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68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以能产生骨样组织的梭形基质细胞为特征,又称成骨肉瘤,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20%,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70%~8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接受脊椎肿瘤整块切除的患者113例, 男68例、女45例, 年龄(38.7±16.7)岁(范围10~79岁);原发恶性肿瘤55例、原发侵袭性肿瘤27例、孤立性转移瘤31例。依Boriani脊椎肿瘤整块切除外科分型系统进行计划, 根据肿瘤于脊椎中的不同累及范围分为七型手术方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所在部位及累及椎节数量及术前神经功能)、手术过程(具体手术分型、手术分期、前方椎体重建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外科边界)、围手术期与术后情况(术中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术后生存时间(总生存期、无复发生存期及内植物生存期)。结果除1例因术中大血管损伤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外, 1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17.6±267.4)min, 术中出血量为(3 802.7±3 039.4)ml。48例达到R0切除。围手术期死亡3例, 44例(38.9%, 44/112)发生术中及围手术期并发症。109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39.4±35.2)个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荧光成像在骨与软组织肿瘤切除手术中的作用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采用ICG标记近红外(near-infrared, NIR)荧光成像辅助手术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 男17例、女21例, 年龄(36±21)岁(范围5~75岁)。手术前1 d静脉滴注2 mg/kg剂量ICG, 术中行NIR成像确认肿瘤荧光信号;肿瘤切除后, 对肿瘤床进行NIR成像检测荧光残留灶;进一步切除荧光残留病灶送病理学检测, 确认是否含有肿瘤组织。对荧光图像进行事后分析, 计算肿瘤染色率及信噪比,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8例患者中34例患者肿瘤成功被ICG染色, 总体染色率为90%。不同病理类型、良性或恶性肿瘤、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术前不同ICG给药时间组肿瘤染色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肿瘤成功染色患者的信噪比为2.9(2.3, 5.7)。不同病理类型、良性或恶性肿瘤、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术前不同ICG给药时间、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前地舒单抗不同用药次数以及肿瘤对新辅助化疗反应好坏患者信噪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层黏连蛋白γ2(LAMC2)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联合分析胃癌中与细胞侵袭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差异基因所富集的通路,根据差异倍数及功能确定候选基因LAMC2,GEPIA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在线数据库分析胃癌中LAMC2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胃癌细胞株中LAMC2的表达。构建LAMC2敲减胃癌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LAMC2的表达,将敲减模型构建成功的胃癌细胞(AGS、NCI-N87)分成空白对照组(Control)、阴性对照组(si-NC)及LAMC2敲减组(si-LAMC2),Transwell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胃癌细胞中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及ERK通路激活情况。结果 LACM2在胃癌中的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对老年痴呆卧床患者照顾者的行为干预效果。方法:将20名照顾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名;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个体化照顾者示范性指导,注重照顾者健康宣教,加强对照顾者的监督管理;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照顾者具体行为干预较少。结果:干预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照顾者的照顾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加强了照顾者的责任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6.
四肢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卫  杨毅  李晓  姬涛 《中华骨科杂志》2007,27(3):177-182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肢骨巨细胞瘤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自1997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四肢骨巨细胞瘤128例,男65例,女63例;年龄17-64岁,平均32岁。股骨远端49例,股骨近端8例,胫骨近端37例,肱骨近端14例,桡骨11例,腓骨4例,跟骨2例,胫骨远端1例,尺骨1例,指骨1例。Campanacci分级Ⅰ级29例、Ⅱ级67例、Ⅲ级32例。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放射线分级及患者年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刮除后植骨或骨水泥填充37例,刮除后植骨内固定42例,腓骨代桡骨11例,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33例,单纯切除不重建5例。结果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3例出现切口渗液,3例出现假体迟发性感染。局部复发:刮除后植骨或骨水泥填充组5例(13.5%),刮除后植骨内固定组5例(11.9%),人工关节置换组2例(6.1%)。肺转移2例,均为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良、恶性各l例。1例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刮除术后10个月复发。结论对骨巨细胞瘤的治疗应根据肿瘤的部位、放射线分级及患者年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囊内切除适合于CampanacciⅠ、Ⅱ级骨巨细胞瘤,符合肿瘤治疗原则,具有较好的术后功能、较低的局部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瘤段切除适合于Campanacci Ⅲ级骨巨细胞瘤,与囊内切除相比局部复发率低,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可用于切除后无须重建的肿瘤、大的侵袭性病变或复发的骨巨细胞瘤。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随着骨肿瘤治疗观念的更新,保肢治疗已取代截肢手术.保肢治疗重建的方法 很多,各有优缺点,对于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肿瘤型人工关节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重建方法 ,较其他重建方法 相比,人工假体重建具有能够早期负重行走以及有着更为满意的术后功能等优势,但如感染、松动、折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随着肿瘤型人工关节设计的不断改进,折断和松动的发生率均有所下降,但感染率并没有显著降低.本文就近代肿瘤型人工关节的设计演变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8.
一些肿瘤可以经过全身化疗而得到治疗,但对于某些实体恶性肿瘤效果有限,例如脑部肿瘤、肝脏肿瘤等。肿瘤的复杂生物特性、细胞类型和倍增时间  相似文献   
109.
化疗在抗癌治疗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由于近年来使用了更为有效的化疗药物,同时制定了更完善的化疗方案,抗癌药物的疗效得到了稳定的提高。但肿瘤细胞耐药性而导致的化疗失效(drug treatment failure)仍然是大多数癌症患者治疗上的一个主要难题。据统计,癌症死亡中90%以上存在着耐药性这一问题。 化疗药物的疗效与下列因素是紧密关联的:(1)肿瘤的大小及其所在的位置直接决定了肿瘤的血运,也影响到药物经血到达肿瘤组织的量和深度。(2)细胞周期的长短与化疗疗效及G0期耐药性有关:如细胞周期太长不能保证每个周期的细胞都能接触药物。而周期太短则肿瘤细胞的增殖快于被杀灭的速度。(3)癌基因的表达。(4)肿瘤的细胞耐药性:无论是内在耐药性或是获得性耐药性均直接影响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检测滑膜肉瘤新鲜冰冻标本中的SYT—SSX融合基因,分析融合基因亚型与病理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取19例2000年6月至2004年9月间在我院诊断为滑膜肉瘤新鲜冰冻标本,提取组织RNA,应用RT—PCR检测标本中SYT—SSX融合基因,明确不同融合基因亚型所占的比例;再次确认各病例的病理诊断及病理表型,分析融合基因亚型与病理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5例(79%)标本含有SYT—SSX融合基因,其中11例为SYT—SSXl,4例为SYT—SSX2,后者中1例为罕见的SYT—SSX2变异类型。未发现其他融合基因亚型。经再次病理组织学确认,15例被确诊为滑膜肉瘤,其中双向分化型4例,单向分化型10例,分化差型1例。确诊为滑膜肉瘤的15例标本均检测到SYT—SSX融合基因。SYT—SSX2仅见于单向分化型和分化差型的病例。结论应用RT—PCR检测SYT—SSX融合基因对诊断滑膜肉瘤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保留新鲜冰冻标本,应用恰当的引物检测融合基因。对滑膜肉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