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检测局灶亚低温、人工脑脊液冲洗对脑外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21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脑外伤组(TBI组)、局灶亚低温组(FH组)、局部人工脑脊液冲洗组(FI组)、局灶亚低温联合人工脑脊液冲洗组(FIH组).各组又按处死时间即伤后4h、8h、1d、3d、5d、7d分为6个亚组,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水含量,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检测Na+、K+含量,光、电镜病理检查.结果 脑外伤后各组脑组织水含量于伤后1d达高峰,持续至第3天,第7天降至SO组水平.伤后8 h~5 d FIH组、FH组、FI组水含量均<TBI组(P<0.05);FIH组水含量<FH组和FI组(P<0.05).各组钠含量变化趋势与水含量相近.结论 局灶亚低温联合人工脑脊液冲洗能减轻脑外伤后脑水肿,其作用优于单一局灶亚低温或人工脑脊液冲洗.  相似文献   

2.
盐酸纳洛酮对急性重型脑外伤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急性重型脑外伤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盐酸纳洛酮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治疗早期病人脑水肿评分。结果治疗组脑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可减轻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脑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人工脑脊液灌洗通过ERK通路对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192只,随 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模型组、局部人工脑脊液灌洗组、局部生理盐水灌洗组,各组又按处死时间即术后6 h, 12 h,1 d,3 d分为4个亚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P-ERK2)蛋白的表达、SABC 法半定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人工脑脊液灌洗组伤灶区P-ERK2 蛋白和TNF-α蛋白的表达以及凋亡阳性细胞数在各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灌洗组(P<0.05)。结论:人工脑脊 液灌洗可能通过ERK通路减少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脑外伤(TBI)常见于交通事故,据统计约占全身各部位创伤总数的20%左右,无论是战时或平时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而位居第二,重型颅脑外伤死亡率一般都在30%~40%,其中仅有一半的生存者可恢复脑功能,在这其中脑水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TBI不仅是一个疾病问题,而且是涉及到家庭和社会的问题。提高TBI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且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脑外伤后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对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秉诚  尤晨 《上海医学》1997,20(3):133-135
一氧化氮在原代神经元培养中介导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为探讨脑外伤后NO的变化及其对脑水肿的影响。建立大鼠液压脑外伤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生化及放免方法测定脑外伤后不同时期NO,环磷酸鸟苷,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甘露醇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孙顺杰 《疑难病杂志》2005,4(4):208-209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51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发病24小时内入院应用甘露醇组(35例)和24小时后入院应用甘露醇组(16例);48小时和2周后复查脑CT,通过对比脑水肿的变化,分析脑出血发病24小时内应用甘露醇对脑水肿的影响。结果发病24小时内使用甘露醇组48小时出现脑水肿加重者5例(14.3%),2周后21例(60.0%);24小时后使用甘露醇组48小时出现脑水肿加重者1例(6.3%),2周后3例(18.8%)。两者48小时CT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周后CT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发病24小时内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可使脑水肿和病情加重。因此,脑出血患者早期使用甘露醇应慎重。  相似文献   

7.
<正> 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主要是继发病变所致,治疗不当可增加病人的死亡率和残废率。当前对脑外伤原发性损害的治疗方法不多,因此,脑外伤后控制颅内压增高,清除蛛网膜下腔的血性CSF是治疗严重脑外伤的主要手段。以前我们对严重的脑外伤的治疗是常规开颅清除血肿或去骨瓣减压,术后用利尿剂控制脑水肿来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1993年开始我们加用了术后颅内放置引流管48小时,持续引流颅内血性脑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型脑外伤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β-七叶皂甙钠、甘露醇治疗组和甘露醇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治疗早期病人脑水肿评分。结果:治疗组脑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合用可减轻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脑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脑外伤后脑脊液内皮素和NO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外伤后脑脊液中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及其与外伤性蛛血CT表现的关系。方法 重型脑外伤病人30例,入院时GCS小于8分。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并根据CT蛛血表现进行Fisher分级;于入院后24h及3,5,7d进行脑脊液ET-1、NO浓度测定。结果 颅脑外伤后各组病人脑脊液中ET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伤后第3d达到高峰;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脑脊液中ET浓度无显著差异;FisherⅢ组病人脑脊液中ET浓度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颅脑外伤后各组病人脑脊液中NO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伤后第3d抑制最明显;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脑脊液中NO浓度未见差异;FisherⅢ组2病人脑脊液中NO浓度伤后第1,3,5d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7d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虽未见差异,但仍低于FisherⅡ,Ⅳ组。结论 颅脑外伤后多种因素均可造成脑脊液ET 浓度升高,NO抑制,而严重外伤性蛛血病人蛛网膜下腔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刺激进一步加重上述平衡破坏,从而可能引起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3O例重型脑外伤病人脑脊液内皮素(ET)含量变化。14例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显示高压氧治疗能降低脑脊液ET含量、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缩短病人昏迷时间和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致外伤性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早期腰大池引流组(观察组)和保守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除住院后24h内行腰大池引流术外,其余治疗措施同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脑脊液漏停止时间、2周内临床治愈率和颅内感染率。结果脑脊液漏停止时间观察组为(5.0±0.9)d,对照组为(10.0±1.8)d,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2周内观察组30例(100.0%)均临床治愈,对照组临床治愈23例(76.7%),观察组2周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颅内感染,对照组4例(13.3%)出现颅内感染,观察组颅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能明显缩短脑脊液漏时间,提高2周内脑脊液漏的临床治愈率并降低颅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以来收治的13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结果本组救治成功6例,死亡7例。结论重性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治疗上应兼顾颅脑损伤和肺部,尽早适时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以及激素治疗,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标准的病例,按对照原则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在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未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栓溶二聚体(DIM)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发生率实验组为12%、对照组为29%;脑积水发生率实验组为15%、对照组为32%;预后良好率:实验组为29%、对照为12%,中残率:实验组为18%、对照组为9%;病死率:实验组24%、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单,效果肯定,能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水通道蛋白质4(aquaporin-4,AQP-4)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 选取我科重型颅脑损伤46例手术患者,分别在手术时、手术后3d、手术后1周采集血清及脑脊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AQP-4水平. 结果 在手术时、手术后3d及手术后1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均可检测到AQP-4,术后3d较手术时升高(P<0.05),术后1周AQP-4水平较术后3d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AQP-4水平随着病程进展变化,推测AQP-4可能参与了脑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局灶低温治疗对大鼠脑创伤后脑水肿的作用和对乳酸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168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28只:A组,假手术对照组;B组,脑外伤模型对照组;C组,0℃水局灶低温治疗组;D组,10℃水局灶低温治疗组;E组,20℃水局灶低温治疗组;F组,25℃水局灶低温治疗组。除A组外各组动物均按Feeney方法制作重度脑创伤模型,B组伤后不予治疗,C,D,E,F 4组伤后30 min开始给予局灶低温治疗,20~30 min局灶脑温降至3l℃并维持3 h。所有动物分别于伤后l,3,5,7 d处死,取伤区脑组织测水含量及乳酸含量。结果:B组各时间点脑组织水含量和乳酸含量比A组升高(1,3,5,7 d组均P<0.05)。C,D,E,F组与B组相比,C组水含量和乳酸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均降低(P<0.05)。局灶低温各组间相比,C组水含量、乳酸含量最高(P<0.05)。结论:对大鼠脑外伤后脑水肿,0℃水局灶低温治疗无效果,10℃,20℃,25℃水局灶低温治疗有效,以20℃和25℃水局灶低温的效果更好。减少乳酸堆积、缓解酸中毒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并探讨阻断ERK通路激活对SD大鼠脑创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变化及脑水肿形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只在颅骨上做一直径约为4 mm的骨窗,不作脑创伤;脑创伤组:制作改进式Feeney’s创伤性脑损伤模型;ERK抑制组:脑创伤前15 min股静脉注射ERK抑制剂(SCH772984,500 μg/kg),每组30只/组大鼠。制作改进式Feeney’s 脑创伤模型后,分别在脑创伤后2 h、2 d时断头取脑,Evans Blue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ERK磷酸化的水平及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脑创伤组大鼠脑组织中ERK的磷酸化水平在伤后2 h和2 d均出现明显上升(P<0.01),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脑创伤后2 d时表达也出现显著增高(均P<0.01);与脑创伤组比较,ERK抑制组大鼠脑组织中ERK的磷酸化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下降(P<0.01),MMP-9 mRNA和蛋白在伤后2 d的过表达水平也较脑创伤组出现明显降低(均P<0.01);(2)脑创伤组大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对照组在伤后出现显著升高(P<0.05),ERK抑制组大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则较脑创伤组出现明显降低(P<0.05);脑创伤组大鼠的脑含水量在伤后在2 d时出现显著增加(P<0.01),ERK抑制组大鼠的脑含水量则较脑创伤组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阻断ERK通路过度的活化可显著降低大鼠脑创伤后MMP-9高表达,减轻大鼠血脑屏障破坏及创伤性脑水肿,提示ERK信号通路在脑创伤后的过度活化可通过调节MMP-9的表达在创伤性脑水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探讨阻断p38通路激活对大鼠脑创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及脑水肿形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对照组40只:假手术处理;脑创伤组40只:制作改进式Feeney’s脑创伤模型;p38抑制组40只:脑创伤前15 min股静脉注射p38抑制剂(SB203580,400μg/kg)。分别在脑创伤后2 h、2 d时断头取脑,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P38磷酸化水平及MMP-9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Evans Blue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脑创伤组磷酸化p38的水平在伤后2 h明显上升;MMP-9 mRNA和蛋白在脑创伤后2 h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2 d时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脑创伤组相比,p38抑制组伤后2 h时p38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MMP-9 mRNA和蛋白在创伤后2 d时的高表达也均有明显下降(P<0.05);(2)与对照组比较,脑创伤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在创伤后2 h明显增加(P<0.05),2 d时出现继续升高(P<0.01);脑含水量在创伤后2 h无明显变化(P>0.05),在2 d时显著增加(P<0.01)。与脑创伤组相比,p38抑制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含水量在创伤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阻断p38通路激活可下调大鼠脑创伤后MMP-9高表达,减轻血脑屏障破坏及创伤性脑水肿,提示p38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MMP-9的表达变化在创伤性脑水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和中药薏苡仁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两者单独应用也取得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但对于他们联合应用治疗颅脑损伤的机制及治疗效果的研究报道少之又少。文章查阅了大量文献,总结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颅脑创伤性昏迷患者的醒脑开窍作用和通过调节氢离子(H+)、钾离子(K+)、钠离子(Na+)、钙离子(Ca2+)等离子而达到减轻脑水肿及神经保护作用的中西医理论依据,并且阐述了薏苡仁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研究进展,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颅脑创伤性脑水肿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