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6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262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141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背景与目的 有关医院获得性肺血栓栓塞症(HA-PTE)的流行病学数据大多来自单一病种的调查研究,对于全院范围内HA-PTE的调查研究尚少。因此,本研究对全院范围内HA-PTE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等进行分析,以期为HA-PTE防治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确诊HA-PTE患者(病例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验数据,并根据性别、年龄、入院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等级、是否接受外科手术及手术等级,按1∶1匹配同期非HA-PTE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HA-PTE患者的发病率、病死率、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危险因素及有价值的预测指标等。 结果 2018年度122 942例住院患者中确诊新发HA-PTE患者68例(0.55‰),无HA-PTE相关死亡病例。42.65%(29/68)的HA-PTE患者同时合并有深静脉血栓形成。HA-PTE患者主要分布在神经内科(14/68,20.59%)、普通外科(11/68,16.18%)和呼吸内科(8/68,11.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呼吸系统疾病、肺部感染及入住ICU的比例高于较对照组(OR=4.60,95% CI=1.75~12.10,P=0.002;OR=2.38,95% CI=1.04~5.43,P=0.040;OR=11.00,95% CI=1.42~85.20,P=0.022),总住院时长与住院总费用高于对照组(OR=1.11,95% CI=1.05~1.18,P<0.005;OR=1.01,95% CI=1.00~1.03,P=0.005),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高于对照组(OR=1.11,95% CI=1.03~1.20,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校正OR=3.58,95% CI=1.32~9.71,P=0.012)和入住ICU(校正OR=11.38,95% CI=1.38~93.54,P=0.024)是HA-PTE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入住过ICU的患者为HA-PTE的高危人群,神经内科、普通外科和呼吸内科是HA-PTE的高危科室,HA-PTE会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长和医疗费用显著增高。FDP水平对于HA-PTE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成为B型主动脉夹层的一线治疗方式,如何能够最大程度覆盖主动脉夹层破口,促进主动脉重塑,而又不增加截瘫风险成为临床关注的难点。本文主要介绍新型Talos远端打孔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以下简称“Talos支架”)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成功完成上市后国内首例支架置入术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报道Talos支架上市后国内首例置入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分析Talos支架的优缺点及进行相关文献回顾。结果 72岁男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因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广泛,需使用支架长度较长,经本人及家属同意后采用新上市的Talos支架行TEVAR。术中支架轻松到达病变部位,同时定位精准。患者完成支架置入后主动脉破口隔绝完全,假腔完全血栓化,而远端打孔段肋间动脉完整保留,同时无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Talos支架性能优良,长段的支架主体能够最大程度完成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修复,促进主动脉重塑;同时远端的打孔设计能够在修复夹层破口的同时,保留肋间动脉,预防脊髓缺血所致截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锻炼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嘉兴市秀洲区15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入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的身体锻炼依从性得分为(22.4±4.0)分,锻炼监测依从性得分(4.5±2.0)分,主动寻求建议得分(5.8±2.0)分,总分(34.7±6.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运动能力间的依从性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运动能力可能是脑卒中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运动能力可能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孕妇分娩前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孕妇分娩前凝血、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0例分娩前孕妇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抗凝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指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mer,D-D)。并与非孕健康妇女对照组比较。结果PT、PT-INR、FIB、AT-Ⅲ、FDP、TT、D-D分娩前孕妇组分别为(11.86±0.63、0.89±0.058、4.75±0.84、194.89±41.45、4.73±0.79、18.70±2.23、0.48±0.279)。非孕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20±0.54、1.02±0.055、3.00±0.13、249.64±38.60、3.57±0.72、17.00±1.94、0.30±0.095)。以上各指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PTT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分娩前孕妇凝血、纤溶活性增强,抗凝活性减弱,分娩前孕妇作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测对预防产后大出血,降低合并病理产科发生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第八届Cordis深静脉血栓规范化诊疗及腔静脉滤器应用研讨会2018年6月23日在长沙召开!Cordis深静脉血栓规范化诊疗及腔静脉滤器应用研讨会是2011年开始由Cordis公司独家赞助,由北京友谊医院陈学明教授和北京积水潭医院刘建龙教授发起并担任主席的围绕深静脉血栓的规范化诊疗及腔静脉滤器合理化应用的专题研讨会,已经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检测CK20 mRNA的意义.方法 对49例结直肠癌患者术中注射美蓝定位前哨淋巴结,用一步法Real-time RT-PCR检测前哨淋巴结CK20 mRNA表达以确定转移病灶.结果 4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成功确定了前哨淋巴结47例,共115枚,每例1~5枚,平均2.4枚/例,检出成功率为95.92%.47例患者前哨淋巴结中,常规病理学证实有11例为肿瘤细胞所浸润,阳性检出率为23.40%;一步法Real-time RT-PCR检测有20例CK20呈阳性表达,阳性检出率为42.55%.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利用一步法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CK20 mRNA表达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的相关输血反应及防治措施.方法:按规范输血,提出防治措施,统计输血反应,分析预防效果.结果:本组接受输注红细胞788 人次,用血量18 万u.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 例,无免疫性溶血反应.结论:熟练应用现代血清学原理和技术,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标准,认真做好标本的接收,核对,可最大限度降低免疫性溶血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
牙槽突裂的发生是由于胚胎期球状突与上颌突融合障碍所致临床上可与唇裂并发,但与完全性唇腭裂并发更为常见[1],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由牙槽突裂畸形引起的各种问题已受到重视,因此牙槽突裂重建成为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部分,我科自2005至今进行牙槽突整复术50例,均获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对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淫羊藿总黄酮(epimedium total flaonoids,EF)对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是否通过NF—κB实现。方法分别给予老年大鼠模型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和EF干预,提取大鼠脾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m blot检测P65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率比青年大鼠高(P〈0.01),PDTC使老年大鼠的凋亡率更高,而EF使老年大鼠的凋亡率降低,与老年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EF能拮抗PDTC诱导老年大鼠胆淋巴细胞凋亡。与青年大鼠相比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P65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使用EF的老年大鼠组P65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表明EF诱导P65高表达。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的活性弱于青年大鼠(P〈0.01),而PDTC处理组的NF—κB活性最低与老年大鼠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EF干预组的NF-κB的活性最强,与老年大鼠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相关分析表明,淋巴细胞NF—κB活性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0.57,P〈0.01)。结论NF-κB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凋亡而参与老年大鼠免疫衰老调控过程;EF可能通过提高NF-κB的活性和诱导P65高表达来抑制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延缓免疫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