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1篇
  免费   1322篇
  国内免费   33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91篇
妇产科学   172篇
基础医学   91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74篇
内科学   564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1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6543篇
综合类   196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4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42篇
  7篇
中国医学   215篇
肿瘤学   20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465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565篇
  2014年   965篇
  2013年   954篇
  2012年   749篇
  2011年   982篇
  2010年   822篇
  2009年   762篇
  2008年   683篇
  2007年   653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621篇
  2004年   544篇
  2003年   493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9篇
  197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目的 探究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患者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预后因素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014年4月至2021年4月长海医院收治的149名接受BCG灌注的中、高危NMIBC患者的临床数据。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5个月(4~85个月),其中男性130例(87.2%),女性19例(12.8%)。平均年龄(66.6±10.6)岁。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进行规律BCG膀胱灌注。采用累计复发率、累计进展率、1年无复发生存率、平均无复发及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评估BCG灌注治疗的疗效,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探究危险因素,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5.0版(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esion5.0, CTCAE Vesion5.0)评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年无复发生存率80.8%(105/130)、累计复发率22.1%(33/149),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49.64(45.18-54.11)个月;累计进展率9.40%(14/149)、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48.95(44.23-53.6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膀胱癌复发病史(P=0.003)和临床分期(P=0.058)与灌注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复发病史(P=0.003,HR=3.50)是BCG灌注后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86.8%(112/12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级不良反应38例(29.5%),2级不良反应71例(55.0%),3级不良反应3例(2.3%),无4及5级不良反应。17例无任何不良反应,8.05%(12/149)的患者因不耐受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 中、高危NMIBC患者TURBT术后BCG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显著,膀胱癌复发病史是中、高危NMIBC患者BCG灌注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BCG膀胱灌注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但大部分不良反应等级较低,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膀胱癌(BC)患者血清肿瘤异常糖链蛋白(CK-19)及细胞角蛋白片段19抗原21-1(CYFRA21-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诊治的83例BC患者作为BC组。选取同期该院诊治的60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作为良性疾病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60例健康群众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YFRA21-1水平,ELISA检测血清CK-19水平,统计学分析各组CK-19及CYFRA21-1水平差异及两指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Pearson分析CK-19与CYFRA21-1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预测CK-19、CYFRA21-1及联合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BC组CK-19、CYFRA21-1水平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 <0.05),良性疾病组CK-19、CYFRA21-1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肿瘤分期Ⅲ、Ⅳ期CK-19、CYFRA21-1水平高于肿瘤分期Ⅰ、Ⅱ期(P <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有无病理分级BC患者的CK-19、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C患者CK-19与CYFRA21-1水平呈正相关(r =0.578,P <0.05)。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大于CK-19或CYFRA21-1单独检测(P <0.05)。结论 BC患者血清中CK-19及CYFRA21-1水平升高,两者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联合检测CK-19及CYFRA21-1有望成为诊断BC的新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3.
原发性膀胱颈梗阻(primary bladder neck obstruction,PBNO)/原发性膀胱颈协同失调(primary bladder neck dyssynergia,PBN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膀胱颈梗阻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排尿期症状(排尿费力、尿踌躇、尿流变细、排空不全等)、储尿期症状(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等)或两者同时存在。影像尿动力检查(video-urodynamic study,VUDS)是诊断PBNO/PBND的金标准,PBNO/PBND特征为高压低流的排尿模式,在影像透视下可见膀胱颈未开放或开放不全。轻症患者可采取观察、药物治疗及间歇清洁自家导尿等措施进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为进一步了解PBNO/PBND及其进展,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排尿困难、尿失禁、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膀胱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膀胱容量、膀胱逼尿肌压力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患者中,有助于促进新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治疗轻中度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轻中度良性BPH合并OAB患者166例,分为轻度梗阻症状组(88例)(联合用药组48例及坦索罗辛组40例)和中度梗阻症状组(78例)(联合用药组36例及坦索罗辛组42例)。坦索罗辛组均服用坦索罗辛0.2mg,每日1次。联合用药组均口服坦索罗辛0.2mg,每日1次,索利那新5mg,每日1次,共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尿常规检查、不良事件等。结果:在轻度梗阻症状组中,联合用药组治疗后在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而残余尿无明显变化(P0.05),坦索罗辛组治疗后仅IPSS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而其他方面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后联合用药组IPSS[(9.7±3.0)分vs(15.8±3.3)分]、储尿期症状评分[(8.1±1.7)分vs(12.3±3.1)分]、Qmax[(18.6±4.1)ml/s vs(14.2±2.3)ml/s]、OABSS[(5.3±1.3)分vs(9.7±2.7)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坦索罗辛组(P均0.05),而残余尿、尿常规检查及不良事件无明显差异(P0.05);在中度梗阻症状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明显优于治疗前,而残余尿无明显差异;坦索罗辛组治疗后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及残余尿较治疗前改善明显;联合用药组的OABSS优于坦索罗辛组[(4.8±1.5)分vs(6.5±2.5)分,P0.05],而在IPSS、Qmax、排尿期症状评分、尿常规检查及不良事件等方面与坦索罗辛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治疗BPH轻中度梗阻症状合并OAB均有明显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用坦索罗辛,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7.
下尿路的储尿和周期性的排尿功能依赖于大脑、脊髓和外周神经节的神经通路。脊髓在腰骶段的损伤能够消除自主和脊上神经对于排尿的控制,产生逼尿肌和括约肌的失协调。脊髓损伤后下尿路的功能障碍部分取决于膀胱传入神经通路的适应性改变。本文综述了脊髓损伤后膀胱传入神经元在免疫组织化学、电生理学及受体表达等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LIN28A和LAMP1在膀胱癌细胞系中表达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推测其可能临床意义及对肿瘤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膀胱癌细胞系LIN28A、LIN28B和LAMP1表达,免疫荧光检测LIN28A和LAMP1二者蛋白表达定位;LIN28A敲减后通过qRT-PCR检测LAMP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5个癌细胞系T24、UM-UC3、J82、5637和SW780和正常移行上皮细胞系SV-HUC-1均表达LIN28A,其中J82也表达LIN28B;5个癌细胞系均表达LAMP1,SV-HUC-1不表达LAMP1;LIN28A和LAMP1蛋白均定位在胞浆;LIN28A敲减后对LAMP1的mRNA表达变化无明显影响,相应蛋白变化需要进一步验证。结论:4个膀胱癌细胞系T24、5637、UM-UC3和SW780可以用于LIN28A与肿瘤相关的机制研究,而J82可用于LIN28B的机制研究。LIN28A对肿瘤细胞和干细胞的调控方面可能具有相似性,敲减后对其靶点mRNA表达量无明显影响,LAMP1蛋白可能对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27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oLRBT组和TURBT组。分别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术中术后情况、手术并发症和2年累积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和TURBT组患者2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8%和16.67%,HoLRBT组复发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RBT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对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膀胱癌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的88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共发生肾积水12例(13.6%),肾功能不全9例(10.2%),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12例(13.6%),复发转移13例(14.8%),死亡14例(15.9%),肿瘤相关死亡率8%。尿失禁21例(23.9%),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随访期在1年内与随访期超过1年者尿失禁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60岁以上组与60岁以下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3年存活率90.5%(38/42),5年存活率70%(14/20)。结论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远期效果理想,肿瘤相关死亡率较低,肾功能衰竭是重要的患者死亡原因,术后尿失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尿失禁发生率在术后1年内达到稳定,在随访期内患者死亡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