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1.
推拿手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占颈椎病的56.74%。笔者自2000-2005年采用推拿手法为主配合中药离子导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将129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支架固定组(DEF组)和夹板固定组(SEF组);骨折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固定和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经平均13.7个月的随访,对两组进行复位评分和功能评分,并对得分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外支架固定组复位得分、功能得分均高于夹板固定组,其中复位评分DEF组优良率为82.3%,SEF组为4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功能评分DEF组优良率为88.7%,SEF组为52.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在维持复位及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小夹板外固定,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定与临床研究 ,探讨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和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在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 ,取 8个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前臂标本 ,每一标本分别作“无夹板”、“二夹板”、“四夹板”外固定 ,分别在正常扭转、正常分骨、截断分骨、截断扭转状态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实验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在临床研究部分 ,则自 1997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对 6 0例前臂双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 ,分别予以手法复位 ,两夹和四夹 (连旋中板共五块夹板 )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结果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正常扭转状态下、截断扭转状态下与正常分骨状态下 ,“空白组”、“二夹组”与“四夹组”的组间差别均非常显著 (P <0 .0 1) ;截断分骨状态下、“空白组”、“二夹组”与“四夹组”的组间差别亦显著 (P <0 .0 5 )。通过临床观察可见 :“两夹组”与“四夹组”外固定效果接近 ,解除夹板后前臂旋转功能、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为 3~ 6个月。结论 :实验研究表明 :“二夹组”无论抗旋转或分骨方面都明显优于“四夹组”。而临床研究亦显示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满意 ,与传统的四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比较 ,具有简便、易掌握、疗效可靠等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外固定器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以单臂外固定器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斜形、螺旋形、粉碎性及多节骨折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为14~82岁,平均34·4岁。按AO/ASIF分类:A2型11例,B型19例,C型6例。观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以“Constant肩关节评分法”评价肩关节功能,以“关节活动范围测量”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随访7~15个月,平均9·3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功能复位或解剖复位,术后平均12周(9~25周)达临床愈合。术后平均7周(4~13周)拆除小夹板,术后平均12周(9~25周)拆除外固定器。最后随访时Constant肩关节评分平均为96分(89~100分),而肘关节功能不受影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疗法用于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干骨折具有简便易行、创伤少、固定牢、费用低等优点。两种固定方法同时使用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