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纤维连接蛋白(FN)、转铁蛋白(TRF)、瘦素(LP)和氨基酸谱等指标在评估营养不良患儿肠内营养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广州市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的营养不良患儿30例,保健科门诊健康对照组30例,每例均抽血查血常规和ALB、RBP、PA、FN、TRF、LP、三酰甘油(TC)、氨基酸谱分析,营养不良组经10d持续肠内营养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营养不良组治疗后血清RBP、PA、FN、TRF、LP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径围(MAC)、上臂肌围(MAMC)、TC、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淋巴细胞计数(TLC)、AL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ALB、RBP、PA、FN、TRF存在正相关性,ALB与RBP、PA、FN、TRF呈正相关,PA与BMI、ALB、RBP、FN、TRF、LP呈正相关,LP与BMI、ALB、RBP、PA等指标呈正相关性。治疗后谷氨酰胺、组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必需氨基酸(EAA)、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支链氨基酸(BCAA)较前明显升高(P<0.01或P<0.05),酪氨酸、苯丙氨酸和总芳香族氨基酸(AAA)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结论 RBP、PA、FN、TRF、LP和血氨基酸谱可作为评估营养不良患儿肠内营养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结肠息肉的临床特点,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结肠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 清洁肠道后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肠镜高频电切结肠息肉治疗86例,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 60例表现为便后滴血,25例为黏液脓血便,1例腹痛3年,共检出107枚息肉,85枚位于左半结肠,以单发为主,男孩多见,病理检查多为幼年性息肉。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无痛肠镜是儿童便血或长期腹痛的首选检查方式,高频电凝电切方法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缺乏症(CSID)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3例诊断为CSID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果 3例患儿年龄1岁4个月至1岁7个月,单纯母乳喂养期间大便正常,断母乳改奶粉喂养、添加米糊、粥后开始腹泻,粪便为黄色稀水样、稀糊样,每天7-10次。入院查体均有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3例蔗糖激发试验结果显示,同餐前血糖相比,餐后血糖最大升高值(%)分别为0.1(2.0%)、0.1(2.6%)和0.9(19.1%)mmol·L-1,并出现排黄色稀水样粪便;葡萄糖激发试验结果显示,同餐前血糖相比,餐后血糖最大升高值(%)分别为1.5(30.6%)、2.3(65.7%)和4.4(107%)mmol·L-1,均未出现腹泻。3例患儿诊断CSID后停用蔗糖和淀粉类食物,1-2d后粪便性状和次数恢复正常。结论临床上疑诊CSID患儿,可根据典型的病史特点(断母乳后出现腹泻),回避蔗糖和淀粉类饮食后腹泻迅速缓解,蔗糖激发试验阳性可作出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双糖酶是重要的糖类消化酶.目前国外对双糖酶活性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国内此类研究尚少.本研究通过对其降段黏膜双糖酶活性的定量检测及分析,探讨儿童年龄对双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广州地区儿童十二指肠黏膜的双糖酶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迁延性慢性(迁慢性)腹泻病患儿回肠末端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探讨回肠末端黏膜组织学形态与纹状缘肽酶、双糖酶活性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结肠镜检查患儿回肠末端黏膜标本行病理学检查,以迁慢性腹泻病及非腹泻病组患儿为观察对象,两组中病理学检查为慢性炎症者为慢性炎症组,余为黏膜正常组。非腹泻病组中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回肠末端黏膜标本中纹状缘肽酶和双糖酶活性水平。结果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共收集到27例回肠黏膜标本,光镜下见其绒毛形态均正常,病理学检查10/27(37.0%)例有慢性炎症。迁慢性腹泻病组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炎症组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与黏膜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末端黏膜绒毛正常的迁慢性腹泻病患儿,其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无明显变化。慢性炎症且绒毛正常的回肠末端黏膜,其纹状缘肽酶活性及双糖酶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小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2~12岁儿童胃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广州地区2~12岁具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1186例进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部黏膜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用ELISA检测血清H·pylori抗体,并对其中528例同时取胃黏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胃镜检查为胃十二指肠疾病者1010例,阳性率为85·2%(1010/1186);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301例,阳性率25·38%,各年龄组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为2~3岁14·38%(21/146),4~5岁为19·31%(39/202),6~7岁为24·01%(67/279),8~9岁为28·87%(82/284),10~12岁为33·45%(92/275);组织学改变为胃黏膜上皮变性,腺体上皮脱落坏死,发生坏死的腺体有淋巴细胞的广泛浸润及聚集灶,感染严重的病例可找到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在变性的黏膜表面与坏死的腺体内可找到幽门螺杆菌。结论H·pylori感染在广州地区2~12岁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中并不少见,并随年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H·pylori感染的病理改变全部为慢性炎症表现,炎症程度重,表现为胃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的变性坏死,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多形白细胞浸润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14岁以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防治小儿消化道出血提供依据。方法:病例来源于2002—2007年14岁以下有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道、胃十二指肠痰病合并出血患儿118例,并同时以无上消化道出血的14岁以下住院儿童101例为对照组,采用小儿消化道出血影响状况调查表收集被调查患儿相关资料,并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睡眠质量差、不按时进餐、饮食不规律、医疗支付方式问题、豆制品及酸奶食用过度、用药史因素,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052、4.217、3.025、2.347、2.208和0.505)。而家族史、饮食嗜好为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111和0.230)。结论: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按时进餐,适量摄食豆制品、酸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不滥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激素、抗生素等药物,同时逐步实行全民覆盖基本医疗体制,及时诊治疾病,可更好预防小儿消化道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9.
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腺病毒肠炎和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轮状病毒腺病毒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 2 0 0 3年 2~ 12月 90 0例住院腹泻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及腺病毒抗原。结果 腺病毒阳性330例 (36 .7% ) ;轮状病毒阳性 4 4 0例 (48.9% ) ,其中 189例为腺病毒和轮状病毒双重感染。结论 腺病毒同轮状病毒一样 ,是引起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腺病毒和轮状病毒双重感染常见。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抗病毒止泻液结合液体疗法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采用抗病毒止泻液(由葛根、黄芩、石榴皮、藿香、茯苓、山楂等组成)结合液体疗法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纯以液体疗法治疗。疗程为3天。观察综合疗效及用药24、48、72小时后体温、呕吐、大便次数及性状的改变、脱水纠正及电解质平衡等情况。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9.0%,对照组为84.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72小时内大便恢复正常有效率治疗组为74.0%(74/100),对照组为23.0%(23/1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有效率治疗组为96.3%(78/81),对照组为79.2%(57/72),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抗病毒止泻液结合液体疗法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优于单纯液体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