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21.
宋烨  李园  陆雯  黄道景  高源 《河北医药》2014,(7):978-98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骨骼肌灌注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0例正常对照组和80例LEAD患者,用超声造影观察小腿骨骼肌运动前后血流灌注情况,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得出灌注参数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intensity,111P)。结果时间一强度曲线显示在静息时对照组TTP 38s(19—65s),LEAD组r11甲84S(39—142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腿运动试验后,正常对照组TTP 11s(9—22S),LEAD组TYP52S(27—105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校正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P和踝肱指数、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造影是一种评价骨骼肌灌注障碍的新型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2.
宋烨飞  葛芳 《新中医》2015,47(12):205-206
目的:观察中药脐疗治疗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气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脐疗治疗;对照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排便间隔、腹部胀满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排便间隔、腹部胀满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便性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排便费力程度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排便费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脐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后颅窝囊肿合并脑积水的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4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31例后颅窝扩大囊室合并脑积水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和MRI证实。其中后颅窝真性蛛网膜囊肿19例,Dandy walker畸形5例,布莱克囊肿2例,肿瘤术后囊肿5例。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内镜手术组(14例)、开颅显微镜手术组(9例)和分流手术组(8例),根据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影像学表现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判定疗效。 结果 3组患者术后早期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6年,复查头颅MRI显示28例患者后颅窝囊肿及脑室系统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内镜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9%和14.3%,显微镜组分别为88.9%和33.3%,分流手术组分别为75.0%和50.0%。 结论 神经内镜是治疗后颅窝囊肿合并脑积水的一种安全、有效术式,相对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和分流手术而言,操作灵活,并发症少,预后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4.
125.
目的应用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02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单纯采用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8例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术中根据血管条件,在 保证载瘤动脉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导引导管位置升高(靠近海绵窦段),提供足够支撑,覆膜支架到位后再予释放栓塞动脉 瘤。结果(1)对8例(8个血泡样动脉瘤)患者共置入9枚覆膜支架,其中8枚成功置入载瘤动脉。6例置入Willis支架后即刻造 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载瘤动脉通畅;1例置人1枚Willis支架后,有少量对比剂漏入动脉瘤(内漏),予再植入1枚覆膜支架,复 查造影动脉瘤完全不显影;(2)1例血泡样动脉瘤因颈内动脉迂曲,支架系统到位困难,术中发生医源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 球囊栓塞后予搭桥并载瘤动脉闭塞。术后患者因脑室外引流并发颅内感染,积极抗感染治疗后逐渐恢复;(3)术后6个月对8例 患者均行临床随访,mRS评分0分6例,1分2例。术后6个月DSA随访,动脉瘤均无复发,1例载瘤动脉轻度狭窄,但患者无神经 功能障碍,搭桥患者桥血管通畅。结论Willis覆膜支架是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绒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 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近年来收治的3例原发性非松果体区绒癌(2例鞍区、1例基底节区)的诊治。 结果病例1位于鞍内并侵袭右侧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术前诊断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前1 d突发肿瘤卒中,急诊开颅手术,术后全垂体功能低下,未接受其他治疗,1个月后死亡。病例2位于鞍上三脑室,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2300 mU/mL,行前纵裂入路手术,术后行放化疗,出院10个月后死亡。病例3位于右侧基底节区,血β-HCG 25 mU/mL,行立体定向活检明确绒癌诊断后行化疗随访中。 结论颅内原发性绒癌非常罕见,以松果体区居多,鞍区、基底节区极为罕见,好发于青少年,松果体及基底节区多为男性,鞍区多为女性,其症状进展迅速,影像表现多有陈旧或新鲜出血,β-HCG是其特征性的肿瘤标记物,绒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目前手术结合化疗已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比较各种铸造金属桩核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方法 制作6种铸造金属桩核,并以一体化氧化锆桩核作为对照组,7种桩核形状大小相同,固定于志愿者口腔内,进行磁共振扫描,采用自旋回波第一加权像(SET1WI)、快速自旋回波第二加权像(TSE-T2WI)、普通EPI扩散加权像(DWI)进行扫描。结果 钴铬合金桩核的成像伪影最大。金钯合金桩核无明显伪影,与一体化氧化锆桩核成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钛桩核产生轻度伪影。钛合金、镍镉合金、金铂合金桩核产生中度伪影,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金属桩核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不同,除钴铬合金桩核外,单个金属桩核所产生伪影均不影响头颈部正常组织影像。  相似文献   
128.
目的了解济宁市儿童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MV)免疫接种工作的实施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收集济宁市6个小区2247名儿童的MV免疫接种相关资料。结果MV接种率为88.9%,及时接种率为78.3%,常住儿童的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χ2接种率=9.632,P<0.01;χ2及时接种率=22.471,P<0.01),但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父母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OR=0.973)、对儿童接种的重视程度(OR=0.186)、母亲的文化程度(OR=0.827)、父母对免疫接种门诊的满意程度(OR=0.762)是提高儿童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居住地的变换(OR=1.687)、儿童生病延误接种(OR=1.240)是降低儿童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结论本地区流动儿童MV及时接种形势严峻,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29.
目的了解济宁市儿童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MV)免疫接种工作的实施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收集济宁市6个小区2247名儿童的MV免疫接种相关资料。结果MV接种率为88.9%,及时接种率为78.3%,常住儿童的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Х接种率^2=9.632,P〈0.01;Х及时接种率^2=22.471,P〈0.01),但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父母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OR=0973)、对儿童接种的重视程度(OR=0.186)、母亲的文化程度(OR=0.827)、父母对免疫接种门诊的满意程度(OR=0.762)是提高儿童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居住地的变换(OR=1.687)、儿童生病延误接种(OR=1.240)是降低儿童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结论本地区流动儿童MV及时接种形势严峻,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30.
某厂电焊作业工人职业危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电焊作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机械厂电焊工人206名为电焊组,选择该厂206名办公室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进行职业史、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听觉、视力及卫生防护知识知晓状况等调查,并进行工作环境、电焊烟尘、噪声和锰烟尘等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通过68个作业点检测发现,电焊尘、锰浓度和噪声超标严重,超标率分别为27.9%、30.9%及54.4%;206例电焊工人患支气管炎19例(9.2%),肺炎13例(6.3%);102例(49.5%)有头痛、头晕症状,111例(53.9%)有失眠、健忘症状;101例(49.0%)听力下降,127例(61.7%)主诉肌肉关节痛;11例患有金属烟热病(5.3%),7例锰中毒(3.4%).与对照组比较,除了锰中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焊作业危害严重,改善电焊作业环境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治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