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五种不同阴茎再造术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阴茎再造术的成活率和获得最佳外形效果 ,总结 12年采用 5种不同手术方法进行 2 0例阴茎再造的经验。下腹与大腿组合皮瓣法、脐旁皮瓣法、阴股沟皮瓣及前臂皮瓣法 ,均获得 10 0 %成活 ,下腹部皮瓣法仅 33.3%成活。认为阴茎全缺损者以脐旁皮瓣及阴股沟皮瓣为首选 ;阴茎大部缺损者以阴股沟皮瓣为首选 ;前臂皮瓣塑形最好 ,但需有显微外科技术为保证 ;下腹与大腿组合皮瓣法及下腹部皮瓣法应少用  相似文献   
162.
脐旁皮瓣在临床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游离移植可用于修复头面部的软组织缺损及畸形 ,也可制成脐旁岛状皮瓣进行阴道再造等 ,均取得良好效果。 1999年 12月我科应用脐旁岛状分叉皮瓣转移修复会阴部手术后形成的复杂性瘢痕挛缩畸形 1例 ,获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某女 ,33岁。因 1998年 5月在外院行小阴唇近阴蒂处黑痣切除术 ,术后切片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 ,2周后行扩大切除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外阴形态破坏并形成瘢痕挛缩 ,会阴部形成瘢痕环状挛缩畸形 ,尿道口被覆盖 ,排尿受阻 ,双腿外展功能受限 ,行走时痛苦异常 ,性生活丧失 (…  相似文献   
163.
通过对鼻部解剖及动力学的分析,在术中消除产生畸形的三种力量,并形成与之对抗的力量,包括患侧鼻肌的切断,大翼软骨的悬吊,鼻翼外侧深部向鼻小柱或鼻中隔上部的悬吊,鼻底部及鼻翼支架充填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构建适合研究毛囊发育启动的体外培养模型,观察Wnt10b/β连环蛋白信号在毛囊发育初期的表达情况。方法将不同胎龄的SD大鼠胚胎(胎鼠)背部皮肤以明胶海绵为载体,在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液(DMEM)的气液交界平面中漂浮培养3~6d,HE染色,观察毛囊发育情况;免疫荧光法动态观察Wnt10b及β连环蛋白在毛囊发育初期的表达;将胎龄15d胎鼠背部皮肤在含不同胎牛血清浓度的DMEM中培养,观察胎牛血清对毛囊形态发生的影响。结果(1)胎龄14d后期至15d早期的胎鼠背部皮肤培养效果最好,体外培养3d以内,毛囊的发育保持与体内过程一致,培养3d后毛囊发育逐渐减慢,直至停止于第4阶段;(2)胎牛血清对毛囊的发育没有明显促进作用;(3)在培养的前几天,Wnt10b/β连环蛋白的表达与体内一致,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Wnt10b/β连环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在培养的第6天,毛囊的形态发生停止时,Wnt10b/β连环蛋白的表达也随之消失。结论在体外短期培养的胎鼠背部皮肤毛囊发育与体内基本一致,可以作为研究毛囊发育启动的模型;Wnt10b/β连环蛋白信号的表达与毛囊的早期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5.
目的:应用p53基因检测试剂盒观察不同的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表现频率,判断瘢痕疙瘩高危个体。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10在南方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方法建立试剂盒,检测广东地区45例瘢痕疙瘩患与60例正常对照外周静脉血标本的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的基因型(脯氨酸/脯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与等位基因(脯氨酸、精氨酸),观察不同分布对预测的意义,参与均知情同意。结果:①脯氨酸/脯氨酸基因型频率:瘢痕疙瘩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0/44,15/25,P<0.036)。②脯氨酸等位基因频率;瘢痕疙瘩组明显高于对照组(56/62,57/48,P<0.034)。③脯氨酸/脯氨酸基因型患瘢痕疙瘩的风险性;与脯氨酸/精氨酸 精氨酸基因型相比明显增高(比值比=2,400.95%可信区间;1.048~5.498)。结论:p53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出脯氨酸。脯氨酸基因型患瘢痕疙瘩的风险性高,可以预测瘢痕疙瘩高危个体。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探讨人毛乳头细胞(human dermal papilla cells,HDPCs)经过体外长期的传代培养后,其与诱导毛囊生成能力相关的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方法 使用一步酶消化法将人毛乳头分离后,在体外进行HDPCs传代培养,取第1~8代HDPCs,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传代时期的生长情况;使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方法和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QPCR),检测第1~8代HDPCs在不同传代时期其特异性标记物AL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结果 HDPCs在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不但逐渐丧失其聚集性、旋涡状生长的特性,而且ALP和IGF-1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第1代HDPCs的ALP和IGF-1表达水平分别是第8代的6.8倍和3.5倍.第1代和第2代HDPCs的ALP染色表达较明显,但是随着传代代数的增加,阳性表达的细胞逐渐变少,并且染色逐渐变浅.结论 HDPCs经过体外长期的传代培养后,其与诱导毛囊生成能力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ALP和IGF-1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HDPCs失去聚集性、旋涡状生长的特性,从而导致高传代的HDPCs丧失诱导毛囊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7.
毛囊细胞移植法诱导毛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一个可靠有效的移植毛囊细胞诱导毛发发育的模型,以治疗脱发.方法 取自愿捐献的成人头皮标本,联用显微分离与免疫磁珠法获得人毛囊干细胞;消化法获得毛乳头细胞.培养后混合植入裸鼠皮下,观察毛囊形成情况.结果 在裸鼠的皮肤切片中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毛囊结构形成.结论 毛囊细胞移植法可以在体内诱导出毛囊样结构,为将来治疗脱发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inducing hair regeneration by follicular cell im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lopecia. Methods The human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micromanipulation and magnetic cell sorting, and human scalp dermal papilla cells were isolated by enzyme digestion. The two cells were mixed and implanted subcutaneously in nude mice to observe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hair follicles. Results Formation of intact hair follicle-like structures was observed in the skin sections of the recipient nude mice. Conclusion Follicular cell implantation can induce hair follicle-like structures in nude mice, which provides a means for efficient hair regeneration for treatment of hair loss.  相似文献   
168.
胚胎皮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构建毛发发育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胚胎皮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后的毛发发育情况,构建毛发发育模型.方法 从C57BL/6鼠胚胎的皮肤中分离出真皮和表皮细胞,将它们按照一定比例重新混合后采用注射法移植到裸鼠皮下,显微镜下观察毛发形成情况.结果 镜下观察到裸鼠皮下有毛囊及毛发纤维形成并有毛干长出.结论 胚胎皮肤细胞体内移植可以构建毛发发育的完整模型.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hair development after subcutaneous implantation of embryonic skin cells in nude mice, and construct a model of hair development. Methods Dermal and epidermal cells isolated from embryonic mouse skin were mixed at a given ratio and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in nude mice, and hair formation after the implantation was observed under a microscope. Results Formation of the hair follicles and fibers under the skin of the recipient nude mice and emergence of the hair shaft were observed microscopically. Conclusion Embryonic skin cells be used to construct a complete model of hair development after implantation in vivo.  相似文献   
169.
正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继发感染是外科常见并发症,可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传统治疗方法以开放引流及换药为主,医生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长。笔者利用自制纱布半定量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系统对脂肪液化继发感染创面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继发感染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