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张勤  王丹妮  姚荣英  韩慧  庄颖 《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1):1083-1086
目的探讨蚌埠市大学生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蚌埠市3所大学1 009名大学生,由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大学生进行无记名方式的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积极应对(positive coping style,PC)平均得分为(28.85±7.62)分,消极应对(negative coping style,NC)平均得分为(21.37±5.85)分,应对倾向分为(7.68±8.64)分,PC分与常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25);NC分与常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P=0.63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人际敏感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和社会支持总分对PC分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SCL-90总分、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受惩罚因子和丧失因子对NC分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大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受心理健康、生活事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可以从不同方面来预防和控制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中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路径,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安徽省蚌埠市4所中学2 626名中学生,采用攻击行为量表、亲子依恋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和外显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亲子依恋和外显自尊得分均高于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攻击行为得分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往焦虑和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中均起中介作用。结论改善亲子关系、降低中学生的交往焦虑程度、提高自尊水平,可以预防和减轻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抽取安徽省50所高校92名学报编辑,采用90项症状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2名高校学报编辑SCL-90总分为(132.71±25.90)分,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评分分别为1.47±0.38、1.71±0.48、1.51±0.42、1.50±0.38、1.43±0.36、1.42±0.37、1.22±0.27、1.49±0.39、1.40±0.27分.本次调查中有16人SCL-90总分≥160分,心理健康问题阳性率17.4%.学报编辑存在强迫症状问题的检出率(30.4%)最高.学报编辑SCL-90总分与全国成人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中躯体化和精神病性评分高于常模(P <0.05和P<0.01),人际关系敏感评分低于常模(P<0.01),其他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常模相似,但在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上均高于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上低于常模.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 方便整群抽取蚌埠地区2所大学的3 320名大学生问卷调查.亚健康和网络成瘾评定分别采用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Young网络成瘾自评量表,数据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上网类型与亚健康6个维度以及2个领域的条数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调查学生对PBL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比较传统教学和传统与PBL结合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与PBL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以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和考试成绩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学生自评表现很好、好、普通、还可以和待改进的比例分别为30.6%,49.5%,18.O%,1.60%和0.27%;认为PBL教学能够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同学间协作能力的比例分别为92%,88%和84%。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了解高年级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人际关系归因倾向状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市四、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分为小学生一般情况、攻击行为量表和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三个部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学生人际关系归因倾向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 攻击行为方面,男生攻击行为得分高于女生,且总分及身体攻击、愤怒和敌意因子分四、五年级的高于六年级的(P<0.05),而女生的总分及身体攻击、语言攻击、间接攻击和愤怒因子分为五、六年级的高于四年级的(P<0.05);人际关系归因倾向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P<0.05),男生的运气因子得分四、五年级的高于六年级的(P<0.05),女生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得分在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关系分析显示,控制性别、年级后,外控性因子情景和运气均与攻击行为总分及身体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内控性因子努力、外控性因子情景与语言攻击呈正相关(P<0.05)。结论 高年级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主要与人际关系归因倾向的外控性因子相关,外控性因子得分高的学生攻击性倾向也高,提示学生教育工作者可从改变归因方式入手进行干预,以减少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雌二醇(E2)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间的调节作用,为促进学龄前儿童行为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2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蚌埠市2所幼儿园354名3~6岁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儿童行为核查表(CBCL)评价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行为问题,采用唾液E2水平评估儿童体内E2水平。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行为问题量表的得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父母教养方式、E2及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结果 父母溺爱、放任、专制、不一致型教养方式得分与儿童行为问题的评分均呈正相关(r=0.14~0.70);父亲民主型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6个维度评分(退缩、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注意问题、违纪问题、攻击行为)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4,-0.22,-0.21,-0.17,-0.27,-0.20),母亲民主型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除退缩维度外的5个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4,-0.12,-0.13,-0.21,-0.12)(P值均<0.05)。调节效应结果显示,E2水平在母亲溺爱型、放任型教养...  相似文献   
29.
蚌埠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蚌埠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状况,探讨相关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健康上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蚌埠地区的7 104名青少年调查,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 蚌埠地区青少年上网率为81.9%,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9.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网络成瘾与性别、性格、母亲打工情况、每周上网次数等因素均有关系(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应该引起重视,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究父母养育效能一致性与儿童社会性的关联, 为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9年9—10月,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以蚌埠市2所幼儿园3个年级(小、中、大)和2所小学3个年级(一至三)的学生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 共纳入905名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和"父母养育效能评价"量表(PSOC)收集儿童社会性及父母养育效能的资料。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养育效能一致性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联。  结果  儿童情绪、品行行为、多动-注意力不能、同伴交往、困难和亲社会行为的异常率分别为8.95%, 6.30%, 18.01%, 14.03%, 7.40%和5.41%。情绪、多动-注意力不能、品行行为、同伴交往、困难和亲社会行为的异常随父亲/母亲养育效能的升高而降低(P值均<0.01);父母养育效能一致时, 儿童情绪、多动-注意力不能、品行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异常检出率最低, 母亲养育效能高于父亲养育效能时, 儿童的情绪、多动-注意力不能和亲社会行为异常检出率最高, 父亲养育效能高于母亲养育效能时, 儿童的品行行为和同伴交往异常的检出率最高(Z值分别为6.57, 7.58, 7.25, 7.06, P值均<0.05)。母亲养育效能高于父亲养育效能的儿童更易出现情绪、品行行为、多动-注意力不能和亲社会行为异常, 父亲养育效能高于母亲养育效能的儿童更易出现品行行为和多动-注意力不能异常(P值均<0.05)。  结论  父母养育效能及其一致性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相关。建议父母提高养育效能和陪伴质量, 优化家庭关系, 营造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