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7篇
神经病学   15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汪丹  刘运生 《现代保健》2009,(14):15-17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连续使用甘露醇后脑组织内甘露醇含量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仪注射胶原酶制作大鼠右侧尾状核脑出血模型,再按1.0g/kg体重每6h静注20%甘露醇,分别于出血后6、12、24、48h取出血灶周边脑组织标本,通过测定脑组织中甘露醇含量、水等指标,评价连续使用甘露醇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结果(1)脑出血+静注甘露醇组中,出血侧各亚组(DT组)甘露醇含量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健侧(NT组)(P〈0.001),且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出血侧(DT组)和健侧(NT组)甘露醇含量均于24h后明显升高。(2)脑出血+静注甘露醇组中,出血侧(DT组)24、48h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同时间点脑出血对照组出血侧(DC组)脑组织含水量(P〈0.005)。结论连续多次应用(2次以上)甘露醇可使其在脑组织中积聚,其程度可随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加重,且时间持续到24h后反而使出血侧脑水肿加重。甘露醇1g/kg,每6h静注治疗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对健康脑组织能发挥脱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兔急性弥漫性颅高压模型,研究弥漫性颅内压增高过程中经颅多普勒的变化规律。方法A组(对照组)8只,枕大池穿刺后不注入林格氏液;B组(实验组)12只,枕大池穿刺后逐步持续注入林格氏液。TCD持续监测同样时间。结果随着ICP的升高,TCD与急性弥漫性ICP增高有密切线性关系;TCD的变化发生在生命体征改变之前,更早于Cushing反应之前;在濒死前期,TCD出现一“反跳”现象,提示预后极差。结论TCD频谱的变化能较早地反映ICP的变化及颅内高压的严重程度,同时ICP增高晚期出现的特征性"反跳"现象为临床判断病情变化,治疗效果预后等提供了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高温对伤灶区脑组织乳酸、Na+-K+-ATP酶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颅脑损伤组、伤后高温组,每组又按处死时间点(伤后4 h、1 d、3 d、5 d和7 d)分为五个亚组,每亚组6只.取伤灶区脑组织测含水量、乳酸含量和Na+-K+-ATP酶活性并行电镜检查.结果 高温组脑组织含水量和乳酸含量在伤后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颅脑损伤组和假手术组(P<0.05),而Na+-K+-ATP酶含量显著低于颅脑损伤组和假手术组(P<0.05),电镜检查发现高温组神经细胞肿胀、血脑屏障破坏程度较颅脑损伤组明显加重.结论 颅脑损伤后高温增加脑组织乳酸生成,同时Na+-K+-ATP酶活性下降,脑水肿加重,故在颅脑损伤后应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避免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4.
微透析技术可持续测量活体细胞外液中的生化物质浓度,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生物化学采样技术,对组织损伤极小且操作方便,比其他方法更接近生理条件,为研究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对微透析技术的原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就其在颅脑损伤的研究成果及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IL-4细胞毒素对垂体腺瘤细胞生长及其激素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RT-PCR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垂体腺瘤细胞(GH3、AtT20)上IL-4受体各亚型mRNA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DT4H(IL-4细胞毒素)对垂体腺瘤细胞所产生的细胞毒性效应,并经DNA片段分析、流式细胞分析、蛋白印迹分析和电镜证实。应用ELISA法检测垂体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在裸鼠上建立垂体腺瘤动物模型,测定治疗前后腺瘤体积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垂体腺瘤细胞GH3和AtT20上均表达IL-4受体各亚型。DT4H诱导垂体腺瘤细胞所产生的细胞毒性效应呈现剂量-时间依赖关系。细胞周期分析表明DT4H能诱导细胞周期的停滞。caspase8,caspase9,caspase3,RANKL和JNK2的表达均增加,而Bcl-2的表达减少。DT4H治疗后,垂体腺瘤细胞和裸鼠垂体腺瘤的激素分泌水平明显下降,腺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本研究首次明确IL-4细胞毒素通过caspase途径诱导垂体腺瘤细胞的凋亡、抑制垂体激素的分泌,很可能为垂体腺瘤的生物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比较硬膜外局部低温和全身低温对重型颅脑外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Feeney’s外伤模型,伤后30 min开始局部或全身低温,使脑温降至31.0~32.0℃,持续10 h。在伤后相应时间点行平衡木和平衡木行走试验,取伤灶脑组织行水、钠、钾含量检测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在伤后1 d、3 d、7 d,硬膜外局部低温(LH)组和全身低温(SH)组的平衡木试验评分和行走穿越时间均较重型颅脑外伤(sTBI)组低(P0.05)。与sTBI组相比,LH组和SH组伤后12 h、1 d和3 d的脑组织水、钠含量均较低(P0.01),而钾含量则升高(P0.01)。HE染色示sTBI组脑组织出血、坏死改变明显,而LH组和SH组的病理损害减轻。同时,LH组和SH组在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水、钠、钾含量上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局部低温与全身低温可以减轻重型颅脑外伤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水肿和病理损害程度,且两者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不同的人工脑脊液灌洗时间对脑外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2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模型组、人工脑脊液灌洗3 h组、6 h组、9 h组,各组又按处死时间即伤后12 h,1 d,3 d,7 d分为4个亚组,通过检测水、Na+、K+含量、VEGF的表达来证实不同灌洗持续时间对减轻外伤后脑水肿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脑外伤模型组相比,人工脑脊液灌洗组脑组织含水量和Na+含量下降,K+含量和VEGF灰度值水平升高,在伤后12 h,1 d,3 d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灌洗时间的延长,差异更加显著。结论:人工脑脊液灌洗能减轻脑外伤后脑水肿的程度,灌洗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神经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目的:采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病变,探索其适应症及手术技巧。方法:应用Karl-Storz内窥镜,最大外径8mm,共治疗颅内病变44例,包括梗阻性脑积水26例,脑脓肿4例,颅内囊肿5例,脑内血肿9例。结果:1例脑溢血患者死于肺部感染,1例松果体肿瘤患者死于肿瘤增大,其余获得较好效果。结论:颅内某些病变,是内窥镜外科的理想适应征,内镜外科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微创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兔急性弥漫性颅高压模型,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参数与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的相关性。方法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组:A组(对照组)8只,枕大池穿刺后不注入林格氏液;B组(实验组)12只,枕大池穿刺后逐步持续注入林格氏液。穿刺前、穿刺后每隔15 min监测ICP、HR、MAP、R及TCD各参数,并计算出CPP。结果A组各参数穿刺前后各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随着ICP的升高,B组TCD各参数与ICP、CPP有密切线性关系;TCD的变化发生在生命体征改变之前,更早于Cushing反应;在濒死前期,TCD出现一“反跳”现象,出现“反跳”的兔83.3%死亡。结论TCD的变化能较早地反映ICP和CPP的变化,同时ICP增高晚期出现的特征性“反跳”现象提示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胞嘧啶脱氨酶(cytimidine deaminase,CD)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及其基因表达。方法 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MVCD,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后,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介导法转染新生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G418筛选阳性克隆,加入不同浓度的5-氟胞嘧啶(5-Flourocytosine,5-FC),MTT比色法测定NSCs的生存率。结果 本实验成功地培养并鉴定了神经干细胞,并将CD基因成功地转染了神经干细胞,G418阳性NSCs对低浓度5-FC高度敏感。结论 CD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的离体实验研究为干细胞治疗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