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28篇
  免费   1664篇
  国内免费   1943篇
耳鼻咽喉   282篇
儿科学   280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975篇
口腔科学   321篇
临床医学   2979篇
内科学   1749篇
皮肤病学   185篇
神经病学   426篇
特种医学   4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946篇
综合类   7560篇
预防医学   4698篇
眼科学   287篇
药学   6451篇
  16篇
中国医学   4147篇
肿瘤学   1417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24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555篇
  2020年   599篇
  2019年   697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614篇
  2016年   665篇
  2015年   823篇
  2014年   1193篇
  2013年   1230篇
  2012年   1601篇
  2011年   1689篇
  2010年   1595篇
  2009年   1547篇
  2008年   2079篇
  2007年   1865篇
  2006年   1631篇
  2005年   1823篇
  2004年   1582篇
  2003年   1412篇
  2002年   1103篇
  2001年   1109篇
  2000年   820篇
  1999年   754篇
  1998年   672篇
  1997年   673篇
  1996年   615篇
  1995年   661篇
  1994年   423篇
  1993年   385篇
  1992年   334篇
  1991年   341篇
  1990年   300篇
  1989年   286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01.
目的:采用MTT法评价中药制剂金栀含漱液、氢氧化钙药尖及FC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的细胞毒性及毒性的可逆性。方法:体外培养HPDLF,选用金栀含漱液作为实验组(A组),氢氧化钙药尖浸提液为阴性对照组(B组),FC(C组)为阳性对照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与HPDLF接触1、3、5、7d时用Mr丌法测细胞增殖率及接触第1天的回复度。结果:A组及B组对HPDLF增殖无显著性抑制作用,细胞毒性可逆;C组对HPDLF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细胞毒性不可逆。FC组与金栀含漱液组和氢氧化钙药尖组相比抑制作用均有显著性差异,后两组的作用与培养基相当。结论:中药制剂金栀含漱液对HPDLF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伴随着药物或者膳食补充剂使用而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仍然是药物开发人员、监管部门及临床医生严重关切的问题.生物标志物检测是临床前肝毒性评价及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传统的生物标志物因特异性及灵敏性等因素的欠缺限制了其在早期评价中的应用,因此,迫切地需要寻找新型生物标志物.该文综述了近年来DILI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更好地为临床DILI的预测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牙周临床治疗Ⅵ.牙周病药物治疗的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可引发局部及全身的一系列宿主免疫、炎症反应,宿主具有多层屏障的防御机制,对感染的应答基本上是保护性的,但反应过强或过弱,均可能发病。因此,微生物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疾病的过程和进展。针对病因的治疗,使我们在机械清除菌斑之外,也可能采用药物辅助手段清除致病微生物、阻断宿主反应的破坏过程、调节宿主的自身免疫力,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牙周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微生物的,对宿主反应的调节尚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104.
亚急性甲状腺炎致牙痛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急性甲状腺炎不常见 ,常有发烧、畏寒、全身不适、甲状腺部疼痛及压痛。疼痛可涉及颌下、耳后或颈部。现报道引起牙痛 1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45岁 ,感冒、发烧、咽痛、牙痛 (尤以夜间自发痛为主 ) ,双侧面颊部肿胀 3d就诊。口腔检查 :下颌双侧第一、二磨牙补料完好 ,叩痛 (- ) ,无隐裂 ,牙片无异常 ,余牙正常。血常规检查 :WBC 1.1×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87。用多种抗生素治疗 2周后症状减轻 ,此后反复牙痛数次 ,以双侧下颌磨牙夜间自发痛为主 ,用甲硝唑及芬必得治疗 1周症状无减轻 ,体温波动在 37~ 38℃之间 ,甲状腺部压痛明…  相似文献   
105.
采用重叠PCR(overlap PCR)方法构建了pdr5snq2基因敲除组件,研究了pdr5snq2基因突变对酵母细胞传感器评估遗传毒性的影响。考察了野生型、pdr5单基因突变、snq2单基因突变与pdr5snq2双基因突变酵母细胞传感器暴露于系列浓度甲磺酸甲酯(MMS)、甲磺酸乙酯(EMS)、顺铂、4-硝基喹啉-N-氧化物(4NOQ)、5-氟尿嘧啶(5-FU)、羟基脲、水杨酸和葡萄糖溶液24 h后的细胞生长抑制情况与16 h后的荧光诱导情况。研究结果表明,overlap PCR方法能够高效率构建基因突变酵母细胞传感器;snq2单基因突变与pdr5snq2双基因突变细胞传感器检测遗传毒性的准确度为100%,高于野生型与pdr5单基因突变细胞传感器(87.5%);pdr5snq2双基因突变酵母细胞传感器表现出最高的遗传毒性检测灵敏度,为构建高准确度与灵敏度的酵母细胞传感器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为酵母细胞膜转运蛋白基因pdr5snq2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始发病因为"湿热疫毒",继发病理因素有瘀血和水湿.病变的实质是"大块性(全小叶)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即脏之形体实质损坏.基本病机为"湿热疫毒"损伤肝体,即"毒损肝体",进而导致肝用受损,并产生瘀血,形成肝"体用同损"、"毒瘀胶着"的局面."毒损肝体"的脏腑影响主要涉及肝脾肾,其病机特点为:肝胆热毒炽盛,肝脾严重瘀血,肝肾阴精亏耗,肝脾肾气阴两伤.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比较药品包装材料(药包材)异常毒性与急性全身毒性检查法,研究用急性全身毒性检查法代替异常毒性检查法的可能性。方法:对不同国家、地区的药典、法规和标准中急性全身毒性检查法和异常毒性检查法进行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选择93批不同类型药包材进行急性全身毒性和异常毒性检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结合各国、地区对药包材急性全身毒性和异常毒性检查的要求,以及两者方法学之间的对比分析结果,急性全身毒性检查法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结论:针对药包材急性毒性风险,特别是不断涌现的新型药包材产品,从生物学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使用急性全身毒性检查法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控制风险,用急性全身毒性检查法替代异常毒性检查法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毒性病理学是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发展最有价值的学科之一,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毒性研究中对石蜡包埋、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切片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毒性病理学评价的金标准。数字毒性病理学、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尤其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是全球颠覆性、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其对组织病理学领域的影响正在迅速显现。组织病理学检查种类繁多算法的发展和应用,表明人工智能病理学平台可深度影响将来数字毒性病理学、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然而,与所有其他革命性的技术相同,人工智能病理学平台在实施和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人工智能在毒性病理学中的应用、机器学习在数字毒性病理学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对数字毒性病理学的影响,以期为我国毒性病理学中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给予本维莫德的单次给药和重复给药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单次给药毒性研究通过皮下注射方式一次性给予受试动物本维莫德2 000 mg·kg-1(小鼠)或500 mg·kg-1(家兔),给药后连续观察14~15 d,记录受试动物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重复给药毒性研究通过皮下注射方式给予本维莫德40,100,200 mg·kg-1·d-1(大鼠)或30,60,150 mg·kg-1·d-1(家兔),连续注射6个月,给药结束后观察1个月。每日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每周测量实验动物体重及摄食量,末次给药终止后24 h,每组取50%受试动物(雌雄各半)进行血液生化学及病理学检查。剩余受试动物停药1个月,同前完成相应指标检查。结果:小鼠单次给药的无可见有害作用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剂量为2 000 mg·kg-1,家兔单次给药的NOAEL剂量为500 m...  相似文献   
110.
唐颖馨  姚达宝  聂璐薇  刘娜 《医药导报》2023,(10):1442-1446
目的 评价养阴益气胶囊对大鼠灌胃给药6个月的长期毒性情况。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养阴益气胶囊大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剂量相当于生药20 g·kg-1)、养阴益气胶囊小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剂量相当于生药5 g·kg-1)和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等容量纯化水),灌胃容量均为5 mL·kg-1,给药时间均为180 d。观察指标为大鼠外观体征、进食、行为活动、排便、体质量、血液学及血生化指标,以及病理检查。停药后继续进行可逆性观察2周。结果 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加,但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血液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血尿素氮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其余血生化指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动物系统尸解、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可逆性观察均未见异常,脏器系数及生殖腺系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益气胶囊给大鼠灌胃给药6个月的安全剂量为相当于生药2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