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5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广东省部分地区人群百、白、破IgG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健康人群血清中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简称百、白、破)抗体水平,为百、白、破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出潮州市、汕尾市、深圳市等三个地区部分健康人群,采用间接ELISA法(定量)检测正常人血清中百、白、破Igc抗体水平。结果三个地区健康人群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为54.1%,白喉IgG抗体保护率为76.4%,破伤风IgG抗体保护率为77.2%。结论广东省三个地区健康人群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较低,部分地区白喉及破伤风抗体保护率比较低,白喉及破伤风抗体保护率有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提示我们要加强百、白、破的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珠江河口水体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菌型特征,探讨环境水体监测的方法和疫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在珠江河口选择24个水样采集点,每月采集一次,进行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并利用实时PCR监测样品增菌液中的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采样同时测定气温、水温等气象资料.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型分析.结果 监测期间共采样862份,霍乱弧菌分离阳性率7.77%,实时PCR阳性率为26.33%.按月的水样检测阳性率与水温变化趋势相似;城区监测点阳性率高于其他区域,在一家海产品批发市场排水口下游检测到产毒O139群菌株;菌株的菌型构成中,分离菌株主要为非产毒株;O1群E1 Tor小川和稻叶型以及O139群菌株的分离无季节变化趋势;PFGE分析75株分离株被分为49种带型,相似性为57.4%~100%,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结论 霍乱弧菌在珠江河口水体中广泛存在,并呈现多样性.水体监测提供产毒菌株的指示,可作为环境危险评价的指标,且能在霍乱弧菌的监测和霍乱疫情预警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副溶血性弧菌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盐性海洋细菌,常导致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本文从传统分型和基因分型角度介绍其分型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各种分型研究,如血清学分型、噬菌体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核糖分型、肠道细菌重复基因间共有序列PCR(ERIC-PCR)分型等为VP的准确溯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该菌引起的腹泻及食物中毒事件,对研究VP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广东省水产品中香港海鸥型菌的污染调查与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了解广东省水产品中香港海鸥型菌(Laribacter hongkongensis)污染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改良头孢哌酮麦康凯琼脂(CMA)作为分离培养基,以API 20NE鉴定系统鉴定结果作为确认依据;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22份水产样本检出15株目标菌,阳性率6.76%.其中14株分离自草鱼肠脏,1株来自鲤鱼肠脏.分离株及香港海鸥型菌模式株HKU1的药敏结果,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头孢噻酚、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均出现耐药株,未见耐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株.结论 结果表明香港海鸥型菌在广东省的草鱼污染率最高,为17.3%(14/81),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应用Ames试验探讨特殊用途化妆品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检测染发类、育发类、美乳类及健美类等特殊用途化妆品的致突变性。结果:在受试的237份特殊用途化妆品中,染发剂的阳性率为3.82%,且阳性者均为氧化型染发剂。育发类、美乳类及健美类产品均未出现致突变阳性。染发剂主要引起试验菌株TA97、TA98、TA100回变率明显升高,引起试验菌株回变率升高的剂量范围是125~5000μg/皿。结论:部分染发类产品具有致突变作用,可对健康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06.
2006年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6年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为评价预防控制效果和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肝炎疫情、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专项检测与肝炎分型等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与2005年对比,病毒性肝炎总报告发病率下降10.1%,甲肝、乙肝和未分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下降,丙肝和戊肝上升。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8.3%,首针及时率86.2%。3岁以下HBsAg携带率1.4%,免疫成功率94.7%。病毒性肝炎仍以乙肝为主,HBsAg阳性率98.9%。乙肝病例监测以慢性为主。[结论]广东省病毒性肝炎防制效果较好,监测网络已较完善,但上报及时率、标本采集率及分型诊断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7.
16S rDNA测序鉴定β溶血性G群链球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一起群聚性儿童肾小球肾炎暴发事件中分离到的26株β溶血性G群链球菌进行16S rDNA测序鉴定,探讨该方法在病原学鉴定方面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API20 Strep生化鉴定系统、部分和全序列测定16S rDNA鉴定26株β溶血性G群链球菌;使用Mega V3.1软件,采用Neighbour-joining 方法和boot-strap test对部分菌株的全序列进行树状图分析.结果 API20 Strep生化鉴定率低,未能鉴定出目的菌;采用16S rDNA测序,结果均为咽峡炎链球菌(S.anginosus),鉴定率大于97%.其中4株G群的全序列树状图分析显示,G群链球菌均与咽峡炎链球菌聚类在同一簇.结论 16S rDNA序列鉴定能提供详细明确的核苷酸信息,能区分G群链球菌不同的种,显示其在菌株鉴定方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8.
目前 ,细胞培养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各领域 ,而出现细菌、霉菌和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中常见的 ,甚至是棘手的难题。 1 999年 2~ 6月广东省卫生防疫站脊灰实验室 ,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用的RD细胞、L2 0B细胞反复出现细菌污染 ,经培养液中加入常规用的青霉素、链霉素以及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素后 ,仍继续出现污染现象。为弄清是何种细菌污染 ,并寻找有效的抗菌素 ,将已受污染的细胞培养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细胞污染现象1 999年 2~ 6月间本室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用RD细胞…  相似文献   
109.
四种全自动内镜消毒机对内镜消毒效果的比对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四种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对内镜消毒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室和模拟现场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检测。结果用超声雾化型自动清洗内镜消毒机,配合20.7g/L戊二醛雾化熏蒸3min,对染于聚四氟乙烯管道内壁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清除率为93.21%,对内镜活检通道和镜身表面污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清除率分别为16.7%和73.3%。用SY-600型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配合20.1g/L戊二醛消毒液冲洗10min,对染于聚四氟乙烯管道内壁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清除率为99.94%,对内镜活检通道和镜身表面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清除率分别为86.7%和100%。用HY-0610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机,配合507mg/L过氧乙酸消毒液冲洗5min;用WAYWIN-2000型医用内镜灭菌器,配合1179mg/L过氧乙酸消毒液冲洗10min;对染于聚四氟乙烯管道内壁载体上和污染于内镜活检通道及镜身表面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清除率均达到100%。结论以戊二醛为消毒剂的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冲洗的消毒方式明显优于超声雾化,但均达不到消毒合格要求;以过氧乙酸为消毒剂的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对内镜管道和外壁均可达到消毒要求。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2011—2013年广东省腹泻病例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耐药性及分子特征,为霍乱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3年广东省腹泻病例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20株,以及同时期海水产品分离株4株,采用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毒力基因PCR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方法,分析其耐药性及分子特征。结果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复方新诺明、萘啶酸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0.8%(17/24),37.5%(9/24)和20.8%(5/24);对头孢曲松和阿米卡星则完全敏感。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的菌株均携带hly A和toxR基因,而所有菌株均未检出ctxA、tcp A、ace、zot、st等5种毒力基因。菌株经NotⅠ酶切后的PFGE型别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病例菌株与海水产品分离株的带型差别较大。结论广东省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和遗传特征复杂多样,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率较高,需加强腹泻病例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菌株型别变异及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