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生肌洗方治疗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舟山市中医院治疗的40例指端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创面清创后以0.5%聚维酮碘溶液浸泡10min,再以同浓度碘伏纱布覆盖创面。试验组创面清创后,予自拟解毒生肌洗方浸泡10min后,再以同浓度药液纱布覆盖创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创面愈合率,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肉芽组织评分及创面感染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65%的临床有效率(P<0.05);试验组治疗2、4周后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肉芽组织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指端软组织缺损,应用自拟解毒生肌洗方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并能使伤指的外形得到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培养条件是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因素。实验考察换液频率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及代谢特性等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2005-06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1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购自上海市淞江车墩实验动物良种场。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兔股骨骨髓中分离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分别以24,48,72h时间间隔进行换液培养。③实验评估: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同时进行乳酸和氨代谢分析,并对几种条件下收获的细胞进行集落形成和成骨分化检测。结果:①每24h换液的细胞最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5天达到增殖顶点,最大细胞数目可达3.44×105,分别是48h和72h换液频率的1.43倍和1.71倍。②每48h换液条件下收获的细胞具有最强的集落形成能力,明显高于每24h和每72h换液条件下收获的细胞。③3种换液频率条件下收获的细胞经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其中每48h换液的细胞胞外钙基质分泌最高。④3种换液频率条件下细胞的代谢曲线无明显差异,乳酸和氨均维持较低浓度,分别在5mmol/L和2mmol/L以下。结论:①换液频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具有双向性。提高换液频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同时也加速了干细胞特性的丢失,导致集落形成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下降。②普遍采用的三四天换液不能提供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同时利于干细胞特性维持的营养环境,提示可通过常规培养条件的优化使其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执行对称的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103.
培养基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α-MEM,DMEM-HG,DMEM-LG3种培养基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贴壁、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4/2005-12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取:从1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股骨中用全骨髓分离法分离得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将第4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在α-MEM,DMEM-HG,DMEM-LG三种培养基中以1×107L-1的密度培养于24孔板中,观察细胞形态,测生长曲线和贴壁率。②为消除贴壁差异,在α-MEM培养基中待接种的细胞贴附后,分别更换DMEM-HG或α-MEM培养基进行培养;在DMEM-HG培养基中贴附的细胞以同样方法处理,比较其生长速率和细胞密度。③以100个细胞/孔的密度将细胞接种于3种培养基的6孔板中,测克隆形成率。④细胞以0.5×107L-1的密度接种于24孔板,分别在3种培养基中扩增至50%汇合后,改用成骨诱导培养液进行诱导培养,茜素红染色测其矿化能力。结果:①3种培养基中细胞在α-MEM中贴壁率最高,达(41.7±1.4)%,第1天即进入对数生长期,平均比生长速率最大,为0.57d-1,平均倍增时间最短,为2d,培养期最大扩增倍数为27.9倍,克隆形成率最多,达(30.9±2.6)%。②消除贴壁差异后,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无明显差别,两条生长曲线基本重合。③3种培养基中扩增的细胞经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皆为阳性,其中DMEM-HG培养基中阳性最明显。结论:α-MEM培养基适合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引起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贴壁率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究16排螺旋CT与常规超声检查在肝癌(HCC)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98例肝占位性病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与常规超声检查,比较16排螺旋CT与常规超声检查对HCC、FNH的诊断准确率,并对比16排螺旋CT与常规超声检查对微小病灶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6排螺旋CT诊断HCC及FNH的准确率[98.11%(52/53)、93.33%(42/45)]高于常规超声[84.91%(45/53)、73.33%(33/45)],16排螺旋CT诊断肿瘤直径≤1 cm的病灶准确率92.11%高于常规超声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检查HCC、FNH患者,可提高HCC、FNH及微小病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上肢绞扎性损伤的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6例上肢绞扎伤采用前臂切开减压,一期修复血管、神经、肌腱和肌腱移位功能重建术.结果 术后6例上肢全部存活,随访时间1~6年,平均18个月,患肢外形和功能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 绞扎性上肢损伤为多种组织复合伤,伤情复杂,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一期重建肌腱功能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因起网机绞伤致拇指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5例因起网机绞伤致拇指旋转撕脱性断指予以再植术,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结果采用皮瓣修复方法尽可能保留指骨长度及关节、血管神经肌腱转位或移植方法治疗15例,13例成活,经5-24月随访,再植指均取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恢复。结论对于因起网机绞伤的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处理更为复杂,有其特殊性,采取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再植,可以取得较高的成活率,且外观功能恢复良好,应尽可能再植。  相似文献   
107.
108.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28岁.因右膝关节酸痛、肿胀10余年,加重伴不敢活动半年来院,既往有外伤史.偶有"交锁"现象,麦氏试验阳性,休息数天后肿胀好转,剧烈活动后加重,曾多次至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滑膜炎.反复给予热敷、理疗及药物治疗,未得到满意疗效,膝关节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查体:一般状况可,右膝关节肿胀,内侧间隙压痛,股四头肌萎缩,皮肤颜色正常,皮温略高,浮髌试验阳性,关节活动度0~80°,外周血运及感觉正常.  相似文献   
109.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1],针对严重移位,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以及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骨密度低而不易着钉的特性,我科2006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AO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22~85岁,平均64.7岁.其中左侧肱骨近端骨折12例,右侧肱骨近端骨折11例.按Neer分型,Ⅱ型骨折5例,Ⅲ型骨折14例,Ⅳ型骨折4例. 2.方法.臂丛麻醉下或加以静脉麻醉达效后,取仰卧位,患肩垫高,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切口进入,切口约6cm,可不经过三角肌中腋神经前支走行平面,避免损伤腋神经,保护头静脉,将三角肌及头静脉拉向外侧,暴露肩关节,检查肩袖是否损伤,清除断端积血块,牵引下间接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放置合适长度PHILOS,紧靠大结节外侧正中,钢板近端固定在离大结节最高点至少8mm远的位置,点状复位钳或克氏针固定,根据骨折具体情况于肱骨头内拧入3~4枚锁定螺钉,后跨过腋神经穿行区域,于远端作一3cm切口,逐层分离,探及接骨板,骨折远端可用3.5mm锁定螺钉或标准皮质骨螺钉进行固定.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回授法健康教育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的感知控制力、吸入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市某医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66例ACO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微信的回授法健康教育,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感知控制力、吸入治疗依从性、肺功能。结果 随访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感、习得无助感评分以及感知控制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吸入治疗依从性较好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的回授法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ACOS患者感知控制力的养成,增强患者的吸入治疗依从行为,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