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21.
张鹤  罗济程  余强 《放射学实践》2005,20(6):517-519
目的:分析下颌骨骨肉瘤影像学表现,评价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优劣。方法:7例下颌骨肿块患者中均经X线和MRI检查,6例行CT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下颌骨骨肉瘤。所有病例的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均被分析比较。结果:X线检查有7例病变显示不清;6例呈棉絮状和不规则高密度,1例呈低密度,内有间隔;3例见骨膜反应呈“日光放射状”和“花边状”。CT平扫显示2例呈高密度,4例呈混合密度伴有骨皮质破坏、中断;5例见“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CT增强显示所有病例均有不均匀强化表现,4例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平扫MRI显示5例病变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2例在T1WI和T2WI上均呈等、低信号;增强MRI显示2例病灶轻度强化;2例呈边缘强化,其内强化不均。结论:CT和MRI均可清晰显示下颌骨骨肉瘤的形态和内部结构,MRI显示髓内病变范围方面优于CT。  相似文献   
2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有别于传统剖腹手术的一项新兴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瘢痕小,疗程短,恢复快,治愈率高等特点.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此项技术已在全国普遍开展,是一种比较受患者欢迎的手术方式.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败及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我们于2006年3月~2008年12月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良性疾病320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3.
24.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情发展中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CHB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0例用氧化苦参碱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以古拉定1.2 g静脉滴注,疗程8 w.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组织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0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氧化苦参碱治疗CHB通过降低血清细胞因子TGF-β1、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5.
芎归鼻用喷雾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与在体吸收特性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芎归鼻用喷雾剂,并研究其体外释药及在体鼻黏膜吸收特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对芎归鼻用喷雾剂进行处方筛选;通过动态透析法考察其在Ringer液中的释药特性;通过在体大鼠鼻黏膜吸收试验考察其在体吸收特性。结果:最优处方为Pemulen TR-1 0.35%,EDTA 0.2%,PEG400 1%,黄原胶0.2%,三乙醇胺适量(调处方pH 7.0)。其体外释药及在体吸收均符合Higuchi分布模型。结论:芎归鼻用喷雾剂的制备工艺基本可行,其体外释药与在体吸收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各大医院都在扩大规模,增加床位数,同时,为了达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规定的床护比,大面积扩招护士成为必然。如何培养这些新生力量,把其早日打造成一支高素质、技术精湛的新护士队伍,是摆在临  相似文献   
27.
3T TOF MRA在颅内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与DSA对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3T TOF-MRA在颅内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37例临床上具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前瞻性行3T TOF-MRA及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其中男性16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3.5±13.5(21~74)岁。MRA图像分别由2位神经影像医师阅读,DSA图像由神经介入医师阅读,其结论与前两者有分歧的地方,经讨论确立一致观点。以DSA检查作为标准,评价3T TOF-MRA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DSA检查14例15个动脉瘤,5例动静脉畸形,3例3侧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大脑后动脉闭塞;14例未见明显异常。TOF-MRA准确显示了其中的22处病变(14个动脉瘤,4个动静脉畸形及4处血管狭窄),但误诊1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2例;其总体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3%、75%和为85%。结论:3.0T TOF-MRA能够很好地显示颅内血管病变,是一种可靠的无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尖锐湿疣的复发诱因。方法131例尖锐湿疣患者按随机和自愿原则分成2组,75例行微波治疗后肌注甘露聚糖肽(治疗组),另56例仅行微波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以及治疗组中达到医嘱要求者与未达到医嘱要求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0.67%,对照组的复发率为55.3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达到医嘱要求者复发率为12.20%,未达到医嘱要求组复发率为52.94%,两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能有效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术后嘱咐患者保护局部皮肤粘膜及避免免疫力下降的各种诱因,可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MRI HASTE序列和TRUE-FISP序列对胎儿唇裂和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例临床提示胎儿唇腭裂畸形的孕妇行MRI扫描。扫描序列采用半傅立叶单激发自旋回波(half-Fourier single-shot turbo spin echo,HASTE)序列和真性快速稳态进动(true fast imaging with steady-state precession,TRUE-FISP)序列。所有图像经2名10年以上MRI诊断经验医师进行阅片。分别对唇腭裂的有无以及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20例胎儿产后随访结果,7例为正常胎儿,3例伴有唇裂,均发生在左侧,9例伴有唇腭裂,5例发生在右侧,4例发生在左侧,腭裂程度不明确,1例唇裂伴腭全裂。针对唇裂:医师1在HASTE和TRUE-FISP两个序列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100%和95%;医师2诊断准确性为分别为95%和95%。针对腭裂:医师1在HASTE和TRUEFISP序列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5%和90%;医师2诊断准确性为分别为85%和100%。扫描失败的层面:HASTE序列中6个扫描关键层面缺失。TRUE-FISP序列中12个扫描关键层面缺失。结论 MRI扫描时合理运用序列可以更好地地评价胎儿唇腭裂畸形。  相似文献   
30.
薛丽  陈玉国  徐峰  张鹤  李瑞健 《新医学》2007,38(12):791-792,813
目的:探讨汉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2,ALDH2)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饮酒面红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ALDH2基因型,将231例冠心病汉族患者按ALDH2基因分为野生型组145例和突变型组86例,并据是否饮酒面红分为面红组120例与饮酒不面红组111例,分析ALDH2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饮酒面红的关系.结果:①突变型组心肌梗死、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组(P<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除外)后,突变型组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野生型组的3.42倍(优势比为3.42,95%可信区间=1.46~8.02,P<0.01).③面红组突变型ALDH2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饮酒不面红组(P<0.01).结论:饮酒面红可初步鉴定ALDH2基因型,突变型ALDH2基因是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