚集与T2DM密切相关,是提示DM危险性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建立γ-谷氨酰转移酶(GGT)测定参考方法,及其对酶校准品进行定值,并将此酶校准品在常规试剂配套使用,探讨血清GGT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方法按照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有关GGT活性测定的要求,建立参考方法;通过测定有证参考物质(CRM),验证参考方法的准确可靠性;并用参考方法对制备的酶校准品进行准确定值;在不同分析仪上,分别用理论K值和使用校准品校准的方法测定40份人血清,记录测定结果;计算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的相对偏倚及变异系数。结果采用参考方法测定CRM,结果在CRM允许范围内;在HITACHI 7600、7060、7170、7180及BECKMAN LX20、OLYMPUS AU400生化分析仪上,测定40份人血清,采用校准品校准较理论K值,相对偏倚≤10%的样品比例明显上升,相对偏倚≥20%的样品比例下降;测定5个浓度水平的人血清,采用理论K值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为11.0%~14.0%,采用校准品校准变异系数下降到5.0%以下。结论中生GGT试剂盒与酶校准品配套使用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7.
背景:代谢综合征指标即血压升高、腹部肥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在个体中聚集存在,是糖尿病的预测因子。但类似老年人的资料相对较少。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各特征指标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危险性的相关性,为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对象:调查于2001-02/11完成,选择北京市西城、海淀、石景山科研单位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共4499名作为调查对象,均自愿参加调查。排除调查资料不全者。方法:对调查人群进行观察性分析,用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或有糖尿病现患史。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用调整年龄、性别的协方差分析。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与糖尿病独立相关的指标。分析代谢紊乱的聚集与糖尿病的关系时,以无任何因素聚集为对照,按1,2,3,4个聚集数设亚变量,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聚集数目时糖尿病的危险程度,并调整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调查对象的血糖、腹围、体质量指数、血压、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现患史及家族史。结果:有4444名老年人进入结果分析。①调查共检出556名糖尿病患者。②统计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血压、腹围和血清三酰甘油与糖尿病独立相关眼OR(95%CI)=1.02(1.00~1.04),3.48(2.76~4.39),1.02(1.01~1.02),1.03(1.00~1.03),1.13(1.05~1.21)演。③当血清三酰甘油不在模型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尿病成显著负相关,OR(95%CI)=0.67(0.49~0.91)。④随腹部肥胖、血压升高、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这4个变量在个体内聚集数目的增加,糖尿病的危险性亦逐渐增大。结论:除遗传和年龄因素外,代谢综合征指标尤其是指标的聚集与糖尿病密切相关,是提示糖尿病危险性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2001~2002年北京人群的血脂现状及血脂异常流行率,与1984~1986年类似的研究资料作对比。方法 以31068例政府机关、科教卫生人员为观察对象,男女比6:4。对受检作问卷调查、体检及查血。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HDL—C)及甘油三酯(TG)。结果 与80年代资料相比,TC、LDL—C与TG水平有明显上升,但血脂的性别差异与随龄变化规律不变、详细统计了血脂异常的年龄标化及不同性别与年龄组的流行率。与美国90年代的资料相比,TC低0.41(男)及0.47(女)mmol/L(男16、女18mg/d1),LDL—C低0.52(男)及0.39(女)mmol/L(男20、女15mg/d1),HDL—C显高于美国人。结论 北京人群血脂TC(LDL—C)上升主要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稳定而略有下降。TG升高幅度较大,目前冠心病血脂危险水平仍明显低于美国人。  相似文献   
29.
四 其他4.1 血氨测定 目前认为,导致肝昏迷发生的因素极为复杂,但是,氨基酸代谢障碍可能是肝昏迷发生的生物化学基础。由代谢产生的氨90%以上在肝脏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这一步是维持氨基酸代谢平衡的关键。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氨不能全部合成尿素,导致血氨升高,氨进入脑组织,干扰了脑的能量代谢,ATP生成减少,引起脑功能障碍,出现肝昏迷。因此,血氨的检测不仅可以反映肝脏的病变程度,也常用来助诊肝昏迷。检查方法:血氨测定的干扰因素较多,首先是离体后,血液中的氨极不稳定;其次是对测定条件要求严格,既往的化学法如奈氏法或酶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采用参考方法赋值的冰冻人血清样本作为校准品,校准不同检测系统后,测定冰冻人血清样本γ-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可否改善测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观察统一校准前后,不同质控品测定结果的离散度。方法由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向参加调查的15家实验室发放标定值为59.5U/L的γ-GT校准品1支,不同浓度冰冻人血清样本5支,不同厂家冰冻质控样本10支。比较统一校准前、后,不同检测系统间γ-GT测定结果的变异和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间的偏差。结果对于血清样本,统一校准前、后,各检测系统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间的偏差从-9.0%~-14.2%下降到-0.8%~-7.9%。各检测系统间的变异从6.9%~11.6%下降到2.8%~4.4%。对于质控样本,统一校准前、后,各检测系统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偏差有增加趋势,各系统间变异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定值冰冻人血清样本作为校准品可以改善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但不能改善实验室质控品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