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姜嵋  冯婧 《中国药师》2017,(7):1265-1267
摘 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重症脑卒中需营养支持的患者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给予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根据病情给予不同配方、浓度的营养液,必要时添加微量元素;对照组60例给予标准配方的整蛋白肠内营养液。两组热量供给均为83~125 kJ· kg-1·d-1。比较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21 d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 、血红蛋白(Hb)、维生素C(VC)的变化,观察肺部感染、胃肠道不良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 营养支持21 d后,试验组患者血清Alb、PA、Hb、VC 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 ,且血清Alb、PA、VC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营养支持可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2.
上消化道异物临床较多见,若不能及时就诊或处理不及时,不得当,则可能加重患者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而伴有异物嵌顿时内镜下钳取难度加大,更易导致严重后果。我院胃镜室1996年至2004年共接诊上消化道异物患者53例,其中21例伴有异物嵌顿,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1岁73岁,男性15例(其中幼儿5例),女性6例(其中儿童3例);嵌顿异物有铁板块(锯齿状)1例,25 cm长竹筷1例,缝纫机针头(17号)1例,大头针4例,蛔虫嵌顿十二指肠乳头1例,开口别针扎入胃黏膜致巨大血肿1例,畸形枣核1例,不规则形状5 mm厚玻璃片1例,假牙1例,游戏机硬币3例,一元…  相似文献   
113.
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进行预后评估,从而寻找最恰当的化疗强度以减少过度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是目前ALL研究的一个方向.除了年龄、性别、外周血象、有无中枢浸润、早期治疗反应以及微小残留灶等因素外,许多基因、分子水平的预后评估因素也在逐渐显露其临床价值,如ALL患儿的免疫表型、遗传亚型、基因表达模式以及遗传药理学等.该文即对以上预后因素及其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4.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血管疾病诊断以来,下肢静脉曲张的超声诊断偶有报道[1]。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PD)技术检测下肢浅静脉曲张及深静脉,并与外科手术中静脉情况进行对照,统计分析其与传统外科查体的差异性,探讨超声在该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间外科以下肢静脉曲张收住院的患者102例。男46例,女56例;左下肢62例;右下肢25例,双下肢15例。年龄19岁~71岁,平均年龄(50.6&#177;4.0)岁,病程6个月~40a。全部病例均无明确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史,临床表现为不等程度的浅静脉曲张、小腿胀痛和足部肿胀,足靴区色素沉着及慢性溃疡。全部患肢浅、深静脉均行CDFI+PD检查,其中15例同时行下肢静脉造影。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2仪器方法单组比较设计,入选病例均于术前行全面系统的外科查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部分病例行静脉造影。采用GE Logiq4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6MHz~9MHz高频线阵探头。患者依次取仰卧位、俯卧位,下肢外展外旋,必要时嘱患者作Valsalva动作或改为站立位。自上而下逐次探查髂外静脉...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观察强骨抗萎膏对尾吊大鼠骨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探讨强骨抗萎膏防治模拟失重状态下骨丢失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拟失重组、强骨抗萎膏组、阿仑膦酸钠组,骨疏康颗粒组,每组12只。采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状态,尾吊28 d;对照组和模拟失重组给予每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其它3组复制模型,分别每日给予中药强骨抗萎膏2.4 g/kg,阿仑膦酸钠0.007 g/kg,骨疏康颗粒0.26 g/kg灌胃。持续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TUNEL法检测骨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依赖性激酶1α(IRE1α)、活化转录因子6(ATF6)及C/EBP同源蛋白(CHO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TUNEL结果显示模拟失重组骨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加,强骨抗萎膏可抑制骨细胞凋亡。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模拟失重组PERK基因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强骨抗萎膏组较模拟失重组PERK基因表达量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拟失重组的GRP78、PERK、CHOP和ATF6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MFN2蛋白表达降低(P<0.05),强骨抗萎膏组较模拟失重组GRP78、PERK、CHOP和ATF6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MFN2表达量升高。结论 强骨抗萎膏可以改善模拟失重大鼠骨细胞凋亡,通过抑制骨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PERK、ATF6 和CHOP,上调MFN2表达,从而改善失重条件下的骨丢失。  相似文献   
116.
超声诊断Richter疝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55岁。自觉腹壁包块3个月,时隐时现,大便正常。查体:瘦长体形,上腹部脐上略偏左有一3cm×4cm包块,质软,不活动,有轻压痛,嘱患者做Vasaval s动作后包块略增大,局部肠鸣略亢进。超声所见:脐上方局部腹壁增厚,腹膜壁层见一10mm×10mm缺口与腹腔相通,左侧腹直肌浅层与前鞘之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 MEBO) 及配套产品湿润烧伤膏(MEBO) 对大鼠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肉芽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 级SD 雄性大鼠45 只, 参照付小兵大鼠慢性性皮肤溃疡创面模型制作方法制作模型, 成模后再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模型组(15 只)、MEBO 组(15 只)、贝复剂组(15 只), 造模后第2 天开始用药, 观察用药后各组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记录创面愈合时间; 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创面炎症、成纤维细胞数量、血管改变情况; 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及其线粒体形态结构; 换药后第7、14 天取创面组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 观察MEBO 对创面肉芽组织EGF、EGFR 表达的影响。结果 MEBO 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与贝复济组; 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及贝复济组(P <0. 05; P <0. 01); 病理学观察: MEBO 组与贝复剂组及模型组比较, 炎症反应轻、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纤维增生程度低; 换药后第7、14 天, MEBO 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EGF 和EGFR 蛋白表达阳性染色指数分别较模型组和贝复济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EGF 和EGFR 蛋白表达阳性染色指数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MEBO 能增加慢性皮肤溃疡创面肉芽组织中EGF、EGFR 的表达量, 从而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酮康唑乳膏中硫酸新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含0.2 mol·L-1醋酸和0.013 mol·L-1的庚烷磺酸钠),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399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硫酸新霉素在0.004~0.06 mg·mL-1(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6次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8%,检测限为0.04 μg,平均回收率为98.4%。结论:柱前衍生化HPLC法高效、便捷、准确,可作为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替代方法,用于测定复方酮康唑乳膏中硫酸新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SS)的临床表现特点,评估应用房水检测在PSS早期诊断中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确诊PSS患者41例(41只眼)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30只眼)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8例(38只眼),女性33例(33只眼);年龄15~86岁,平均年龄(54.4±10.3)岁。患有PSS者定义为PSS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定义为对照组。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查患者的眼压;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患者的视盘杯盘比;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房水的性状,包括羊脂状角膜后沉着物(KP)、Tyndall征及前房浮游细胞。采集所有患者的房水,检测其病毒载量、病毒抗体及细胞因子浓度。病毒包括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带状疱疹病毒(VZV)及EB病毒(EBV);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患者的年龄和以房水为标本检测的HSV、VZV、CMV、EBV、IL-6、IL-8、IL-10、VEGF、VCAM及bFGF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行正态性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房水病原体阳性率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 结果PSS组患者行房水生物显微镜观察羊脂状KP、Tyndall征及前房浮游细胞者分别为33例、32例及29例;行眼压测量者33例;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杯盘比者32例。其中,羊脂状KP(+)者24例,占72.7%;Tyndall征(+)者12例,占37.5%;前房浮游细胞(+)者5例,占17.2%;眼压增高(>21 mmHg)(1 mmHg=0.133 kPa)者15例,占45.5%;杯盘比≥0.6者7例,占21.9%。PSS组患者行HSV、VZV、CMV及EBV核酸检测者分别为22例、22例、38例及25例。其中,CMV(+)者9例,占23.7%,其余均为阴性。PSS组患者行HSV、VZV、CMV及EBV的免疫球蛋白(Ig)G抗体检测者分别为23例、21例、31例及20例。其中,HSV-IgG(+)、VZV-IgG(+)及CMV-IgG(+)抗体者分别为2例、1例及16例,分别占8.7%、4.8%及51.6%。其余均为阴性。对照组30例HSV、VZV、CMV及EBV核酸和IgG抗体检测阳性者均为0。PSS组患者中同一病例同时检测CMV核酸与CMV-IgG抗体者29例。PSS患眼房水CMV的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24.1%,CMV-IgG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48.3%,高于前者。经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患眼房水IL-6、IL-8、IL-10、VEGF、VCAM及bFGF的含量分别为22.5(5.1,212.7)pg/ml、18.1(8.4,54.1)pg/ml、3.6(0.5,9.0)pg/ml、20.2(14.7,28.0)pg/ml、1212.4(369.9,3617.9)pg/ml及5.9(0.0,7.3)pg/ml。对照组患眼分别为9.9(3.7,34.9)pg/ml、9.6(2.0,24.2)pg/ml、1.6(1.0,5.2)pg/ml、20.5(11.2,24.5)pg/ml、116.4(83.8,178.5)pg/ml及7.1(1.0,15.6)pg/ml。经Mann-Whitney秩和检验,两组患者IL-8、VCAM及bFGF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4.77,-2.07;P<0.05);两组患者IL-6、IL-10及VEGF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6,-1.18,-0.25;P>0.05)。 结论PS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羊脂状KP(+)、眼压升高。房水中CMV核酸阳性、IgG抗体阳性、细胞因子IL-8升高及VCAM升高在诊断PSS时灵敏度高,对PPS的辅助诊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0.
目的了解2003~2011年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孕产妇的继续妊娠率、剖宫产率及其所生婴儿的人工喂养率情况,为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5月,纳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HIV感染孕产妇继续妊娠、剖宫产及其所生婴儿人工喂养情况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Version2.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异质性的来源。结果共检索到2 356篇文献,最终纳入6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2003~2011年,我国HIV感染孕产妇的继续妊娠率依次为67.50%[95%CI(51.73%,80.10%)]、60.49%[95%CI(18.59%,91.13%)]、51.80%[95%CI(28.13%,74.68%)]、62.59%[95%CI(54.60%,69.96%)]、64.93%[95%CI(50.18%,77.29%)]、70.65%[95%CI(62.20%,77.88%)]、65.66%[95%CI(59.70%,71.16%)]、67.85%[95%CI(52.66%,80.02%)]、75.00%[95%CI(59.46%,85.99%)];2004~2010年HIV感染孕产妇的剖宫产率依次为26.33%[95%CI(9.41%,55.14%)]、43.40%[95%CI(34.30%,52.96%)]、42.57%[95%CI(35.73%,49.70%)]、69.43%[95%CI(13.48%,97.07%)]、46.68%[95%CI(27.27%,67.16%)]、61.14%[95%CI(49.37%,71.75%)]、56.60%[95%CI(36.36%,74.85%)];2004~2010年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除2005年为82.65%[95%CI(69.07%,91.04%)]以外,其余年份均达90.00%以上。结论近年来我国HIV感染孕产妇继续妊娠率总体上升;剖宫产率较高,波动较大且仍在上升;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稳定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