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20篇
  免费   1931篇
  国内免费   680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909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7499篇
内科学   1797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420篇
特种医学   19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5961篇
综合类   13244篇
预防医学   2639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5753篇
  60篇
中国医学   5090篇
肿瘤学   231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662篇
  2022年   791篇
  2021年   1154篇
  2020年   1441篇
  2019年   1268篇
  2018年   526篇
  2017年   1177篇
  2016年   1169篇
  2015年   1407篇
  2014年   2722篇
  2013年   2414篇
  2012年   3036篇
  2011年   3277篇
  2010年   2802篇
  2009年   2627篇
  2008年   2859篇
  2007年   2658篇
  2006年   2242篇
  2005年   2238篇
  2004年   1725篇
  2003年   1561篇
  2002年   1233篇
  2001年   1073篇
  2000年   780篇
  1999年   626篇
  1998年   516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365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102.
103.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高凝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患者,分别于术前24 h及术后1 d、3 d、7 d进行TEG监测[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凝固角(Angle角)、最大振幅(MA值)、凝血指数(CI值)],记录患者围术期各时段凝血功能的变化趋势,统计患者发生高凝状态情况。结果与术前24 h比较,患者术后1 d、3 d、7 d的R值、K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R值术后3~7 d有明显升高趋势,K值术后1~3 d呈明显降低趋势; Angle角、MA值和CI值术后均明显升高(P均0.05)。术后第3天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共18例(22.5%),其中凝血因子型高凝5例(27.8%),血小板型高凝9例(50.0%),混合型高凝4例(22.2%),经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未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 TEG是判断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血液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之一,能科学、准确地监测出患者的高凝状态,并根据高凝类型进行预防性抗凝干预,对术后早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并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及SAS、SD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8.84%(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49.32±8.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72±8.36分(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为43.68±3.02分、43.89±3.87分,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为50.03±5.76分、50.62±5.30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消除减轻负性情绪,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9月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功能康复情况和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康复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护理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能够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6.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医疗支出大等特点。由于患者的骨质量差,粉碎性骨折多见,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卧床时间较长,再骨折发生率高,因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亦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对近年来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治疗的原则和技术进行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模式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ASO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与B组(42例,一般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患侧缺血情况、恢复速度、并发症。结果:护理前两组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升高,A组远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远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出现率远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O行SIA治疗时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患侧缺血情况的改善,加快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