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73篇
药学   52篇
肿瘤学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别给摄食普通饲料和维生素E缺乏饲料40天的两组雄性Wistar大鼠用TNT(1000mg/kg)花生油溶液灌胃染毒,观察8小时和16小时后肝匀浆GSH、磷酸化酶a、线粒体和微粒体蛋白巯基及~(45)Ca摄取的变化。结果表明,TNT急性染毒对肝巯基和钙稳态的影响取决于维生素E的营养状况。食用普通饲料的动物在染毒后8小时除线粒体~(45)Ca摄取和肝匀浆GSH有明显下降外,其余指标均只有轻微变化,染毒后16小时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但在食用维生素E缺乏饲料的动物,上述变化更为显著,且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至16小时,不仅未见恢复趋势,而且继续加剧。  相似文献   
22.
四氯化碳对非洲绿猴肾细胞损伤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实验研究四氯化碳染毒 2 4h对非洲绿猴肾细胞的损伤及其机理。方法 运用显微荧光术测定非洲绿猴肾细胞 (Vero细胞 )内活性氧 (ROS)含量及游离Ca2 + 浓度 ,同时 ,测定Vero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用于检查Vero细胞受损情况。结果 接触浓度为 1 0mmol L四氯化碳的Vero细胞内ROS含量及游离Ca2 + 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同时 ,表示Vero细胞受损指标 (LDH活力 )差异也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接触浓度为 4 0、8.0mmol L四氯化碳的Vero细胞内ROS含量及游离Ca2 + 浓度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Vero细胞受损也均显著性增加 (P <0 .0 1)。结论 较高浓度的四氯化碳能损伤Vero细胞 ,其损伤的可能途径是通过提高Vero细胞内ROS含量及游离Ca2 + 浓度。  相似文献   
23.
亚硫化镍诱发MRC┐5肺成纤维细胞DNA链断裂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活化庄志雄沈奕1唐国慧3王俊南1(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510089;1国立新加坡大学社区职业与家庭医学系,新加坡,119074;2西安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西安71...  相似文献   
24.
以^14C-TNT与新分离的大鼠肝细胞体外连志孵育2h,观察TNT与肝细胞大分子的共价结合,并与其他肝损害指标比较。发现TNT与肝细胞大分子共价结合随着剂量和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分别与细胞死经和GSH含量呈正相关和负相关。  相似文献   
25.
采用综合累积暴露指数(ICE),将工人接触CS2浓度和接触期限结合起来定量评价暴露强度,并检测尿中2-硫代噻唑烷-4-羧酸(TTCA)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显示:接触组尿中TTCA增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高接触组高香草酸(HVA)和香草扁桃酸(VMA)排泄减少。这两种儿茶酚胺代谢产物与CS2浓度及工龄虽未显示有显著意义的相关,但与ICE及TTCA之间却呈现统计学上的相关关系,表明长期接触CS2对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代谢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6.
分子生物标志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子生物标志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庄志雄张桥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近年来国内外预防医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筛选和利用敏感、特异、简便和低损伤性的生物标志物,以便早期预测环境和职业有害因素对机体的可能损害、评价其危险度,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
铬、镍诱导大鼠DNA─蛋白质交联物形成的探讨雷毅雄,张桥,庄志雄(广州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广州5101822中山医科大学卫生学院遗传毒理研究室)DNA─蛋白质交联(DPCs)是环境污染物和化学致癌物对生物大分子物质的一种重要遗传损害,是近年备受关注的毒...  相似文献   
28.
29.
DNA-蛋白质交联物作为接触铬工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接铬工人的生物监测指标,利用简便、快速、经济、敏感的125I后标记法检测某合金厂187名接铬工人和57名某水电站工人(对照)的血白细胞DNA-蛋白质交联物(DPC)。结果表明,接触组DP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接触6价铬者又明显高于接触3价铬者和对照组,而接触3价铬者和对照组DP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性别、年龄、工龄、吸烟、饮酒等对DPC水平有影响,提示DPC能很好地反映铬对人体的遗传毒效应。  相似文献   
30.
目的检测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基因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在中国南方汉族和苗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收集187名中国南方汉族和210名苗族人的血液DNA,用PCR法扩增hPARP1基因4个外显子,并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果用PCR成功扩增出第12、13、16、17外显子,片段长度分别为253bp、313bp、175bp、362bp,在187名中国南方汉族和210名苗族人群中,分别有3人和9人检测出hPARP1基因第12、13、16和17外显子上各有1种基因突变,分别为Phe548Ser、Ala683Ser、Asp798Tyr、His808Arg。结论中国南方汉族和苗族人群中hPARP1基因第12、13、16和17外显子上存在突变型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