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与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躁狂发作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各30例,进行为期6周的对照研究,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奥氮平组与喹硫平组疗效相当(P>0.05),而奥氮平组起效快,副作用明显少于喹硫平组。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是治疗急性躁狂发作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2.
脑出血作为目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后遗症明显的一类神经内科多发病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脑出血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为了更好地研究脑出血的发病机制,探索更多治疗途径及找到治疗方法,科研人员通过多种实验方法进行了探索,而脑出血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与否便成为了研究脑出血是否成功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本综述通过几种不同脑出血动物模型制备的方法比较,阐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之后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脑出血领域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并评估体外扩增的自体脂肪干细胞介导自体脂肪移植的治疗效果。
  方法实验组50例患者经过自体脂肪干细胞分离、培养、体外扩增后,介导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充填面部塑形、隆胸,随访6~24个月。手术分为两期,第一期:取患者自体脂肪颗粒细胞15~20 ml,进行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扩增至第3代,进行细胞免疫表型、分化潜能、遗传稳定性鉴定。第二期:20~25 d 后,抽取一定量的患者自体脂肪颗粒混合第5~6代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用于鼻部、颏部、额部及颞部等面部充填塑形和隆胸。对照组10例患者,单纯自体脂肪移植。
  结果第3~6代自体脂肪干细胞具有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征,并保持了遗传稳定性。脂肪移植6~24个月后,回访无明显脂肪吸收现象,塑形效果良好。
  结论自体脂肪干细胞介导的自体脂肪移植术具有微创、移植脂肪成活率高、成形效果好等优点,是具有发展前途的、值得推荐的再生医学技术。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联合术中结肠灌洗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58例,采用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治疗,术中排便肠道灌洗。结果本组均成功行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手术时间为(152±24)min,术中结肠灌洗耗时(32±13)min;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或液化12例,发生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者6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本组均无吻合口漏发生,无1例死亡,住院(20±5)d,均痊愈出院。结论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联合术中结肠灌洗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前牙龈下残根经正畸牵引后冠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断面位于龈下1~3mm的前牙残根40颗,行完善根管治疗后正畸牵引,粘接纤维桩,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aideddesign/computer-aidedmanufacture,CAD/CAM)全冠。正畸牵引前、后摄X线片,测量残根断缘距牙槽嵴顶的距离;用扩大针标记并测量残根断缘距龈缘的距离;计算牵引距离。冠修复后3、6、24个月复查,评价疗效。结果正畸牵引龈下残根6~8周后,所有残根断缘均超出龈缘。40颗残根断缘距龈缘的平均距离1.15mm;残根断缘距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3.85mm;平均牵引距离2.59mm。CAD/CAM全冠修复后随访24个月,40颗患牙稳固且牙龈健康,美观效果好,牵引后位置稳定。结论前牙残根经正畸牵引后行冠修复可达到美容和功能兼顾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6.
背景:前交叉韧带移植物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仍然存在争议.目的:综述近期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选择及相关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2009 PubMed数据与维普数据库有关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单、双束重建的比较,移植物选择,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骨关节炎相关性及前交叉韧带重建与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相关性的文献.结果与结论: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单束与双束重建在临床疗效上目前并无显著差别;在移植物的选择上,目前仍然存在争议,骨-髌腱-骨以及四股腘绳肌自体移植物仍为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首选,带骨或不带骨的股四头肌肌腱、各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肌腱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于临床.从目前的各种报道分析,发生早期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半月板损伤,而非前交叉韧带损伤;对于施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同时重视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7.
背景:详细了解国人的膝关节形态,从而实现国人个性化、性别差异化全膝关节置换,并设计研究符合国人特征的膝关节假体,已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目的:通过CT断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正常成年国人股骨远端的解剖形态并比较其性别差异。方法:对70名正常成年国人双侧膝关节行CT扫描,男、女各35名,年龄21-60岁,通过三维重建或使用Picasa 3.0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拼贴及重叠曝光等处理。在经过处理的图像上分别测量股骨远端前髁角、后髁角、滑车沟角的大小,股骨远端横径与外侧髁高度及两者之间的比值。结果与结论:①国人股骨远端后髁角女性大于男性(P<0.05);国人股骨远端前髁角男性大于女性(P<0.05);国人滑车沟角性别间无明显差异。②国人男性的股骨远端横径、股骨远端外侧髁高度及股骨面率(横径/外上髁高度)均大于女性(P<0.05)。结果可见国人股骨远端的形态与西方人种不同,存在性别差异。在全膝关节置换中假体的选择及其放置、股骨远端假体在设计时应体现出这些差异,使之与国人的膝关节形态相匹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以梅花鹿鹿角盘为原料,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鹿角盘胶原蛋白提取工艺;方法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pH值、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因素进行4因素4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4个因素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鹿角盘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根据实际情况修正为:pH1.8、加酶量4%、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鹿角盘胶原蛋白提取率可达到80.10%。结论鹿角盘胶原蛋白的提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多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交互影响分析,优化实验方法及条件,会大大提高鹿角盘胶原蛋白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术前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28例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替吉奥+术前调强放疗)64例和对照组(仅行术前调强放疗)64例。两组患者均行40Gy的纵隔放疗,34周后手术治疗,比较近期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术前治疗,其中9例因肿瘤进展放弃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切除率为92.2%(59/64),完全性切除率为89.6%(57/64);对照组患者手术切除率为90.9%(58/64),完全性切除率为85.7%(54/64);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完全性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7,P=0.46)。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9%(13/60)和23.6%(14/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放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35.1%(22/64)和20.8%(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与单纯术前调强放疗组比较,替吉奥联合术前调强放疗可以获得更高的pCR。  相似文献   
110.
Objective:To conduct the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TSA) on clinical trials of fire needling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gouty arthritis and review systematically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fire needling therapy on gouty arthritis so as to provide the medical evidences of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is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gouty arthritis.Methods:The relevant clinical trials of fire needling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gouty arthritis were searched from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Wanfang Data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American Medical Online,Dutch 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and International Evidence-Based Medical library.Using Review Manager 5.3 software,the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trials was assessed and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With TSA v0.9 software,the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was conduced on the appropriate outcomes.Results:A total of 10 trials were included with 775 patients involved.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medication,the total effective rate(RR=1.14’95%CI [1.09,1.20]),the curative rate(RR=1.59’95%CI [1.33,1.89]),the reduced VAS score(MD=-1.44’ 95%CI [-1.93,-0.951]) and the reduce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RR=0.27’ 95% CI [0.09,0.76]) of the fire needling therapy were different significantly(all P <0.05).Regarding the reduction of blood uric acid(MD=-40.47’ 95%CI [-80.21,-0.72]) and the score of symptoms and physical signs(MD=-1.38’95% CI [-3.71,0.95]),the effect of fire needling therapy was similar to that of western medication group(both P≥0.05).The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result was reliable,in which,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fire needling therapy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western medication.But,it was potentially a false-positive finding,in which,fire needling therapy was much more advantageous at reducing blood uric acid as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medication.Conclusion:Based on the analytic results,it can be determined that fire needling therapy,a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gouty arthritis,has a certain advantage as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ation.Given the low overall quality of trials,it still needs high-quality clinical trial to verif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