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但目前尚无规范的筛查标准和流程。欧美国家普遍采用以乳腺X线摄影为主要手段的乳腺癌普查模式, 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特点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别, 故其筛查模式并不适合中国。结合当前现有的针对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提示, 先采用乳腺癌风险模型进行评估, 对高危女性首选查体联合超声进行筛查, 成本效益较高, 且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是更适宜中国女性的乳腺癌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20~59岁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相关死因[1].根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0年美国乳腺癌的新发病例数将超过20万,死亡人数将超过4万[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DC25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收集8例手术切除的人胰腺癌、慢性胰腺炎、正常胰腺以及肝和(/或)淋巴结转移组织,采用Affymetrix公司的GeneChip HG-U95Av2 eDNA芯片初步筛查CDC25家族三个成员(CDC25A、B和C)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定量PCR方法对基因芯片结果进行再验证分析。结果 基因芯片结果显示与慢性胰腺炎或正常胰腺组织比较,胰腺癌组织中CDC25B/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增加了1.4倍和1.9倍,而CDC25A和CDC25C mRNA水平在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在胰腺癌组织中CDC25B/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分别比正常胰腺和慢性胰腺炎高7.5倍和3.9倍。结论CDC25B在胰腺癌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和演进过程,CDC25B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松杰  赵玉沛 《胰腺病学》2004,4(3):187-189
胰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仅80%的患者可根治切除,51%的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因此手术切除率很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只有3~4个月,5年生存率则通常在4.4%左右。胰腺癌的化疗和放疗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寻求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价托瑞米芬治疗绝经前妇女周期性乳痛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于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期间应用托瑞米芬治疗中、重度绝经前周期性乳痛症患者共106例。患者接受每日托瑞米芬40mg治疗共3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雌二醇(E2)、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和乳腺、盆腔超声,每个周期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不良反应事件。治疗后VAS评分较基线降低50%被认定为有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结果 106例患者完成了3个月经周期的托瑞米芬治疗,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脂变化不明显,血清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超声检查亦无明显改变。主要不良反应为:潮红多汗20.8%(22/106),阴道分泌物增加5.7%(6/106),轻度恶心2.8%(3/106)。经过3个周期托瑞米芬治疗后,疼痛临床缓解率为73.6%(78/106),乳痛评分较治疗前平均降低59.7%。结论应用托瑞米芬治疗绝经前妇女周期性中重度乳痛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筛查可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对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乳腺超声是乳腺癌筛查的常用方法,不仅可作为乳腺X线的补充筛查手段提高检出率,且可单独用于乳腺癌筛查.近年来,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造影等超声新技术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正迅速发展.本文将对乳腺超声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术中放疗(intraoperative electron beam radiotherapy,IOERT),即手术中切除恶性肿瘤之后使用单次剂量照射,是手术与放疗结合的方式之一,具有单次大剂量的特点。其早期干预、定位准确、靠近肿瘤的直接优势,能局限瘤床,减少术后放疗剂量,减少其对皮肤、皮下组织等的损伤,同时保护皮肤,改善手术的美容效果,减少治疗的并发症。目前已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随诊情况, 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间住院治疗的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 根据乳头溢液的性质将患者分为血性溢液组和非血性溢液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结果  173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女性患者入选本研究, 平均年龄(45.65±13.48)岁, 中位病程3(1, 12)个月, 其中血性溢液119例(68.8%, 119/173), 非血性浆液性溢液54例(31.2%, 54/173);术前111例(64.2%, 111/173)经超声检查发现存在病变。血性溢液组和非血性溢液组在年龄、病程、术前体格和钼靶检查结果、术后病理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术前超声检查(是否发现病变)及术后病理诊断(是否为乳腺癌)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2和P=0.045)。血性溢液患者中恶性病变组的年龄更大(P=0.014)。术后中位随访17(14, 20)个月, 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均无复发、转移及死亡。  结论  血性溢液提示高乳腺恶性病变风险, 其中年龄较大者乳腺癌风险更高。大部分乳头溢液患者, 特别是血性溢液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可发现病变。手术治疗是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的有效手段, 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的重要通路。最近研究发现,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肿瘤化疗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调控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对该通路的干预可以提高肿瘤的化疗敏感性,从而逆转化疗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