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荧光示踪技术标记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的效率,以寻找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最佳的
标记示踪方法。方法吸脂术获取人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法后体外贴壁法培养,获得的长梭形细胞经鉴定为脂肪组织
来源干细胞。分别使用5 μl DiI,10 μg/ml的脱氧尿苷BrdU 及50 MOI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进行标
记,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点及不同代数的脂肪干细胞的标记效率及形态变化。结果成功分离获得ASCs,经鉴定其
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并能被成功实现成脂、成骨及成软骨的诱导分化。DiI 标记ASCs 48 h 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100%细胞浆呈现红色荧光,胞核未染,保持了良好的正常形态。但细胞传代后荧光衰减迅速。10 μg/ml BrdU标记
ASCs 48 h后,90%的胞核呈绿色荧光,传代后胞核荧光逐渐衰减。携带GFP重组腺病毒转染ASCs 24 h后胞浆内即可见
绿色荧光,5 d后90%以上的细胞呈现绿色荧光。反复传代后未见明显的荧光衰减。结论DiI,BrdU 及携带GFP的重组
腺病毒均能有效的标记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DiI 示踪技术为细胞膜标记,BrdU为细胞核标记,两项技术均操作简单,
但传代后衰减迅速,适合于短期标记示踪。携带GFP的腺病毒标记方法较为复杂,但反复传代后仍不衰减,适合于长期的
标记示踪观察。
  相似文献   
2.
李科成  余舰  付琴  任大宏  杨静 《贵州医药》2007,31(2):134-135
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C)是一种高度分化的恶性腺癌.我们收集8例MDAC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形态学、组织化学和免疫表型特征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脂肪移植技术的开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93年,Franz Neuberr是第一位使用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缺陷.1911年,Lexer使用脂肪填充颧部凹陷及去除皱纹.Bruning是第一位应用注射器在皮下注射小颗粒脂肪组织行鼻成形术者.随着20世纪80年代脂肪抽吸技术的发展,将该技术所获得的脂肪,用注射器注射到软组织缺损的部位,从而提出了脂肪细胞移植理论,但移植的脂肪表现出高吸收率和成活率,甚至出现感染和重吸收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而引起的贫血,二者缺乏时可导致DNA合成障碍,出现了核发育迟缓、染色质结构异常,使细胞大而幼稚畸形。细胞学表现可涉及粒系细胞和巨核细胞,并且粒细胞寿命短、转换快,因此,叶酸和维生素B12不足更易表现为巨幼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四川成都地区成年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H)患病率并测定其尿碘水平,探讨成都地区成年人碘营养状态与SH的关系。方法以华西医院2017年53499例成年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调查四川成都地区成年人SH患病率,并比较不同性别与年龄段患病率;同时分别随机抽取140名SH患者和140名健康对照者,比较两者尿碘水平。结果四川成都地区成年人2017年SH总体患病率为15.7%,其中女性患病率为20.7%,高于男性的12.2%(P<0.001)。同时,随着年龄增长,人群SH患病率逐渐增加(P<0.001);SH患者尿碘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以碘超适宜量者和碘过量者为主。结论四川成都地区成年女性SH患病率高于男性,SH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多。此外,碘营养过剩与SH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旨在证实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ASCs)体内外分化为内皮细胞(EC)的能力,从而判断血管发生是否真正参与ASCs改善随意型皮瓣移植后的再血管化机制. 一、材料和方法 1.ASCs的原代培养及DiI标记:取5周龄BAL-C小鼠,从腹股沟部脂肪垫提取ASCs进行培养.取第3代(P3) ASCs按照产品说明书标记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DiI)(分子探针,Eugene,Ore.)荧光.  相似文献   
7.
患者53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年,下腹坠痛伴阴道流水样分泌物半年”入院。患者曾患慢性宫颈炎3年,近2 mo阴道流血,逐渐加重,曾抗炎、服中药治疗,疗效不佳。宫颈涂片检查,诊断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妇科检查:宫颈弥漫性增大、糜烂IV度、质脆、接触性出血,阴道被增大的宫颈填塞,穹窿不能查及。体查:生命体征平稳,中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腹平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4例SCCC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小而圆、胞质少、核染色质深染、核仁不明显、分裂象活跃,可见坏死,肿瘤细胞呈片状浸润.其中2例合并鳞癌或腺癌.免疫组化示4例均表达至少2种神经内分泌标志(NSE、CHG-A、Syn).3例患者2年内均死于肿瘤转移.结论 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对诊断SCCC有一定帮助.SCCC侵袭性强,早期即发生转移,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9.
4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形态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巨核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及其对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观察44例ITP患者巨核细胞的数量,并对细胞胞浆量、颗粒、退化变性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结果ITP组的原、幼骨髓巨核细胞(MK)及颗粒型MK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产板型MK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裸核型MK数量的改变和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组患者细胞浆量积分、退行性变积分均高于对照组,而颗粒量积分低于对照组,显示ITP时MK形成同时伴有胞浆量明显增加、颗粒减少及退化细胞增加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外周血出现幼稚样淋巴细胞的各种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外周血幼稚样淋巴细胞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例病例最后确诊为恶性疾病14例,占25%;非恶性疾病42例,占75%。结论外周血幼稚样淋巴细胞增高幅度与疾病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当外周血出现幼稚样淋巴细胞时须结合临床随诊观察和各种实时必需的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尽早确诊,避免误诊漏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