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19篇
  免费   6550篇
  国内免费   4320篇
耳鼻咽喉   2026篇
儿科学   126篇
妇产科学   1102篇
基础医学   3890篇
口腔科学   2926篇
临床医学   12471篇
内科学   9442篇
皮肤病学   1139篇
神经病学   325篇
特种医学   43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8篇
外科学   11700篇
综合类   29487篇
预防医学   4388篇
眼科学   383篇
药学   9438篇
  96篇
中国医学   4416篇
肿瘤学   16562篇
  2024年   416篇
  2023年   1847篇
  2022年   2305篇
  2021年   2690篇
  2020年   2694篇
  2019年   2717篇
  2018年   1433篇
  2017年   2112篇
  2016年   2513篇
  2015年   2733篇
  2014年   4404篇
  2013年   4204篇
  2012年   5853篇
  2011年   5893篇
  2010年   5688篇
  2009年   5842篇
  2008年   6981篇
  2007年   6130篇
  2006年   5567篇
  2005年   5852篇
  2004年   4747篇
  2003年   3992篇
  2002年   3581篇
  2001年   3389篇
  2000年   2704篇
  1999年   2315篇
  1998年   2069篇
  1997年   2391篇
  1996年   2365篇
  1995年   1821篇
  1994年   2708篇
  1993年   1602篇
  1992年   893篇
  1991年   592篇
  1990年   497篇
  1989年   547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摘要】目的:探讨Ⅲ型肝细胞与胆管细胞混合性肝癌(cHCC-CC)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Ⅲ型cHCC-CC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其中12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结果:15例Ⅲ型cHCC-CC均为单发实性肿物,边界清楚13例,形态规则10例,T1WI呈高信号4例,T2WI呈中高信号15例。12例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强化方式为流出型3例,动脉早期肿瘤边缘强化6例,延迟期边缘包膜样强化9例,延迟期中心持续强化4例。伴随表现包括伴肝硬化(8例)、肝被膜凹陷(4例)、肝内胆管扩张(2例)、淋巴结转移(6例)等。应用同时出现肝细胞肝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表现作为诊断Ⅲ型cHCC-CC的标准,MRI平扫、增强扫描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46.7%(7/15)和58.3%(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应用非流出型强化方式和延迟期包膜样强化这两种征象进行诊断,敏感度为58.3%(7/12)。结论:应用同时出现HCC和ICC表现作为诊断Ⅲ型cHCC-CC的标准,或应用强化方式为非流出型及延迟期有边缘包膜样强化这两种征象作为诊断标准,均可得到较好的诊断敏感度。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106.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对宫颈癌患者癌组织血管新生能力和wnt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华北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峰峰总医院肿瘤科诊治的宫颈癌并行放化疗后手术切除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施加吉西他滨,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和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后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VEGFA、VEGFC、VEGFD及病灶与健康组织外因子蛋白1(wnt1)、wnt3a、wnt8、β-链蛋白(β-catenin)水平。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VEGFA、VEGFC、VEGFD水平及健康组织Wnt1、Wnt3a、Wnt8、β-catenin水平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VEGFA、VEGFC、VEGFD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灶组织Wnt1、Wnt3a、Wnt8、β-catenin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健康组织,实验组患者病灶组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吉西他滨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其血管新生因子和Wnt通路相关指标水平,进而降低其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 探究原发灶定位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估超声检查预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34例PTMC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改良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依据超声定位分组,分析癌灶位置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颈侧各分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Ⅱ区30.6%、Ⅲ区50.7%、Ⅳ区57.5%、Ⅴ区11.3%。癌灶位于中上极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癌灶位于下极者(89.7% vs. 75.7%,P=0.038),靠近外侧者较内侧者更易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93.7% vs. 81.4%,P=0.049)。超声检查判定Ⅱ、Ⅲ、Ⅳ、Ⅴ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43.9%、85.3%、85.7%、14.3%;特异度为91.4%、57.6%、35.1%、99.1%。超声预测Ⅲ、Ⅳ区淋巴结转移敏感度较高,Ⅱ、Ⅴ区淋巴结转移特异度较高。结论 癌灶位置与甲状腺微小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超声可为临床确定颈侧区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53对丙戊酸(VPA)所致乳腺癌细胞放射增敏性的影响及其与同源重组(HR)修复机制的关系。方法用含PLKO.1或p53 shRNA慢病毒颗粒液感染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p53表达下调的同源配对MCF7细胞系,即MCF7/野生型p53(MCF7/wtp53)和MCF7/缺欠型p53(MCF7/dp53)细胞;感染MCF7/(pDR-GFP)细胞,建立MCF7/pDR-GFP/wtp53和MCF7/pDR-GFP/dp53细胞;各分为细胞对照组、VPA组(VPA 0.5 mmol·L-1处理24 h)、电离辐射(IR,8 Gy)组和VPA+IR组(VPA 0.5 mmol·L-1预处理24 h后联用IR)。通过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P53蛋白表达水平,彗星和免疫荧光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核拖尾尾距及磷酸化组蛋白(γH2AX)焦点细胞比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R修复效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含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蛋白和重组酶51(Rad51)蛋白焦点细胞比率。结果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CF7/wtp53细胞中存在P53蛋白表达,MCF7/dp53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彗星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MCF7/wtp53细胞中,与IR组相比,VPA+IR组细胞核拖尾尾距和含γH2AX焦点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在MCF7/dp53细胞中,与IR组相比,VPA+IR组细胞核拖尾尾距和含γH2AX焦点细胞百分率均升高(P<0.05),但仍低于MCF7/wtp53细胞VPA+IR组(P<0.05)。细胞克隆形成结果显示,在MCF7/wtp53细胞中,VPA+IR组细胞存活率低于IR组(P<0.05);在MCF7/dp53细胞中,VPA+IR组细胞存活率虽低于IR组(P<0.05),但高于MCF7/wtp53细胞VPA+IR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在MCF7/pDR-GFP/wtp53细胞中,VPA组HR效率低于细胞对照组(P<0.05);在MCF7/pDR-GFP/dp53细胞中,VPA组HR效率低于细胞对照组(P<0.05),但仍高于MCF7/pDRGFP/wtp53细胞VPA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MCF7/wtp53细胞中,VPA+IR组含BRCA1和Rad51焦点细胞百分率均低于IR组(P<0.05);在MCF7/dp53细胞中,VPA+IR组含BRCA1和Rad51焦点细胞百分率均低于IR组(P<0.05),但仍高于MCF7/wtp53细胞VPA+IR组(P<0.05)。结论 VPA对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放射增敏性;抑制p53表达可降低VPA的放射增敏作用,与BRCA1-Rad51介导的HR机制过度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10.
根治性切除是原发性肝癌的最重要治疗方式,但复发率高是影响病人术后生存的主要原因。根据复发时间,肝癌术后复发分为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前者主要与肿瘤侵袭转移有关,后者主要由于肝病背景基础上的多中心发生所致。早期预测术后复发风险有助于及时有效干预、改善预后。近十余年,临床上围绕肝癌术后复发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转移复发的分子机制有了新认识:肝癌转移潜能始于原发瘤早期;微环境炎性反应失衡促进癌症发生转移。同时,识别和鉴定出多种预测复发的分子标记物,创建并优化了肝癌转移分子预测模型。这些研究成果为临床更准确地把握肝癌复发转移规律,制订更加精准预防和治疗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