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观察抗CCP抗体在不同中医证候的表达特点。方法收集101例RA住院患者资料,观察其抗CCP抗体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红细胞沉降率(ESR)、抗溶血性链球菌"O"(ASO)、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Ig)的关系。结果抗CCP抗体在湿热痹阻证、痰瘀互结证、风寒阻络证、肝肾亏虚证四个中医证候中,在湿热痹阻证中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抗CCP抗体与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hs-CRP呈正相关(P0.05),与酸性糖蛋白呈正相关(P0.01)、与RF、ASO呈负相关。结论 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升高显著,且与炎症指标呈正相关,在中医证型中的湿热痹阻证中的阳性率升高明显,可作为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2.
<正>丁锷教授是国家名老中医,从医60载,笃志敬业,德术并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笔者有幸师承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丁老对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分型辨证、治则方药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和方法,现总结如下。病因病机,中西合参膝骨性关节炎主要病理改变为局限性、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慢性发展的关节肿痛、僵硬、积液及活动受限。根据发病原因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PTEN/PI3K/AKT通路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对照(MC)组、PI3K阻滞剂LY294002(LY294002)组、新风胶囊(XFC)组,每组6只构建AA大鼠模型,每组给药30 d(NC、MC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微粒标志物,电镜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免疫组化、RT-qPCR法检测腹主动脉PDGF,免疫印迹法检测血小板细胞PTEN/PI3K/AKT蛋白变化。结果:电镜观察发现,NC组血小板超微结构完整,胞质α颗粒、线粒体均匀散在分布;MC组血小板结构破坏明显,欠规整,胞质α颗粒、线粒体显著减少;LY294002组血小板细胞外形不规整,少量伪足伸出,胞质可见α颗粒、线粒体分布; XFC组血小板呈椭圆形,状规整,胞质中α颗粒、线粒体较MC组明显增多。与NC组相比,MC组血小板活化物PMPs及血小板参数(PLT、PCT)显著升高(P0.01);血清VEGF、HIF-1α、TNF-α表达明显升高,ES、IL-10表达降低(P0.01);MC组腹主动脉PDGF及PDGF mRNA表达升高(P0.01);血小板细胞PI3K、AKT、p-AKT、BCL-2蛋白表达升高,PTEN、BAD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MC组相比,LY294002组、XFC组PMPs、PLT、PCT、VEGF、HIF-1α、TNF-α、PDGF及血小板细胞PI3K、p-AKT、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清ES、IL-10水平及PTEN、BAD蛋白升高(P0.05或P0.01)。与LY294002组相比,XFC组血清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新风胶囊通过调节PTEN/PI3K/AKT信号通路平衡改善AA大鼠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104.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以慢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缓解OA疼痛也是临床治疗的关键,然而目前治疗效果普遍欠佳。近年来,关于OA的致病机制及治疗靶点的研究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OA的发病、疼痛与Wn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Wnt不同配体可通过规范信号通路或非规范信号通路两种途径,最终影响软骨、软骨下骨、滑膜等,在骨关节炎发病中发挥网络调节作用。本文就近年来Wnt信号通路参与OA发生发展以及与该通路相关的治疗靶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缓解OA疼痛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5.
106.
一、病因病机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历代医家将其称为历节、顽痹、鹤膝风、匿痹等.〈素问·痹论篇〉中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灵枢·五变〉曰:"血气皆少,善痿厥足痹";"粗里肉不坚,善病痹".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雷公藤甲素血药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并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后雷公藤甲素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入组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血清以艾司唑仑为内标,用乙酸乙酯进行提取后进样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C18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乙酸(30∶70),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 nm。血药浓度数据用DAS2.1.1药动学计算机程序处理。结果雷公藤甲素与内标物分离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4.9、8.9 min左右。雷公藤甲素血药浓度在13.13~840.00 ng/mL范围内,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均RSD15%,回收率为88.25%~99.33%。雷公藤甲素药动学参数Cmax、Tmax、T1/2β、AUC0-12 h分别为(159.97±42.43)ng/mL、(1.33±0.58)h、(7.51±2.26)h、(1131.12±89.20)mg?h/L。结论雷公藤甲素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吸收迅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对骨关节炎患者血瘀指标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相关因子A(related A,RelA)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消瘀接骨散外敷、氨基葡萄糖口服)及对照组(氨基葡萄糖口服),每组30例,8周后观察两组血瘀指标[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水解酶(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hydrolase,PAF-AH)、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a)(6-keto-prostaglandin F_(1a),6-keto-PGF_(1a))、IL-1、IL-17]、NF-κB/RelA通路相关指标[NF-κB、RelA、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性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activating kinase,TAK1)、NF-κB衔接蛋白激活剂1(activator1,ACT1)]的变化。结果在治疗期间,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观察组D-D、FIB、PAF、TXB_2均明显降低,两组PAF-AH、6-keto-PGF_(1a)均明显升高,IL-1、IL-17、NF-κB、RelA、TKA1、ACT1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FIB、TXB_2降低,6-ketoPGF_(1a)升高更明显,IL-17、NF-κB、RelA降低更明显(P0.05,P0.01)。结论消瘀接骨散通过抑制NF-κB/RelA通路激活,下调IL-1、IL-17细胞因子表达,改善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症状及血瘀状态。  相似文献   
109.
干燥综合征从脾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传兵 《新中医》2007,39(5):97-98
干燥综合征(SS)是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文献无类似病名的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燥痹范畴,一般多称为燥证、顽痹、燥毒证等。临床主要以口、眼干燥及关节痛等为主。SS病因未明,现代医学治疗尚缺乏特效方法,主要以替代治疗和对症处理为主,效果尚不满意。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S取得较快进展,尤其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等方面,疗效显著。笔者试从中医理论脾脏在干燥综合征发病的作用及证治进行探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硫酸羟氯喹片(每次口服0.1 g,每日2次)和甲泼尼龙片(每次口服2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每次10 g冲服,每日1次,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采用中医证候评分以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疗效;计算欧洲风湿病防治委员会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ULAR Sjgrens Syndrome Patient Reported Index ,ESSPRI)和欧洲风湿病防治委员会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ULAR Sj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评价患者疾病活动程度;采用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补体3(complement 3,C3)、补体4(complement 4,C4)血清学指标评价治疗前后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两目干涩、口燥咽干、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唾液腺肿、体倦乏力评分和ESSPRI、ESSDAI评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R和血清RF、CRP、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3、C4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RF、ESR、IgG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联合基础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外周血中ESR、IgG、RF水平,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能够有效缓解疾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