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我们从PET-CT多模态图像序列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图像配准及融合方法,它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PET-CT图像进行层间插值,然后再利用最大互信息法进行配准,最后应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PCA)法融合PET-CT图像用以增强PET显像效果,从而得到满意的配准以及融合结果。用三次样条插值法进行层间插值并恢复层间缺失图像的信息,弥补了现有配准方法的不足,提高了配准精度,使融合后的图像更加接近实际的物理断层。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三维适形放疗(3D-CRT)系统的开发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肾上腺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征象,提高对该病影像征象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报道1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肾上腺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病例为女性,年龄30岁.肿块超声上呈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肿块内部及周围见丰富血流.CT平扫呈边界清楚的实性软组织密度团块,伴内部低密度灶,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发生明显强化,而其内低密度区无强化.结论 肾上腺孤立性纤维瘤虽然罕见,但在CT上有比较特征表现,有助于术前定位及诊断.  相似文献   
14.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用10号真丝线段及聚乙烯醇(PVA)颗粒超选择性子官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其中超选至双侧子宫动脉10例,单侧2例,4例用10号真丝线段栓塞,8例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4~16个月,8例用聚乙烯醇栓塞,6例临床症状消失,2例明显改善;4例用10号真丝线段栓塞,其中3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有所改善。B超示瘤体缩小40%~90%。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选择性子官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1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别应用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polyvinglacohol,PVA)颗粒栓塞剂的支气管动脉及相关出血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与影响因素。方法 128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根据栓塞剂随机分为A组(明胶海绵颗粒)和B组(PVA颗粒)进行栓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不同随访时间的疗效,及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DSA下行支气管动脉及相关出血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两组随访1年内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随访1年以上,A组的无效率明显高于B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随访1年以后,有效(治愈+显效+有效)116例,无效12例。通过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病变是否累及胸膜以及栓塞材料是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疗效的影响因素,年龄大于60岁、病变累及胸膜,以及采用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这三点因素使栓塞治疗的无效率明显增加,有效率明显降低。结论大咯血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疗效显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栓塞剂,同时注意影响疾病的因素,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胸膜纤维素沉积、胸腔积液患者,术前正确诊断很难,既往未见此类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具备完整DR、CT及手术后病理图片资料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H I V相关痴呆(H I V associated dementia,HAD)脑萎缩患者进行动态追踪观察,探索脑萎缩的演变与HIV相关痴呆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进行1至9个月动态观察的16例HIV相关痴呆的脑萎缩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HIV相关痴呆的痴呆进展与脑萎缩的相关性。结果 16例HIV相关痴呆病例随着脑萎缩的进展,出现国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痴呆量表(International HIVAssociated Dementia Scale,IHDS)评分的降低。MRI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脑萎缩和脑白质病变,表现为额叶皮层的进行性变薄,基底节灰质核团体积变小,脑沟及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张,皮层下及半卵圆中心脑白质斑片影范围进行性扩大。全部病例脑萎缩的进展与IHDS评分为负相关(P0.05)。结论脑萎缩的进展与IHDS评分为负相关,本研究对临床诊断HAD和判断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追踪检测肝硬化结节内铁含量分布的变化,探索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诊断早期肝癌的方法。方法应用SWI对24例诊断为肝硬化再生结节( regenerative nodule ,RN)或异型增生结节( dysplastic nodule ,DN)进行追踪检测,观察肝硬化结节内部铁含量的变化。结果10例肝硬化结节SWI图像出现均匀乏铁高信号,3例内部出现不均匀斑点结节样高信号,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癌。结论肝硬化结节内部铁含量的减少或者部分减少,SWI呈均匀或不均匀斑点结节状高信号特征改变,提示诊断肝癌。应用SWI对肝硬化结节进行定期追踪检测内部信号改变,对早期肝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特点及血清IgG、IgM抗体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82例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临床资料,依据胸部CT有无肺炎改变,将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分为肺炎组和无肺炎组,观察其在入院后T1(1~<4 d)、T2(4~<8 d)、T3(8~<15 d)、T4(15~<22 d)和T5(22~<30 d)5个时间点血清IgG、IgM抗体水平。结果 82例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中,临床表现为咳嗽62例、发热31例、咽部不适33例、肌肉酸痛5例和腹泻3例。所有感染者在T1~T5 5个时间点血清IgG和IgM抗体水平M(IQR)分别为50.22(142.20)AU/mL和0.41(0.81)AU/mL、326.50(220.63)AU/mL和0.95(1.62)AU/mL、368.23(76.21)AU/mL和1.09(2.42)AU/mL、368.65(79)AU/mL和0.74(3)AU/mL、5.26(113.10)AU/mL和0.81(3.10) AU/mL。肺炎组血清IgG抗体水平在T1、T4时间点低于无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在T1时间点低于无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时间点的血清IgM抗体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症状较轻,血清IgG抗体在感染病毒后上升,但在肺炎组和无肺炎组中存在部分差异,是否具有保护作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血清IgM抗体上升不明显,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