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 Ag]阳性产妇筛查及新生儿母婴阻断措施开展情况。方法在云南、湖南、广西、安徽、甘肃、贵州、内蒙古、四川8个省(自治区,下同),选取2010年新生儿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及时接种率(Timely Birth Dose Rate,TBD)〈75%的设区的市(地区、州),以2011年产前筛查出的HBs Ag阳性住院分娩产妇及其新生儿为观察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产妇HBV血清学标志物筛查情况,孕期是否采取阻断措施,新生儿首剂(First Dose)Hep B(Hep B1)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lin,HBIG)接种情况等。产妇在分娩前采集静脉血5毫升(ml),在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CDC)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HBs Ag、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 Ag)和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e Ag,Anti-HBe)进行复核检测。结果调查地区医疗机构产妇HBV血清学标志物筛查多采用国产ELISA试剂。经省级CDC实验室复核检测,初筛HBs Ag阳性产妇HBs Ag、HBe Ag、Anti-HBe复核一致率分别为95.93%、83.28%、75.44%。调查9999名HBs 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全部接种了Hep B1,79.58%的新生儿接种10微克(μg)重组Hep B(酵母);TBD为97.05%,早产儿、低体重儿TBD低于足月儿(χ2=80.72,P〈0.05)、正常体重儿(χ2=175.1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婴儿Hep B1和HBIG联合接种率为67.17%,产妇HBe Ag阳性、阴性或未检测者,其新生儿联合接种Hep B和HBIG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05)。结论需继续加强HBs Ag阳性母亲的早产儿、低体重儿Hep B1及时接种,以及HBs Ag和HBe Ag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Hep B1和HBIG联合接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监测点报告的急性乙肝住院病例的基本特征,分析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与临床医生诊断的一致性。方法 从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中获得急性乙肝病例信息,通过查询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了解急性乙肝的基本情况,记录本次就诊住院的临床诊断,分析临床医生的急性乙肝诊断与NNDRS中的报告类型相一致的比例。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179例,均为2015-2016年NNDRS中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其中HBsAg阳性时间6个月由阴性转为阳性者占2.79%(5/179),HBsAg阳性持续时间≥6个月者占32.40%(58/179),本次为第一次检测HBsAg或时间不详的占64.80%(116/179);有乙肝病史的占33.52%(60/179),有甲、丙肝病史的占1.12%(2/179),无肝炎病史的占41.34%(74/179),肝炎病史不详的占24.02%(43/179);有肝炎症状和体征的占79.89%(143/179),无肝炎症状和体征的占20.11%(36/179)。179例NNDRS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中,临床医生诊断为急性乙肝67例,非急性乙肝112例,急性乙肝一致率为37.43%(67/179)。不一致的病例共计112例,以诊断为慢性乙肝(49.11%,55/112)和乙肝后肝硬化(16.07%,18/112)为主。结论 NNDRS中报告的急性乙肝住院病例报告类型与临床医生的急性乙肝诊断类型一致性较差。临床医生在保证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应按照临床诊断分类进行网络报告,使NNDRS中乙肝的分类类型与临床医生的分类诊断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我国社区成年人群HBsAg阳性者的医疗和就诊行为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在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的HBsAg阳性者队列基础上,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开展队列随访调查。在2014年的随访中,采用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方法收集就诊医院的诊断、常规体检、治疗及用药等医疗就诊信息。使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并对HBV感染者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18岁HBsAg阳性者2478例,其中853例(34.4%)有医院乙肝就诊史;在就诊的HBV携带者和慢性乙肝者中,51.2%(372/727)能够做到每年至少1次体检; 31.5%(229/727)具有治疗史,其中约34.5%(79/229)采用中医治疗或单纯保肝治疗,56.8%(130/229)采取抗病毒治疗。二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和城乡分布是影响HBV感染者就诊的主要因素。结论 我国社区HBsAg阳性者的健康意识较低,其规范化随访体检和规范治疗仍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国1~4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首针HepB(HepB1)未及时接种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在全国31个省份160个国家级疾病监测点,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1~4岁儿童的出生日期、性别、民族、出生地点、HepB接种史等,并采集静脉血3 ml进行HBsAg检测。运用SAS 9.4统计软件分析HepB免疫儿童中HepB1未及时接种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城乡、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以及HepB1不同接种时间与HBsAg流行率的关系。结果 共分析1~4岁儿童12 587人,HepB1未及时接种率为10.12%,出生地点、民族、城乡、居住地区、年龄是影响儿童HepB1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因素。HepB1未及时接种率3~4岁儿童(11.13%)高于1~2岁儿童(8.97%);农村(12.05%)高于城市(8.19%);西部地区(13.41%)高于中部地区(9.27%),中部地区又高于东部地区(7.72%);少数民族(18.06%)高于汉族(8.77%);在医院外出生者(57.66%)高于在医院内出生者(9.27%)。调查1~4岁儿童HBsAg流行率为0.31%。HepB1及时接种儿童HBsAg流行率(0.25%)低于HepB1未及时接种儿童(0.89%)。结论 中国1~4岁儿童HepB免疫儿童HBsAg流行率降至0.5%以下,HepB1及时接种率达到90%。西部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在医院外分娩的婴儿是现阶段HepB接种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国不同经济水平地区1-2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血清学流行特征及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免疫效果。方法在31个省(区、市)的160个国家疾病监测点,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贫困县和非贫困县1-29岁常住人口,采集静脉血,检测分析HBV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 Ag)、抗HBs Ag抗体(Antibody to HBs Ag,anti-HBs)和抗HBV核心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core antigen,anti-HBc)流行率,并调查分析1-14岁儿童Hep B首剂及时(Timely first dose of Hep B,Hep B1t)和全程(3 doses of Hep B,Hep B3)接种率。结果贫困县、非贫困县1-29岁人群HBs Ag流行率分别为3.03%(95%CI:2.73%-3.33%)、2.42%(95%CI:2.20%-2.64%),anti-HBc流行率分别为14.23%(95%CI:13.62%-14.85%)、12.31%(95%CI:11.85%-12.78%);anti-HBs流行率分别为56.33%(95%CI:55.46%-57.21%)、58.63%(95%CI:57.93%-59.32%)。贫困县和非贫困县1-14岁儿童Hep B1t接种率分别为69.49%(95%CI:68.53%-70.46%)、80.37%(95%CI:79.70%-81.04%),Hep B3接种率分别为78.21%(95%CI:77.34%-79.08%)、85.55%(95%CI:84.96%-86.15%)。结论中国新生儿Hep B免疫策略有效降低了HBs Ag流行率,且小年龄儿童HBs Ag流行率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3年媒体报道的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事件,对儿童家长接种乙肝疫苗态度、行为的影响,比较不同阶段儿童家长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为制定宣传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此次调查为便利抽样,采用现场拦截调查法,分别于2013年12月19日和12月29日开展两次调查,现场调查通过面对面一问一答形式完成。结果2013年12月19日和12月29日,分别调查93名和151名学龄前儿童家长。两次调查儿童家长对接种乙肝疫苗事件的知晓率分别为18.3%和77.5%。两次调查中,大学专科(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肯定或怀疑儿童死亡与接种乙肝疫苗有关的占82.2%(88/107),高于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儿童家长的57.7%(15/26)(x2=7.22,P=0.00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表示,儿童接种乙肝疫苗会或可能会受此事件影响的占66.4%(71/107),高于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儿童家长的38.5%(10/26)(x2=6.83,P=0.009)。两次调查中,知道接种乙肝疫苗事件者认为疫苗不安全的分别占31.3%和36.8%,高于不知道事件者认为疫苗不安全的8.5%和2.9%。儿童家长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为网络、电视和手机等,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渠道为政府部门。结论接种乙肝疫苗事件对公众对于接种乙肝疫苗和预防接种安全性的信心产生较大影响。要加大对儿童家长的宣传力度,重点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开展宣传,及时公布正面信息,消除儿童家长的疑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国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肝发病情况。方法在18个乙肝监测试点县,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ationalNotificableDiseaseReportingSystem,NNDRS)报告的乙肝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标本采集,对血标本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l-HepatitisBVirus(HBV)Surface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bodytoHBVCoreAntigen,Anti.HBc)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bodytoHepatitisAVirus,Anti—HAV)IgM检测。按照《乙肝诊断标准》(WS299.2008)对病例进行诊断,评价乙肝病例报告的准确性,分析急性乙肝发病水平。结果2008~2010年,18个乙肝监测试点县NNDRS报告的631例急性乙肝中,只有223例复核诊断为急性乙肝,355例为慢性乙肝;报告的4536例慢性乙肝中,406例复核诊断为急性乙肝,3563例为慢性乙肝。报告的乙肝(含急性、慢性、未分类)病例中,9%~15%为急性乙肝,67%~82%为慢性乙肝。急性乙肝发病处于较低水平,估算发病率从2008年的7.34/10万下降至2010年的3.86/10万。结论NNDRS中报告的乙肝病例存在分类诊断错误,报告数据不能反映乙肝真实的发病水平。有必要按照《乙肝诊断标准》(WS299.2008)规范乙肝病例报告,开展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提高乙肝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欧洲五维五水平量表(EQ-5D-5L)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中的适用性。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山东省3家医院中连续调查HBV携带者、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非活动期、CHB活动期、代偿性肝硬化(Compensated Cirrhosis,CC)、失代偿性肝硬化(Decompensated Cirrhosis,D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人各至少100名。病人自填调查表。一周后对住院病人进行复查,询问医生了解病人病情的转归。采用日本模型获得不同病人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ofLife,HRQoL),进行效度、信度、敏感度和响应度的评价,使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初次调查645人,复查183人。HBV携带者、CHB非活动期、CHB活动期、CC、DC和HCC病人的HRQoL均数分别为0.813、0.808、0.771、0.763、0.699和0.661;除HBV携带者与CHB非活动期、CHB活动期与CC外,不同HBV感染状态HRQo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CHB非活动期外,其他HBV感染状态的HRQoL与视觉模拟标尺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对病情稳定的各类病人,前后两次调查HRQo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内相关系数较高;量表存在一定程度的天花板效应;对病情好转的各类病人,第二次调查的HRQoL均显著升高。结论EQ-5D-5L适用于我国慢性HBV感染人群,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和响应度,但敏感度较低,对轻症病人有一定程度的天花板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中国2007~2011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及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和戊肝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三种疾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07~2011年甲肝、戊肝、菌痢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74/10万、1.72/10万、21.8/10万。甲肝近40%的病例为〈15岁儿童,病例主要为农民和学生,无明显季节性;戊肝75%的病例〉40岁,病例主要为农民和离退休人员,发病2~5月居多;菌痢40%的病例为〈10岁儿童,病例主要为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7~9月居多。结论甲肝病例的季节性分布不明显,戊肝和菌痢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分布。中国甲肝、菌痢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主要与预防接种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关。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与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关于这个话题,已经知道了什么?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产妇分娩的婴幼儿感染HBV的概率是40%~90%,感染HBV的婴幼儿发展为慢性HBV感染的危险为90%,因肝衰竭或肝细胞癌造成旱逝。婴幼儿期进行暴露后预防,可预防85%~95%的围生期HBV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