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前牙反牙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儿童颌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作者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对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矫治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1995年以来矫治的前牙反牙合患者42例,男17例,女25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治疗骨性前牙反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上颌发育不足引起的骨性Ⅲ类错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8.5--13.5岁,平均10.3岁。治疗前、中、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由ClassⅢ矫正为ClassⅠ类,牵引结束上颌骨A点平均移动2.03 mm(P〈0.001)。SNA平均前移0.92度(P〈0.01),上切牙向前移动平均2.75 mm(P〈0.001),上切牙至SN角度平均改变5.01度(P〈0.01)。ClassⅢ关系有复发趋势,可能是下颌生长导致。结论:ClassⅢ错接近于4~5 mm的反覆盖或者更小比较接近成功矫治的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牙齿和骨骼的改变是均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反覆盖大于5 mm就成为禁忌证。上颌骨前移的效果基本稳定,ClassⅢ的复发趋势主要是由于下颌骨进一步生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模拟上颌前牵引对SD大鼠颅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模拟上颌前牵引的动物模型以进行其基础研究。方法:18只生长发育期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加力组、手术对照组、自然生长组各6只,采用自行设计的上颌前牵引装置建立动物模型,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施力前及施力4周后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动物模型。大鼠上颌复合体在矢状方向生长加快,并呈现向前向上的逆时针旋转。模拟上颌前牵引能加速生长发育期大鼠上颌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14.
15.
改良颌间交互牵引法矫治个别后牙锁(牙合)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别后牙锁(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伴发锁(牙合)约占总错(牙合)病例的20%,多见于第二磨牙和双夹牙[1].最常用的矫治方法是颌间交互牵引法,但伴有牙齿伸长的弊端,需要分次调磨,必要时配合脱敏措施[2]来解决.作者经过临床实践,对传统的颌间交互牵引法进行改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改良颌间交互牵引法矫治个别后牙锁He1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别后牙锁He是口腔正畸临床上常见的错He畸形之一,伴发锁He约占总错He病例的20%,多见于第二磨牙和双夹牙。最常用的矫治方法是颌间交互牵引法,但伴有牙齿伸长的弊端,需要分次调磨,必要时配合脱敏措施来解决。作者经过临床实践,对传统的颌间交互牵引法进行改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的疗效。方法:选择混合牙列或恒牙列早期的牙源性安氏Ⅱ类错伴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16例患者,应用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分别在应用摆式矫治器前、上颌磨牙远移至上下颌第一磨牙中性偏近中关系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矫治前后牙齿测量项目、骨骼及软组织测量项目的变化。结果:16例经过(5.1±1.4)个月的矫治,上颌第一磨牙远移至上下颌第一磨牙呈中性偏近中关系。矫治后,前牙覆盖增加,覆减小;上唇突度增加;下后面高距、下颌综合长度、升支高度有所增加,而上下颌骨变化较小。结论: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疗效可靠,可用于牙源性安氏Ⅱ类错的矫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对上颌牙弓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混合牙列或恒牙列早期的牙源性安氏Ⅱ类错伴发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病例16例,应用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至上下颌第一磨牙呈中性偏近中关系,测量矫治前后模型,对其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①远中移动时间平均(5.1±1.4)月,拥挤度平均减少(8.40±2.01)mm;前牙覆盖较矫治前平均增加0.43mm;前牙覆平均减小0.32mm②上颌尖牙、前磨牙、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前磨牙间增加最多,第一磨牙次之,尖牙间增加最少;③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间牙槽弓、基骨弓宽度均有增加,第一磨牙间增加最多,前磨牙次之,上颌尖牙间增加最少;④牙弓长度方面:牙弓前段无明显改变,仅增加0.10mm(P>0.05),而牙弓后段长度与矫治前相比增加了3.12mm(P<0.001),上颌的牙槽弓长度与基骨弓长度分别增加了3.23mm(P<0.01),3.50mm(P<0.01)。结论:①应用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使上颌牙槽弓及基骨有一定的扩宽趋势,有利于牙弓前段拥挤的解除及安氏Ⅱ类错的矫治,进而为非拔牙矫治提供有利依据;②远移上颌第一磨牙同时伴随少量的支抗丧失,临床应用中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拔除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拔除磨牙的适应证,以期为临床选择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择12例患者,根据情况分别拔除上颌第二或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三磨牙,均采用MBT技术矫治。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在10项测量指标中,有4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异集中反映了2种治疗方法在牙性变化和骨性变化中的不同。结论拔除磨牙可以成功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