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1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88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30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365篇
内科学   129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287篇
综合类   831篇
预防医学   304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10篇
  3篇
中国医学   528篇
肿瘤学   8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1病历摘要 女,50岁。患者自幼发现右上下肢短缩畸形,随着年龄增长畸形加重,家族中无类似病例,近年来右下肢肿痛加重,夜不能寐,需坐轮椅方能生活自理。查体:右下肢短缩畸形,右膝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血尿常规未见异常,ESR32mm/h,碱性磷酸酶正常。X线示:右侧股骨远端,胫腓骨干垢端膨大成囊状,内见钙化。在连硬外麻醉下行右股骨病灶活检术,术中见鱼肉样组织,术后病理见包囊及包囊内容物增生的软骨样细胞,伴大量基质形成,诊断为OLLIER病。患者患肢无功能,疼痛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肿瘤生物学行为恶性,2周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髋关节离断术,术中见异常增生的血管、肉芽组织、鱼肉样组织及黏液组织,术后病理诊断为软骨肉瘤1级。  相似文献   
132.
高原环境中大鼠脑水肿与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在模拟5000m高原环境下脑水肿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实验选用Wistar大白鼠56只按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实验组48只,其中实验组按在模拟高原环境中饲养时间分为饲养4,24,48,72h,2周和4周组,每组8只。在各时相点取大鼠大脑半球组织,测定脑组织含水率,作AQP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组织原位杂交,用图像分析软件检测AQP4抗体和基因阳性表达相对灰度值,了解AQP4在大鼠大脑的表达变化。结果:饲养4,48,72h组大鼠脑组织含水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5~0.01),大鼠在模拟高原环境中饲养2周时含水率逐渐下降,饲养4周组脑组织含水率接近正常对照组。AQP4在脑毛细血管壁及胶质纤维呈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大鼠AQP4平均相对灰度值(average relative gray,ARG)(1.268&;#177;0.119)明显低于饲养4h组(1.392&;#177;0.098)(t=5.258,P&;lt;0.05);饲养24,48和72h组AQP4阳性表达增强,ARG值显著增加(t=2.967~5.652,P&;lt;0.01);饲养2周组ARG值有所下降(t=5.239,P&;lt;0.05)。AQP4 mRNA在胶质细胞核和神经细胞核表达阳性,变化规律与AQP4蛋白变化基本一致,即24,48和72h组阳性细胞数率增加(t=3.045~5.526,P&;lt;0.01),阳性染色增强,饲养2周组阳性表达率下降(t=4.687,P&;lt;0.05).结论:AQP4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密切相关,AQP4表达增强是高原脑水肿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3.
目的分析宁夏部分有毒有害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现状,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宁夏部分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描述性研究,分析不同企业规模、经济类型、行业性质及接触不同有害因素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情况,并分析2009~2011年职业健康监护变化趋势。结果2009~2011年宁夏各种有毒有害作业工人职业健康体检受检率呈总体上升趋势。疑似职业病栓出率大型企业最高,小型企业最低;国有企业最高,集体和外资企业最低。煤炭行业、粉尘作业工人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最高,粉尘是主要危害因素。结论应进一步加强职业病宣传、监督及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健康监护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4.
胡岚  孙伟 《安徽医药》2014,18(1):12-15
该文从中医方面阐述了近年来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着重探讨了单纯性血尿和单纯性蛋白尿的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及验方治疗.中医药在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5.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近年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较大,已经得到医学界公认[1],而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又是导致其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大量临床及动物试验研究结果提示,骶上SCI导致的NB多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型[3]。逼尿肌反射亢进型NB中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过度活跃、尿道括约肌松弛障碍、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4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再出血、喉返神经损伤、低钙抽搐、饮水呛咳等指标各项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恢复,这可能与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有关。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恰当起始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确诊手术治疗的10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着肠内营养支持开始时间的推后,A组、B组、C组、D组患者的腹胀不适发生率依次降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依次延长,四组患者的腹胀不适发生率、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恰当起始时间为手术后6h。  相似文献   
138.
孙伟 《中国实用医药》2014,(15):193-193
探讨矽肺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护理。通过总结2010~2011年间对住院治疗的73例矽肺患者进行短期的抗感染治疗、心理护理、常规氧疗和夜间氧疗、呼吸功能训练及护理的经验,得出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能够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减缓疾病发展,实现患者康复的结论 ,对矽肺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NAFLD模型大鼠肝脏保护的机制。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40只。高脂饲料喂养建模后,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白芍总苷高剂量组、白芍总苷低剂量组各10只。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血清中ALT、AST、GST、SOD和GSH-PX酶的活性及MDA含量;测定血清中IL-1、TNF-α和TGF-β的水平;各组取肝脏做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病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FLD模型对照组大鼠ALT、AST、GST活性和IL-1、TNF-α、TGF-β含量显著升高,经非诺贝特和白芍总苷干预后,模型组大鼠的ALT、AST、GST活性和IL-1、TNF-α、TGF-β含量均降低回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LFD模型大鼠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干预治疗后,模型组大鼠SOD、GSH-PX活性大大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白芍总苷对高脂引起的NAFLD模型大鼠有肝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异常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0.
目前临床研究证实卵圆孔未闭(PFO)与隐源性卒中密切相关。迄今为止国际上已开展了多个大规模临床研究评估经皮卵圆孔介入封堵在预防卒中方面是否有效,与卵圆孔未闭相关隐源性卒中的诊治策略也有了长足进展,但依旧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经导管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预防卒中再发的研究历程,以加强临床医生对PFO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