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天麻素的基础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属兰科植物,从天麻中提炼出的化学成份有天麻素(gastrodin)、天麻苷元、香荚兰醇、香荚兰醛、天麻醚苷、对羟基苯甲醛、柠檬酸、琥珀酸等。其中活性成份含量最高的有效单体成份是天麻素(化学名为对羟甲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又称天麻苷)[1]。本文对天麻素的基础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天麻素的基础药理作用1·1镇静催眠作用游金辉等[2]为实验猴采用静脉注射天麻素50 mg/kg,20 min后即出现安静、无紧张样,持续时间达2 h。给实验小鼠皮下注射天麻素的结果显示,天麻素明显有协同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及硫喷…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和比较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毛花苷丙控制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的即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快速房颤患者53例,采用随机方式分两组,分别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毛花苷丙.结果 地尔硫(艹卓)、毛花苷丙组控制房颤或房扑的快速心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3%、69%,心室率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37%、25%,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7.4±5.2分钟、31.8±20.8分钟.地尔硫(艹卓)组出现可耐受性低血压2例,发生窦性停搏1例,均自行缓解,无心力衰竭加重表现.结论 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能迅速、安全、有效控制房颤、房扑的快速心室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提高救援医学专业学生急性中毒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至6月进入临床实习的30名救援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基于案例实习(跟踪式),以实习科室遇到的中毒病例为起点,顺时或逆时追踪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从而获取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对照组采用传统转科实习(轮转式),以实习科室遇到的中毒病例为起点和终点,获取患者中毒的病历资料。教学结束后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比较2种实习方式的临床教学效果。数据使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同一实习期内学生人均学习的病例数,实验组多于对照组[(15±3)例 vs.(9±5)例,P<0.01];期末技能考试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79.1±6.9)分vs.(66.2±6.7)分,P<0.01];理论考试成绩,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4±5.7)分vs.(87.8±6.3)分,P>0.05],但年级平均成绩比上一年有明显提高[(88.1±6.0)分 vs.(79.3±12.8)分,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认同跟踪式实习方式的10个优势方面,师生综合满意度分别为95.3%(143/150)和93.3%(140/150)。结论基于案例学习的跟踪式实习,实现了以授课、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良好结合,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4.
姜信平  孙中吉 《中国校医》2010,24(11):825-826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已确认胆道疾病是引起AP的主要病因之一。有研究发现,结石越小,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生率越高。在SAP中,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PE)是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我们近8年来收治的32例急性源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脉搏血氧饱和度(pSO2)、平均动脉压(MA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9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未做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休克常规组),28例心源性休克患者选择了急诊PCI治疗(休克PCI组),61例无心衰及休克并发症患者同期接受了急诊PCI治疗(无休克PCI对照组).分别监测入院时、急诊PCI后、入院后第4天、第8天心肌梗死患者的pSO2 、MAP和LVEF的变化.统计发病后1周内的死亡病例数.结果 入院时,休克常规组和休克PCI组患者的pSO2、MAP、LVEF均低于无休克PCI对照组(P<0.01).急诊PCI治疗后,休克PCI组患者的pSO2 、MAP、LVEF有明显提高,入院后第4天、第8天休克PCI组患者的pSO2、MAP、LVEF仍低于无休克PCI对照组,但好于休克常规组(P<0.05).发病后24 h、72 h和1周内病死率分别是,休克常规组:48.7%(19/39)、56.4%(22/39)和61.5%(24/39);休克PCI组:17.9%(5/28)、28.6%(8/28)和42.9% (12/28);无休克PCI对照组:1.6%(1/61)、4.9%(3/61)和6.6% (4/6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初期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的下降是预后不良的最强信号,心源性休克与冠状动脉前向血流相关动脉受累程度和心肌梗死面积相关.急诊PCI能直接开放和恢复心肌血流再灌注,有效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肌顺应性和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急救技术规范化操作培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仿真模拟人教学的方法,对60名医学救援专业应届毕业学生,28名急诊科低年资医师,30名不同专业护士长,实施气管插管-除颤-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训练。培训后进行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并与培训前做对照。结果培训后受训人员急救技术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与培训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理论知识水平同样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0.05)。仿真模拟人规范化技术操作培训后,对急救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表明:学生、医生和护士长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均P〉0.05)。结论气管插管-除颤-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的仿真模拟教学方式,对不同专业人员的培训具有同等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受训人员实施急救技术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一组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表面糜烂、诱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心肌供氧量突然减少,引起严重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属内科急诊常见的急危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工作压力大,加之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且病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28.
孙中吉  张建明  罗海  吉金利 《临床荟萃》2007,22(11):788-790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心室重塑是CHF不断进展的病理生理基础,激活的神经内分泌与炎症机制同时参与了CHF的过程。我们检测70例CHF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丹参对大鼠血气改变和肺系数的影响以及丹参对肺泡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 a)、白介素-1(IL-1)的调节作用.方法静注油酸制造ARDS大鼠模型为油酸组,静注生理盐水作对照组,静注油酸同时以丹参灌胃为治疗组.静注油酸及生理盐水6小时后,测定左心PaO2、PaCO2及肺系数.分离培养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采用MTT法测定TNF a、IL-1.结果油酸组Pa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而PaC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01).治疗组血气明显好于油酸组(P<0.05).油酸组肺系数(1.03±0.06)高于治疗组(0.72±0.05)和对照组(0.64±0.06),P<0.01.TNF a、IL-1分别为油酸组(72.06±5.64)%、(96.22±11.61)U/ml,对照组(7.75±1.05)%、(21.05±3.11)U/ml,治疗组(35.44±4.55)%、(70.66±8.23)U/ml.油酸组分泌TNFa、IL-1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明显低于油酸组(P<0.001).结论丹参对ARDS有保护性治疗作用,对ARDS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过度活化、分泌TNF a、IL-1具有抑制作用.研究对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对认识ARDS的发病机制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急症之一。中毒途径包括口服、皮肤接触和呼吸道吸入。总结有机磷中毒的救治经验,我们发现,在胆碱酯酶活性相同的情况下,经皮途径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中毒症状明显轻于经口途径中毒的患者,阿托品治疗用量及病程也明显少于经口中毒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分组2004-04~2005-10我们随机选择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低于50%的34例经皮有机磷中毒患者(经皮组)和50例经口有机磷中毒患者(经口组)为研究对象。经皮组:男34例,无女性病例,平均年龄(41±11)岁;经口组: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4±19)岁。以酶学为诊断依据[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