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5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76篇
内科学   170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272篇
综合类   645篇
预防医学   21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82篇
  3篇
中国医学   180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应用鼻唇沟双叶瓣瓦合法修复鼻翼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切取鼻翼组织缺损同侧鼻唇沟双叶皮瓣,分别作为外被皮肤和衬里,经瓦合后插入鼻翼缺损侧鼻翼沟进行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自2008年5月以来,应用该方法修复先天性鼻翼缺损9例,鼻唇沟双叶瓣完全成活,鼻翼外形良好,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鼻唇沟双叶瓣距鼻翼缺损部位近,具有血供丰富,皮瓣颜色、质地好,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等优点,经瓦合缝合后可较好的恢复鼻翼外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伴有明显泪槽和睑颊沟的眼袋整形手术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对56例眼袋伴泪槽和睑颊沟畸形者,在术中充分剥离松解弓状缘眼轮匝肌,尤其是附着在内侧泪槽处眶下缘骨膜面的眼轮匝肌,将眶隔脂肪释放重置并缝合固定于眶下缘下方4 ~6 mm处骨膜面上,进行泪槽和睑颊沟充填.结果 术后随访3 ~18个月,54例眼袋消失,无下睑凹陷、不平整等;1例术后1个月出现下睑皮下局部凹凸不平,3个月后经结膜入路修复后改善;1例出现下睑缘轻度退缩,经局部理疗后睑缘退缩消失.结论 剥离松解弓状缘眼轮匝肌,行眶隔重置,对矫正伴有泪槽及睑颊沟畸形的眼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当前自动诊断系统中,专家系统不具备学习功能,神经网络系统由于"黑箱"特性缺乏可解释性,因此提出一种结合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优势的心电图自动诊断算法。方法本系统包含有特征提取模块、诊断矩阵模块和诊断推理模块等主要模块。在诊断系统的实现过程中,首先从心电信号中提取语义特征,然后结合描述语义特征与病类关系的诊断矩阵计算出该患者患每种疾病的可能性概率,最后根据阈值判断患者所患的疾病。在实验验证部分,利用系统以前没有诊断过的数据进行了测验,通过分析诊断的准确率对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从Physio Bank数据库提取了1200条数据进行预测和结果分析,平均准确率为95.2%。结论本文提出的心电图自动诊断算法,以语义特征作为诊断依据,结合了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二者的优势,在各种病类的诊断上准确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康复疗养对刚下高原官兵的微循环调节的影响。方法将刚下4 000 m以上高原赴临潼疗养院的31名高原官兵分为疗养+高压氧疗组和正常疗养组,分别于入院时、疗养15 d及疗养30 d时检测微循环并对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疗养对高原官兵的微循环状况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疗养30 d较15 d效果显著(P0.05)。高压氧治疗与正常疗养对高原官兵微循环的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康复疗养30 d对高原官兵微循环调节效果好,尤其对高原官兵下山脱习服,促进机体微循环恢复正常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γ-干扰素与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γ 干扰素有直接抑制病毒复制 ,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诱导一氧化氮产生等生物学作用 ,在病毒性心肌炎起重要作用 ,可减轻心肌损伤 ,为一有前途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生物因子。  相似文献   
16.
用神经丝(NF)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氟、砷及氟砷联合中毒后35天、3个月和6个月脊髓神经元的病理性改变。结果:中毒35天氟砷联合中毒组NF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阴性(-),3个月以后反应增强,呈(++),而氟中毒或砷中毒组中毒35天反应即呈强阳性(+++),3个月以后反应减弱,呈(++),且随中毒时间延长,反应进一步减弱,呈(+),从结果推测中毒早期氟与砷之间有协同作用,中毒晚期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l)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至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后对P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神经毒素6-羟多巴胺(6-OHDA)纹状体注射成功制备PD大鼠模型18只,将携带绿色荧光的慢病毒GV287-Nurr1感染大鼠BMSCs,然后随机移植入6只PD模型大鼠的纹状体内(实验组),设生理盐水组(假移植组)6只及感染空慢病毒GV287的BMSCs组(对照组)6只;术后第1、2、4周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纹状体及黑质中Nurrl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法检测黑质Nurrl mRNA和TH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慢病毒感染后的BMSCs及上清中均检测到Nurr1蛋白;对照组与实验组大鼠在移植后第1、2、4周的旋转行为较假移植组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实验组纹状体Nurr1阳性细胞有效存活并沿胼胝体向皮质及对侧脑组织迁移;实验组纹状体及黑质损毁侧Nurrl和TH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假移植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Nurr1基因修饰大鼠BMSCs移植治疗PD大鼠,能有效地改善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增加大鼠脑内纹状体和黑质区Nurr1和TH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连续肌间沟镇痛对患者血液循环状况的影响。方法 :有断指再植手术适应证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进行持续肌间沟镇痛,配药为罗哌卡因200m L(加入芬太尼0.3mg,地塞米松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g/L,持续量为2m L/h。对照组患者术后不予镇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5小时、10小时和20小时的血液循环情况,如血流速度、血运情况、手术后断指再植手指的皮肤温度、皮肤的颜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等,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来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术后5小时、10小时、20小时血流速度分别为22.13±2.86cm/s、32.15±2.90cm/s、31.83±2.10cm/s,高于对照组20.33±2.40cm/s、21.58±2.61cm/s、22.42±3.08c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小时、10小时、20小时3个时点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小时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9%高于对照组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小时血氧饱和度99%高于对照组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持续肌间沟镇痛很好地改善了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提高了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再植手指的存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神经丛切除术在治疗胰腺癌引起的疼痛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45例伴随中重度疼痛的胰头癌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神经丛切除术或姑息性胆肠吻合、胃空肠吻合术+腹腔神经丛切除术治疗,并设立相同样本量的对照组。术前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进行疼痛评分(NRS)调查。术前1周、术后1个月进行生活质量问卷(Karnofsky)调查。比较手术患者疼痛的NR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根据生存时间随访结果绘制生存率曲线图并比较生存率的变化。结果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神经丛切除术及行姑息性胆肠吻合、胃空肠吻合术+腹腔神经丛切除术的患者术后腹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腹痛的程度NR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全部患者的腹痛得到有效缓解,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1)。行姑息性胆肠吻合、胃空肠吻合术+腹腔神经丛切除术的患者的生存率在10个月和15个月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头癌患者施行腹腔神经丛切除术可以明显缓解难治性的胰腺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该术式方法创伤较小,副作用较少,值得作为治疗胰腺癌,尤其是伴随疼痛的胰腺癌患者的常规辅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登封市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流行原因,提出防控对策。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描述疫情分布特点。结果该起疫情发生在封闭寄宿制学校的一个宿舍中,宿舍罹患率为25.00%,带菌率为58.33%。结论人群来源复杂、带菌率高、封闭寄宿制学校等是发生疫情的重要原因。建议学校增加传染病监测敏感度,建立传染病防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