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答:目前,我国腹腔镜外科已有较高的水平,要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肝破裂693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近年来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情况,对1990年1月~1995年12月6年间我国部分省区的对所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693例进行了统计分析。693例中男559例,女134例,男女之比为4.17:1,年龄1~77岁,平均39.3岁。闭合性伤占74.5%,交通事故伤占闭合伤的52.9%。伤后4小时内入院者占49.4%,入院时伴失血性休克者占61.9%。术中见上腹腔积血1000ml以上者占61.5%,损伤位于右肝者占70.0%,有合并伤者占19.8%,AAST分类Ⅱ级以上者占45.5%。手术方式以清创缝合及网膜填塞为主,占83.7%,49例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死亡率为87%。作者认为: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急救体系、提高基层技术队伍素质及术中对肝外伤的正确处理是提高我国肝外伤救治成功率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发展和培训中心、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交流会于1999年7月29日至8月2日在云南昆明市召开.会议正式代表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26人,占63%,到会编委30余人.会议收到全国各地送来的论文300余篇,其中254篇收入"论文汇编"进行交流,47篇进行了大会交流.整个会议自始自终学术气氛浓厚,专题讲座反映了国内外最新进展,大会交流反映了近年来各地代表所取得的成就.与会代表和专家们共同讨论了临床上关心的、有争论的问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学术水平高,学术空气活跃,是一次成功的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生活习性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心血管病日益突出,并成为致残致死的首位原因,心血管病的死亡人数在人口总死亡人数中约占40%,每年全国死于此病者达 200万人[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产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拉米夫定)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停止原服用的拉米夫定,按1∶1比例,随机接受国产阿德福韦酯10mg联合拉米夫定安慰剂1粒或拉米夫定100mg联合阿德福韦酯安慰剂1粒治疗48周。分别观察两组血清生化学指标、HBV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物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各有13例和14例患者分别接受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在治疗48周时,ALT<正常值上限患者的比例在阿德福韦酯组为92.9%(12/13),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的42.9%(6/14)(P=0.0065);阿德福韦酯组HBVDNAlog10水平下降幅度为(3.562±2.289),拉米夫定组下降为(1.024±2.797),两组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48周时阿德福韦酯组HBeAg转阴率和血清学转换率皆为23.1%(3/13),而拉米夫定组分别为14.3%(2/14)和7.1(1/14),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国产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现况,为合理安排配置卫生资源、制定防治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 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嘉定区某社区1215名35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尿的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KD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在1201例资料完整的居民中,白蛋白尿患病率为12.74%;肾功能减退为0.58%;镜下血尿为2.5%。该人群中CKD患病率15.24%,知晓率11.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老龄(OR 1.035 95%CI 1.022~1.049 P<0.001)、合并高血压(OR 2.602 95% CI 1.870~3.621,P<0.001)和糖尿病(OR 3.285 95% CI 2.142~5.037 P<0.001)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在上海市嘉定区人群中,CKD患病率为15.24%,知晓率仅为11.48%。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是CK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由针刺引起的机体变化往往是多层次、多靶点、多方面的。因此,针刺作用的信号转导过程和机理一直是针刺研究中重点关注的切入点。就针刺效应与G蛋白信号转导关系作一剖析,认为深入认识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针刺效应中的重要作用,将有助于探索针刺效应产生的机制,对针刺疗法的推广以及针刺疗效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群  李缨  陈荣昌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3):961-96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吸气肌肉活动的机制。方法1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感觉最舒适通气压力水平时的NIPPV,观察患者吸气肌肉用力和呼吸方式的变化。结果与自主呼吸(SB)相比,NIPPV时的潮气量(VT)显著增高(从408ml升到462ml,P〈0.05);接受NIPPV后VT的增高很迅速,第一呼吸周期时即明显增高。SB时的跨膜压(Pdi)为14.04cmH2O,而NIPPV时为10.98cmH2O,比SB时约减少22%(P〈0.05)。NIPPV时Pdi的下降从第一个呼吸周期即开始,然后进一步迅速下降,治疗至第5个呼吸周期时与SB时相比开始有显著差异(P〈0.05)。SB时的呼吸肌做功(Wp)分别为0.47J/breath和0.95J/L;而NIPPV时分别为0.34J/breath和0.69J/L,比SB时分别减少28%和27%(P〈0.05)。NIPPV时Wp的下降也是从第一个呼吸周期即开始,然后进一步迅速下降,治疗至第5个呼吸周期时与SB时相比开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证实了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时吸气肌肉活动的非化学性抑制作用的存在;这种非化学性抑制作用的产生与NIPPV治疗的开始基本同步,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肌肉疲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入选2017年7月至12月在上海市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透析老年患者128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80例,年龄(69.2±4.5)岁,透析龄(64.3±42.5)个月。所有患者均收集临床病史,并于周中透析前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电解质、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铁蛋白、甲状旁腺素等临床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各临床指标与RDW的关系。应用曲线拟合模型分析可能与RDW呈非线性相关的临床指标。所有患者临床随访12个月,主要终点为死亡,次要终点为各类型心脑血管事件。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RDW高值组和低值组患者上述终点事件的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与预后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整组患者RDW为[(16.24±2.22)%,(14.0~20.4)%],中位数15.1%,105(82.1%)例患者RDW水平超过参考值上限。男性患者RDW水平低于女性患者组。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RDW与透析龄、每周促进细胞生成素(EPO)剂量、高敏C反应蛋白、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比例显著正相关。RDW与血清白蛋白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提示RDW与血清白蛋白显著负相关(P0.01),与每周EPO剂量显著正相关(P0.01)。RDW与血红蛋白呈曲线相关,以二次方程拟合优度最佳(P0.001)。全部患者均随访12个月,共死亡6例,其中RDW高值组4例,RDW低值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发生各类心脑血管事件36例,其中RDW高值组26例,RDW低值组10例。Kaplan-Meier分析提示RDW高值组和RDW低值组患者在12个月随访期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16.224,P0.001)。单因素Cox回归显示RDW水平与12个月内心脑血管事件正相关,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12个月内心脑血管事件负相关。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RDW(HR=1.231,P=0.015)、血清白蛋白水平(HR=0.964,P0.001)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个月内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RDW水平普遍增高,且与贫血、透析龄、营养水平、炎症状态、心脏功能、EPO剂量及反应等多项临床指标有关;RDW水平增高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短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转归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规律腹膜透析(腹透)患者低肌肉组织指数(lean tissue index, LTI)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接受规律腹透治疗的患者。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入选患者的LTI,采集人口统计学资料、生化指标,评估患者的腹膜转运特性及透析充分性。根据LTI是否小于同性别、年龄健康人群参考范围的第10百分位数,将入组患者分为低LTI组和LTI正常组。分析腹透患者低LTI的发生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腹透患者低LTI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选104例患者,其中低LTI组49例,低LTI的发生率为47.1%。与LTI正常组患者相比,低LTI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主观全面评估(SGA)评分等级、容量负荷均升高(P0.05),体质量指数(BMI)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 (OR=1.098,95%CI 1.024~1.177,P=0.009)、RDW(OR=1.873, 95%CI 1.183~2.965,P=0.007)、BMI(OR=0.787, 95%CI 0.679~0.911,P=0.001)和SGA评分等级(OR=6.334, 95%CI 1.568~25.295,P=0.009)是低LTI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腹透患者低LTI发生率高,较高的IL-6、RDW、SGA评分等级和较低的BMI是腹透患者低LT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