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78篇
中国医学   61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通过模拟炮制法探讨不同炒炭程度对黄芩饮片中苷类成分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箱温度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77 nm;流动相A为甲醇,B为0.4%磷酸,C为乙腈,使用梯度洗脱的方式,流速1 mL/min。通过模拟炮制的方法对黄芩苷与黄芩素、汉黄芩苷与汉黄芩素在炒炭温度下的转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黄芩炒炭后,黄芩苷以及汉黄芩苷的含量下降,而黄芩素以及汉黄芩素的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在黄芩苷模拟样品中检出黄芩素,在汉黄芩苷模拟炮制品种检出汉黄芩素。结论:不同炒炭程度对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有显著影响,模拟炮制法可较为真实地反映黄芩苷类成分在炒炭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采用HPLC建立清火退热口服液的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以绿原酸、葛根素、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和黄芩苷为对照品;采用CAPCELL PAKC18 MGⅡ S5(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05 nm,柱温3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绿原酸、葛根素、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和黄芩苷分别在3.06~61.16,6.51~130.22,4.68~93.55,3.43~68.56,14.61~292.28 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1%,98.32%,95.99%,98.59%,97.26%。结论 所建立的特征图谱相关性强,可结合5种成分含量测定全面控制清火退热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3.
研究白芷提取物对黄芩苷肠吸收的影响,初步探讨白芷促进黄芩苷吸收的机制。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研究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特点,以及白芷对黄芩苷不同肠段吸收的影响,确定最佳促吸收部位;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黄芩苷不同浓度在最佳促吸收部位的吸收特性和白芷对黄芩苷的促吸收作用;建立大鼠肠灌流后肝门静脉取血模型,分析血中药物浓度,进一步验证白芷对黄芩苷的促吸收作用。结果发现黄芩苷吸收顺序为:回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加入白芷后十二指肠的吸收显著增加,因此选择十二指肠为研究肠段。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的表观通透系数(Papp)和吸收速率常数(Ka)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浓度达到一定时,吸收具有自身浓度抑制作用,说明黄芩苷吸收机制可能是载体中介转运。加入盐酸维拉帕米后,黄芩苷的Papp和Ka值基本保持不变,说明黄芩苷可能不是P-糖蛋白(P-gp)底物。加入白芷后,两种吸收模型均表明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的单位面积吸收量显著增加(P<0.01),肝门静脉血中药物分析也显示白芷可增加黄芩苷的吸收。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PD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DA)神经损伤、铁积聚、铁转运蛋白表达及氧应激水平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铁积聚在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黄芩苷保护DA能神经、抑制铁积聚的机制。方法实验采用鱼藤酮PD模型大鼠,观察黑质铁含量及TH、DMT1、FP1的表达,检测血清、肝脏铁含量以及大脑皮层GSH和MDA含量。结果鱼藤酮PD大鼠DA能神经元明显缺失,同步发生了脑内氧化应激水平增加、GSH降低;血清铁降低而肝铁增高;黑质铁大量积聚发生在DA能神经元大量脱失和铁转运蛋白DMT1、FP1表达改变之后;黄芩苷可调节DMT1、FP1表达,减少黑质铁积聚,降低脑内氧应激水平,增加GSH含量。结论研究证明铁转运蛋白DMT1表达增加和FP1表达降低参与了黑质铁积聚;铁积聚及过高的氧应激反应促进了黑质DA能神经细胞损伤的发展;黄芩苷对PD大鼠DA能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与抑制铁积聚、调节铁转运蛋白DMT1、FP1表达、降低氧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5.
HPLC法同时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霞  宋平顺 《药学进展》2011,35(4):178-18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45:55,含1g·L^-1十二烷基磺酸钠);检测波长为265nm;流速为L0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黄芩苷在0.08600—4.320P,g、盐酸小檗碱在0.1020—1.533μg范围内,其质量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9。市售三黄片中,平均每片含黄芩苷0.4900—20.53mg、盐酸小檗碱2.81—5.12mg。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可同时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不同厂家黄芩苷的含量差异较大,应加强对黄芩浸膏的投料监督。  相似文献   
26.
HPLC法同时测定一清颗粒中黄芩苷等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一清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黄芩苷、汉黄芩素和盐酸小檗碱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0.1%磷酸水(三乙胺调pH值至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黄芩苷、汉黄芩素和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分别在1.800~36.20、14.25~285.1、4.500~90.01、.780~35.60、4.300~85.0、48.20~963、1.700~34.00、28.60~572.5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6.0%、98.0%、96.6%、97.0%9、7.7%9、7.0%9、7.2%9、8.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为一清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研究黄芩汤中黄芩苷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质量法计算黄芩苷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结果黄芩汤中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速率和程度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空肠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略高于回肠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的吸收程度明显高于空肠段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略高于回肠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芩汤中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较好,表明黄芩汤中黄芩苷在体吸收具有肠道部位依赖特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筛选藿朴夏苓汤治疗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 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分析藿朴夏苓汤与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方证关系。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藿朴夏苓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筛选与两者均有较好结合作用的核心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的GO分析,Cytoscape软件ClueGO插件进行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 方证关系分析藿朴夏苓汤用于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筛选出藿朴夏苓汤中潜在作用成分12个,核心靶点67个。其中通草中的通脱木皂苷元I,茯苓、猪苓中的过氧麦角甾醇,半夏中的黄芩苷与SARS-CoV-2 3CL水解酶、ACE2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藿朴夏苓汤中12个潜在作用成分参与调节刺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死亡等生物过程以及白介素信号通路、癌症EGFR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编程性细胞死亡途径、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 藿朴夏苓汤以化湿解毒、宣肺透邪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患者,菲酮、黄芩苷、酸枣仁皂苷、啤酒甾醇、常春藤皂苷元、过氧麦角甾醇、柠檬二烯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通脱木皂苷元I、泽泻醇B-23-醋酸酯、泽泻醇B、新橙皮苷可能为其主要的物质基础,通过阻断SARS-CoV-2病毒蛋白合成,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通过调控白介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栀芩清热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HPLC法,采用Merck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3%磷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苷在7.718×10-2~6.174×10-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0.9%(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栀芩清热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毛支清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选用Venusil MP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μm),甲醇-水-磷酸(60∶4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黄芩苷进样量为0.5~3.0μg时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00×106X-415 373,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3.0%,相对标准偏差为1.117%。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可作为毛支清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