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SIGNIFICANCEOFCEAANDCA242INTHEDIAGNOSISOFCOLORECTALCARCINOMAWuJianxiong吴健雄,YuHongtiao余宏迢,ShaoYongfu邵永孚,HanXiaohong韩晓红,ZhangYu...  相似文献   
22.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有肝动脉、门静脉双重血供,故许多脏器的恶性肿瘤易发生肝转移,转移性肝癌是各种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1.2倍,在欧美则高达20倍[1],其死亡率高。转移性肝癌属于肿瘤晚期,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划分小肝癌大小定义的阈值选择.方法 选择2003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的222例小肝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随访,根据肝癌大小分为<2 cm组、2~3 cm组与>3~5 cm组.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应用log-rank法进行比较,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1、3、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9%、85.3%、67.8%及53.3%.肿瘤≤3 cm组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0.1%及72.1%,肿瘤>3 ~5 cm组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3.1%、79.9%及62.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4,P=0.01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肝癌分化程度,肝硬化,肿瘤被膜及肝癌直径(≤3 cm组与>3 ~5 cm组)为肝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本研究认为,在以2、3、5 cm为小肝癌的阈值划分中,以3 cm更具临床指导意义.该阈值与患者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患者长期生存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0例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病好发于男性(7/10),中位年龄47岁.患者多无临床症状(8/10);多不合并肝炎病毒感染,肿瘤标记物CA199,AFP,CEA等正常.本组9例患者为单发病灶,l例为2个病灶,其中7个病灶位于肝左叶,4个病灶位于肝右叶.结节大小为(2.9±1.1) cm.MRI检查T1WI扫描肿瘤呈低信号或中信号,T2WI扫描肿瘤呈低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或有周边强化,MRI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达66.7% (4/6).术前穿刺活检较难定性.术后病理检查提示病灶结节中心由坏死的肝细胞组成,周边为增生的纤维细胞、炎性细胞及多核巨细胞,5例患者存在肝组织脂肪变性.10例患者病灶均经手术切除,经随访6~67个月,无复发.结论 该病病因尚未达成共识,由于临床少见,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如能诊断准确,可随访观察,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对肝切除术治疗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2例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是否接受放疗, 将患者分为术前放疗组(30例)和单纯手术组(112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无复发生存(RFS)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通过标准化均数差(SMD)评价各因素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行肝切除术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RFS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回归模型调整倾向得分(CAPS)以及逆概率加权(IPTW)方法研究暴露因素及混杂变量与RFS的关系;敏感性分析采用E值评估未测量混杂因素对结果的潜在影响。结果术前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中男性分别占96.7%(29/30)、87.5%(98/112), 年龄分别为(55±10)岁和(54±12)岁。PSM法匹配前, 两组间性别、丙型肝炎患者比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清蛋白、甲胎蛋白、术后病...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丙泊酚清醒镇静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I~Ⅱ级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1~2 mg/kg静脉注射,时间60 s,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行胃镜检查;观察组先后给予瑞芬太尼0.5~1.0μg/kg和丙泊酚0.4~0.6 mg/kg静脉注射,使患者保持清醒状态,能配合麻醉医生指令,注药后30 s开始行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检查后次日随访两组操作者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生命体征波动较对照组平稳;观察组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低血压、呛咳、体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及离开恢复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操作者满意率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丙泊酚清醒镇痛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具有安全、可控性好、循环稳定、门诊周转快的优点,而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7.
根据肿瘤所在的肝的区段不同,可将其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肝肿瘤。中央型肝癌是指与门静脉分叉部、三支主肝静脉同下腔静脉汇合部及肝后下腔静脉主干的距离在1cm范围以内的肝脏肿瘤。目前,中央型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中央型肝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8.
胃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死亡之第三位。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治疗是胃癌取得良好预后的惟一途径。青年人胃癌恶性度高,警示指标隐匿,早期诊断更为困难。随着胃镜的应用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胃癌可以获得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机会,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期胃癌(EGC)属多原发癌者占6.5%,术前漏诊率可高达20%。迄今为止,胃癌诊断依然以影像学、内镜、病理组织学为主要诊断方法。由于早期胃癌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因此年龄40岁以上,反复出现上腹部不适、胀满、疼痛及无法解释的消化不良者,应高度警惕胃癌,及时检…  相似文献   
29.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十二指肠淋巴瘤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因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确诊时常已是晚期。若能早期发现,综合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现对我院1980年1月至2004年1月所诊治的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0年9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2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女性26例,男性1例,中位年龄26岁.上腹部疼痛不适16例,腹部无痛性包块11例,肿瘤标记物均无异常.B超表现为回声不均囊实性病变或低回声实性病变,边界清楚,内部无血流信号.CT增强扫描呈高血供囊实性占位病变.MRI表现为T1低-中低信号,T2高-中高信号,边界清楚.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胰腺局部切除+胰管空肠吻合术,6例行胰腺局部切除术,8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术后病理12例为局限性病变,14例侵及周围胰腺组织,1例患者发现脉管瘤栓及淋巴结转移.平均随访26.1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CT增强扫描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完整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