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8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1.
目的 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误诊断和误放电治疗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法 .方法 34例住院病人,男性2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54±11.17)岁.植入单腔ICD(VVI)21例,双腔ICD(DDDR)3例,三腔ICD(CRT-D)10例,平均随访(20.72±16.98)个月.结果 (1)ICD的误诊断和误放电治疗6例(占17.6%),其中单腔ICD 3例,三腔ICD 3例.(2)原因:1例(单腔ICD)对噪音误识别;4例患者是对心房颤动(AF)伴快速心室率的误识别,由于AF的心室率达到心室颤动(VF)检测区的标准,将其识别为VF.1例(V350型,ST.Jude公司)CR-D患者因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误电击7次,原因是ICD能正确识别SVT,但出厂设置了对SVT的最长诊断时间为60 s,SVT持续60 s后不消失,ICD自动按室性心动过速设置程序进行治疗,行3阵ATP治疗未转复继续电转复.(3)2例患者在VF区设立了快速室性心动过速(FVT)区,4次AF的心室率达到FVT检测区频率,经1阵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后转复.(4)共误放电40次.单腔ICD患者14次,三腔ICD患者26次.6例患者均发生在短时间内连续电击事件,1例患者曾在3 h内发生7次电击事件.结论 AF伴快速心室率(达到VF区的频率)是各种ICD误识别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AF的心室率是减少ICD不适当治疗的基础.过多的电击治疗会给患者很大的痛苦和恐惧,建议加强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学习记忆、caspase-3和livin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学习记忆变化、caspase-3和livin的影响,探讨癫痫发病机制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灵芝孢子粉干预组。用Y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aspase-3和livin的表达,用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比较各蛋白的阳性单位(PU)。结果: 戊四氮点燃后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5)。癫痫组海马及皮层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P<0.05),且与livin呈负相关。灵芝孢子粉治疗后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和凋亡减轻。结论: Caspase-3、livin参与了癫痫后脑组织神经元的凋亡过程,灵芝孢子粉能够提高癫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其降低caspase-3表达而保护神经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督脉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能总督诸阳。督脉在针灸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针刺督脉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脏病血液净化科2007~2009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96例临床资料,选取同期门诊健康查体者80例作为对照。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后壁厚度、左室收缩末内径及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之比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白蛋白、肌酐水平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叭或〈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增加透析剂量、减轻心脏负荷可能有助于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主动电极导线与被动电极导线在右心室心尖部应用的参数变化。方法 2010年1月至5月我院因心动过缓新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54例,Ⅰ组:右心室心尖部使用被动电极21例,Ⅱ组右心室心尖部主动电极33例,54例患者共植入单腔起搏器21例,双腔起搏器33例,平均年龄66.23±13.90。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观察起搏电极参数变化。结果两组比较术中阈值[(0.56±0.20)vs(0.57±0.21),P>0.05];术中阻抗[(818.25±267.71)vs.(823.59±284.46),P>0.05];术中感知(10.64±3.08 vs.10.47±3.10,P>0.05)无差别,比较术后1个月阈值(0.55±0.18 vs 0.55±0.18,P>0.05);阻抗(542.72±190.30 vs531.91±189.48,P>0.05);感知(10.53±3.60 vs 10.22±3.63,P>0.05)无差别,术后3个月阈值(0.57±0.17 vs 0.56±0.17,P>0.05);阻抗(499.80±135.37 vs.494.29±135.74,P>0.05);感知(10.72±3.48 vs.10.47±3.53,P>0.05)无差别,主动电极组一例患者术后第二天出现阈值增高(1/33,3%),最高达到6.0v,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阈值无改善,1周后行右心室电极重新植入术,于心尖部植入被动电极,拔出原主动电极,术后随访3个月电极参数正常。被动电极组未发现有阈值增高病例。结论主动电极及被动电极在右心室心尖部短期使用中未发现参数有明显差异。但主动电极组有发生急性阈值增高病例,占3%,长期的参数变化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以60岁以上正常老年人、单纯高血压、糖尿病及二者合并存在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HRR)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评价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60例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行平板运动试验老年患者(≥60y),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每组40例,采用改良Bruce方案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由各组患者达到峰心率停止运动后不同时间心率恢复曲线发现,停止运动后第1、2、3 min各组患者心率迅速降低,HRR1、HRR2、HRR3显著增加,随停止运动时间延长,各组心率降低趋缓,逐渐形成一平台。对照组峰心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停止运动后1分钟时心率恢复各组间无显著差异,2 min时仅对照组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间心率恢复存在显著性差异[(38.25±7.88)次/min vs.(30.55±12.14)次/min,P<0.01]。3 min时对照组心率恢复显著高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51.95±6.90)次/min vs.(40.75±13.75)次/min,P<0.01)及高血压组(44.9±13.79)次/min,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未达统计学差异;4 min后对照组心率恢复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心率恢复降低,且以二者合并存在时为显著,提示其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Visionwire标测导丝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左室电极植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例因心力衰竭接受CRT的患者,分别采用Visionwire导丝及左室电极到达可植入左室电极的冠状静脉(CS)分支内进行起搏参数测试及电生理标测,比较两种方法的起搏参数测试、电生理标测结果及手术时间。结果在5例患者的16个CS分支中,两种方法所测的起搏参数值无显著性差异,二者的起搏阈值有强相关性(r=0.90,P<0.01),感知亦有相关性(r=0.67,P<0.01),二者最大起搏电压引起膈肌刺激的部位相似。应用Visionwire导丝可以进行局部电位电激动顺序标测。Visionwire导丝对单个CS分支进行起搏参数测定比应用左室电极进行起搏参数测定所需时间明显缩短(12.4±7.5 min vs 18.3±12.2 min,P<0.01)。结论应用Visionwire标测导丝可以预测CS分支的左室电极起搏参数,根据局部电位延迟可准确定位左室电极植入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80岁以上患者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80岁以上心脏首次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125例(高龄组)。与同期首次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570例65~79岁的患者(老年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的临床资料、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高龄组患者多种心脏疾病(除手术适应证疾病外)并存及合并心脏外疾病较老年组均明显增多。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高龄组125例患者共植入单腔起搏器69台、双腔起搏器50台、三腔起搏器4台、双腔ICD2台。高龄组患者手术耐受性差,与老年组比较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手术操作引起的围术期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异。经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并发症均好转。所有患者均存活出院。结论充分考虑8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脏疾病的特点,并加强围术期管理,可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时高压注射对比剂发生静脉渗漏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以降低渗漏的发生率,从而取得满意的影像资料,提高疾病诊断率。方法本院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时高压注射对比剂的1850例,其中有3例发生血管渗漏,对其进行分析,总结静脉渗漏发生的原因。结果发生渗漏的原因有药物的理化因素、患者的血管因素、护士的操作水平等。结论通过有效地护理干预会降低静脉渗漏的发生率,并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静脉渗漏,使患者顺利接受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