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8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0篇
  1篇
中国医学   20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杨成  韩斐 《吉林中医药》2022,(4):417-419
韩斐教授认为抽动障碍合并口腔溃疡的基本病机是心神失调,风、火为其关键因素,治以调养心神、息风泻火,结合脏腑辨证施治,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22.
目的 探讨儿童抽动障碍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为儿童抽动障碍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确诊为抽动障碍的216例患儿设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前往相同科室就诊的216例非抽动障碍儿童...  相似文献   
323.
李宜瑞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抽动障碍(TD)是指以儿童出现身体某部分肌肉或肌群突然、快速、不自主、反复的收缩运动或不自主的发声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患。  相似文献   
324.
祛风止动方对阿扑吗啡诱导抽动障碍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祛风止动方对抽动障碍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应用阿扑吗啡(APO)诱导抽动障碍模型。APO用药3周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各8只,另设正常组8只。正常组以0.9%NaCl溶液(10ml/kg)腹腔注射4周,模型组继续予APO(2mg/kg)腹腔注射4周,中药组在模型组处理基础上给予祛风止动方(18.4g/kg)灌胃,西药组在模型组处理基础上给予氟哌啶醇(1mg/kg)灌胃,1次/d,连续4周。对模型大鼠进行刻板行为和开野实验的研究,评价药物疗效。结果①刻板行为:模型组刻板行为评分均高于正常组、中药组和西药组,而且在给药15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开野实验:模型组大鼠穿越格子数、理毛次数、直立次数、粪便粒数各项结果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穿越格子数和理毛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止动方可显著降低APO诱导抽动模型大鼠的活动水平,增强其适应力。  相似文献   
325.
目的研究慢性抽动障碍与多巴胺D5受体基因多态性是否相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与琼脂糖电泳技术的方法,对176个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慢性抽动障碍儿童与其亲生父母的多巴胺D5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数据统计采用单体型相对风险(GHRR和HHRR)与传递不平衡检验(TDT)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慢性抽动障碍与多巴胺D5受体基因多态性无显著关联。GHRR值为0.32~1.61;HHRR值为1.82;TDT值为2.25,其P值均大于0.05。结论慢性抽动障碍与多巴胺D5受体基因多态性无关联。  相似文献   
326.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情志因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下,小儿神气相对怯懦,并且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在成人眼中觉得微不足道的一些刺激,也会导致小儿陷入非常大的情绪波动,甚至会导致抽动症状的出现。喜、怒、忧、思、悲、恐、惊任何一种情绪刺激超过一定的程度,均可导致小儿抽动障碍的发生,其中,“怒”和小儿抽动症状的关系最为密切。其致病以肝、脾、心三脏为多见。临床上可通过辨证,采用精神摄养、移情易性等情志疗法治疗此病。此文在中医情志理论指导之下,对七情内伤和小儿抽动障碍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研究,并进一步探究情志疗法在具体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27.
介绍张喜莲教授从肝脾分期论治儿童抽动障碍经验。张喜莲教授立足小儿生理特性及体质特点,认为抽动障碍病位以肝、脾为主,临证以肝脾为切入点,分期动态论治。治疗时根据脾虚、肝旺孰轻孰重以抓主要矛盾。肝旺明显者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以平肝潜阳、息风止动;脾虚明显者,以六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减,治以扶土抑木、豁痰止动,临床收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28.
目的 分析菖麻熄风片与可乐定透皮贴联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146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以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可乐定透皮贴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菖麻熄风片与可乐定透皮贴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耶鲁抽动症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副作用量表(TESS)评分、临床治疗效果、相关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YGTSS、TE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儿YGTSS评分(17.14±1.35)分、TESS评分(0.96±1.01)分低于对照组的(19.35±1.46)、(1.52±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眨眼次数、眨眼频率、眨眼强度以及皱鼻子次数积分分别为(1.01±0.23)、(1.02±0.11)、(1.04±0.13)、(1.02±0.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7±0.21)、(1.56±0.12)、(1.52±0.17)、(1.62±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29.
目的 通过对史正刚教授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痰热内郁证的处方数据进行挖掘和研究分析,探究史教授治疗该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录入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史正刚门诊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6.0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 对纳入的223首处方中的92味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得出石菖蒲、郁金、远志等20个高频次药物,四气五味中苦寒药占比较多,归肺、胃、肝经药物较多。对高频次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石菖蒲-郁金、石菖蒲-远志、磁石-石菖蒲等核心药对为小儿抽动障碍痰热内郁证的常用药对。聚类分析,可将高频次药物分2大类。第一类为远志、磁石、天麻、石决明、牛膝、天竺黄、石菖蒲、郁金、僵蚕、白蒺藜、山楂,第二类为瓜蒌、葶苈子、五味子、槟榔、夏枯草、胆南星、钩藤、蝉蜕。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6个有效公因子,为史教授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痰热内郁证常用药物组合。结论 史教授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痰热内郁证以清热化痰、息风定痉为原则,以菖蒲郁金汤为基础方,佐以虫类药物祛风化痰、消食药健胃。  相似文献   
330.
抽动障碍为一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病程偏长,临床症状明显且易反复,与不良情绪存在相关性。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对常规治疗反应欠佳,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笔者遵循标本兼治、心身共调原则,精准辨病辨证,积极采用中药口服、针刺、推拿、理疗等中医集束化疗法干预难治性抽动障碍,结合富有中医特色的生活调护及心理支持,全程注重患儿及家属体验,疗效显著,且依从性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