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8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1篇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11.
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概况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占世界人口的1/5,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传染病迅速下降,预期寿命从解放初的50岁增长到70多岁(表1),出生率自70年代有了明显的下降,人口逐渐老龄化,预期老年人口的比例还要进一步增加。1953年65以上的人口比例为4.4%,1990年增长到5-6%。表1中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年份总男性女性194935.0--195757.0--1973~197565.063.666.3198267.866.469.3199568.666.970.5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卫生…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队列研究方法,对11省市自然人群(35~64岁)共27527人于1992年进行在线危险因素调查后每年年张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共3年,对在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进行登记并在个体水平上对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病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心血管病发病率与危险因素水平相关,其中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相关重最显;(2  相似文献   
113.
吸烟与冠心病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国家 ,占世界人口的 1 5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 ,人口逐渐老龄化 ,心血管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 194 9年传染病死亡率为 5 6 6 10万 ,1995年降至 0 34 10万 ,而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却明显地上升 ,195 7年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为 86 2 10万 ,1997年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上升为 2 4 4 9 10万 ,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百分比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自 1989年以来建立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由 30个省的直辖市城市和农村的 145个疾病监测点组成 ,1991年至 1996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冠心病的死亡率呈上…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知识知晓率及抗凝治疗行为,提高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行为及依从性.方法 从北京市城八区选择8所三级医院和7所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内科医生对门诊或病房非瓣膜房颤患者采取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583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43.2%知晓房颤易导致脑卒中,39.1%知晓房颤患者需要抗凝治疗.未采取抗凝治疗的患者以上知识知晓率仅为25.2%和21.8%.抗凝治疗知识主要来源于医生,占91.8%,仅13.2%来源于健康教育手册.房颤患者华法林总体服用率为18.9%,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华法林服用率为18.2%.不采取抗凝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不知道需要抗凝治疗,占78.6%.结论 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低,缺乏抗凝治疗相关知识是影响抗凝行为的重要原因.房颤患者健康教育是提高抗凝治疗知识,改善抗凝治疗行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5.
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参与家庭控烟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为孕产妇和婴幼儿创造无烟环境的有效措施。方法:于1997年以北京市7家医院所保健的有吸烟者的593户孕产妇及1岁以下婴幼儿家庭为对象,通过发动保健科医生积极参与,将控烟干预同孕产妇、婴幼儿的常规医疗保健工作融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吸烟调查和家庭控烟活动。结果:1年后对活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吸烟者的知、信、行均有所改变,特别是在家中的吸烟情况有了明显改善。91.1%的吸烟者都有为孩子创造无烟的家居环境的良好意愿,60%以上的吸烟者或戒烟或减少了吸烟量,其中10.6%(23人)的吸烟者通过本活动完全戒了烟,49.8%的人吸烟量减少。“无烟家庭”由最初的319个增加到336个。即使仍在家庭环境吸烟,也有越来越多的烟民会自觉顾虑到被动吸烟的问题,吸烟者不在居室内吸烟而主动到阳台、院子和厨房里吸烟,能确保居室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分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北京基层实施的运行机制障碍,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贯彻提供环境支持.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对400位北京市城乡基层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有定期业务培训占66.5%,培训了解指南的占29.3%;80.8%基层医生对病人进行简短健康教育;92.8%将难治高血压病人转诊上级医疗机构,而转回的占0.8%.定期随访城乡分别为89.3%和49.2%(P<0.001).结论北京基层继续教育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重视不够,基层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尚未建立,基层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的高血压管理执行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117.
中国成年人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调查我国成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可改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该队列包括169871名≥40岁男女性有代表性样本,基线调查于1991年,于1999和2000年进行随访,随访率为93.4%。结果我国40~64岁人群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死亡率分别为265.9/10万人.年、171.5/10万人.年和159.1/10万人.年,高于美国同年龄人群。高血压的全死因相对危险性和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分别为1.48%(95%CI1.44~1.53),11.7%;与未患高血压的人群相比,高血压患者总死亡率高48%,若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预计全人群的全死因死亡将下降11.7%。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分别为第2、3位主要死亡原因,吸烟、缺乏体力活动PAR分别是7.9%和6.8%。男性的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和传染病;女性前5位死因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肺炎、流感和传染性疾病。结论血管疾病和癌症是中国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血压、戒烟、增加体力活动和改善营养等方法是降低中国成年人早死负担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8.
为了找出哪些指标能较好地评估吸烟暴露,我们对247名男性吸烟者进行了生化及问卷变量的测量。应用相关及多变量分析技术对这些变量逐步地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在九个问卷变量中只有每日吸烟支数及吸烟代码与SCN和CO之间有关联。当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后,吸入深度对评估烟草暴露并无显著意义。而FEV1则可做为吸烟有害于健康的一项公共卫生指标。  相似文献   
119.
<正> 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人群监测MONICA方案1990年责任研究员会议于1990年4月30日—5月2日在瑞士Lugano召开。来自27个国家39个协作中心的责任研究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