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2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2篇
临床医学   794篇
内科学   1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914篇
预防医学   218篇
眼科学   4937篇
药学   654篇
  13篇
中国医学   46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534篇
  2006年   492篇
  2005年   565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51-54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两组,视网膜病变A级、B级的患者为研究组,视网膜病变C级、D级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并进行对比;经过治疗后再次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含量,对比分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血管黏附分子患者低、中等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血管黏附分子患者高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血管黏附分子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黏附分子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血管黏附分子越高视网膜病变越严重,检测血管黏附分子的含量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出血性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出血性玻璃体混浊患者67例,共67眼,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银杏酮酯滴丸;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桃红四物汤。两组均服用30 d。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出血吸收时间、血液流变学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低于治疗前,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PSV、EDV高于对照组,出血吸收时间、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R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出血性玻璃体混浊临床疗效显著,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卵磷脂络合碘胶囊与复方血栓通片在玻璃体混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玻璃体混浊患者5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90例,一组采取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治疗(卵磷脂络合碘组),而另一组采取复方血栓通片治疗(复方血栓通组)。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视觉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卵磷脂络合碘组81.03%,复方血栓通组80.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磷脂络合碘组患者病程<1个月视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复方血栓通组患者,而卵磷脂络合碘组患者病程>1个月视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多于复方血栓通组患者>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卵磷脂络合碘组患者中病程<1个月临床总有效率98.59%明显高于复方血栓通组患者中的55.71%,而卵磷脂络合碘组患者中病程>1个月临床总有效率75.34%明显少于复方血栓通组患者中病程>1个月临床总有效率8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玻璃体混浊患者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程判断药物选用,病程较短者采用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治疗效果更佳,反之则采用复方血栓通片治疗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身应用更昔洛韦治疗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CMVR患者7例13眼。患者全身用药为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注射液,更昔洛韦 5.0~7.5 mg·kg-1,每天2次静脉滴注;成人每次给予膦甲酸钠3 g,每天3次静脉滴注;同时在局部玻璃体内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前后对比的指标有: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照相情况、视觉诱发电位、眼电图和视网膜电图等检查;检测指标包括CD4+T细胞计数,血液、前房水、玻璃体CMV-DNA病毒载量等。通过检查结果辅助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6例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72±0.83)logMAR,较治疗前(1.14±0.83)logMAR提高(P=0.001),其中1例患者经过全身和局部抗病毒治疗后视力不提高。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前为(13.62±3.04)mmHg(1 kPa=7.5 mmHg),治疗后为(12.77±2.89)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注药后患者眼底病变范围逐渐变小(P<0.05)。治疗1个月后,患者视觉诱发电位N2-P2振幅及眼电图光峰电位较治疗前升高(均为P<0.05),视觉诱发电位P2潜伏期和视网膜电图(明适应)a波及b波潜伏期和振幅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例患者治疗前血液中CMV-DNA病毒载量检测为阴性,1例患者2眼经过治疗后眼内液中CMV-DNA病毒载量检测为阴性。治疗前玻璃体CMV-DNA病毒载量均明显高于前房水,而前房水CMV-DNA病毒载量又明显高于血液(均为P<0.05),说明三个部位的CMV-DNA病毒载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玻璃体>前房水>血液。治疗后玻璃体、前房水CMV-DNA病毒载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后血液CMV-DNA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CD4+T 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D4+T细胞计数与眼内液、血液CMV-DNA病毒载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均为P<0.05);治疗过程中,CD4+T细胞计数与眼内液CMV-DNA病毒载量无相关关系(均为P>0.05),与血液CMV-D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但两者之间不存在直线回归关系(P>0.05)。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玻璃体CMV-DNA病毒载量与前房水CMV-DNA病毒载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20 178.973+0.165X,Y=171 849.77+0.168X,均为P<0.05)。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静脉滴注抗病毒药物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小剂量更昔洛韦是治疗AIDS合并CMVR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衡欣 《临床医学》2021,(2):116-118
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视网膜下积液患者60例,均行玻璃体切除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和血明目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视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疗效显著,可提高视力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卢奕教授主译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技巧及并发症》一书近日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美国白内障领域权威&家William J.Fishkind教授主编,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最新手术技巧和策略.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卢奕教授团队的主治医师及博士进行翻译.每章节均有一至两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校对本书共19个部分55章,涉及内容主要包括麻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各步骤的技巧、小瞳孔处理、玻璃体切除手术、无囊袋支撑下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高端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摘除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oldable capsular vitreous body,FCVB)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行玻璃体切割联合FCBV植入术的43例(43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和FCBV状态。结果 术后6个月,43例视力无明显变化,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术后6个月,4例眼压降低,39例眼压正常,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眼底照相、B超、OCT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视网膜复位良好,FCVB在玻璃体内均匀地支撑视网膜。双眼外观对称,眼球活动正常。随访期末1例眼球轻微萎缩、1例出现角膜血管化,经治疗后情况好转。结论 在患者6个月的植入期内,FCVB是安全、有效的玻璃体替代物,可以维持眼球形态和稳定眼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