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84篇
  免费   975篇
  国内免费   316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425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2227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754篇
内科学   2073篇
皮肤病学   99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5篇
综合类   123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6696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057篇
  4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7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1篇
  2022年   607篇
  2021年   859篇
  2020年   689篇
  2019年   605篇
  2018年   645篇
  2017年   562篇
  2016年   585篇
  2015年   674篇
  2014年   779篇
  2013年   1158篇
  2012年   839篇
  2011年   965篇
  2010年   790篇
  2009年   764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547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胃泌素释放肽(GRP)DNA疫苗对EMT6小鼠乳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构建的GRP DNA疫苗pCR3.1-VS-HSP65-TP-GRP6-M2肌肉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2周1次,共5次。采用ELISA法对小鼠的血清中抗GRP-IgG类抗体进行检测。最后一次免疫后第2周,接种EMT6小鼠乳腺癌细胞。于肿瘤细胞接种后d14,处死全部动物,称量肿瘤的质量和测量肿瘤的体积。并对瘤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结果:pCR3.1-VS-HSP65-TP-GRP6-M2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抗GRP-IgG类抗体的产生。并对随后的EMT6肿瘤细胞攻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抑瘤率为46.53%。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GRP DNA疫苗成功地激发了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与pCR3.1-VS-HSP65-TP对照组相比,GRP DNA疫苗免疫组小鼠EMT6肿瘤组织浸润性下降。结论:GRP DNA疫苗显著抑制EMT6乳腺癌生长,为此类疫苗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为了解新城区一般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促进乙肝防制工作。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区3583名1~50岁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HBsAg阳性者97人,阳性率为2.7%,HBsAg阳性率在15~年龄组最高为4.7%。已婚者HBsAg阳性率高于未婚者1.6个百分点。有接种史者HBsAg阳性率低于无接种史者2.5个百分点。乙肝疫苗接种者844人,接种率为23.6%,随着年龄的增加,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但<15岁人群接种率在90%以上。成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乙肝疫苗接种率增高。男性乙肝疫苗接种率及HBsAg阳性率均高于女性。结论加强宣传教育,从控制人群乙肝发病的高度全面考虑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在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前提下扩大免疫接种人群,对适宜接种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993.
张园  李晓眠  王华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3):2031-2033
目的:构建仙台病毒核酸疫苗pVAXl-F,并在COS 7细胞中表达.方法:利用PCR法以仙台病毒cDNA为模板扩增出F基因,与pMD18-T连接,测序正确后用HindⅢ/EcoR Ⅰ双酶切,将F基因引入经同样酶切的pVAX1载体,构建pVAX1-F表达载体,用PCR法和双酶切法鉴定,并将此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COS 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抗原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经PCR法和酶切鉴定,目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经测序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EF679198)公布结果一致.重组质粒pVAX1-F转染COS 7细胞72 h后,能够表达抗原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达到58.3%,与对照组3.6%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F基因mRNA明显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VAX1-F,并能够在COS 7细胞中瞬时表达,为仙台病毒F基因核酸疫苗进行免疫学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通过调查上海市某小学的水痘爆发,分析水痘的传播途径和流行过程,评价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接种现状和保护率,探索水痘免疫对策.方法 2007年10月29日~2008年1月19日,对该校所有在校学生进行水痘发病问卷调查,同时查询VarV预防接种记录,分析爆发的危险因素,计算疫苗保护率.结果 1172名学生中,86.3%/4(1012/1172)在爆发前无水痘患病史,66.8%(676/1012)有VarV接种史.本次水痘发病73例,共形成3次发病高峰.病例主要分布在3~5年级,1、2年级无水痘发病,且VarV接种率较高[分别为85.3%(139/163)和76.8%(152/198)].无接种史的易感者水痘罹患率非常显著地高于有接种史者(x2=23.45,P<0.001),VarV保护率是68.5%(95%可信限为54.5%~75.5%).保护率随接种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x2=4.131,P=0.0421).46.6%(34/73)的患者未能及时隔离,具有传播可能性.结论 低接种率、免疫时间较长和缺乏及时的报告隔离制度,是此次水痘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提高中、高年级小学生VarV接种率,深入评价免疫方案,改善水痘监测系统,对预防水痘爆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前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产能尚不能满足发生流感大流行时的需求,而且由于免疫原性受被接种者的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以及身体免疫机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维持免疫原性的前提下,采用低剂量接种十分重要.研究发现,一些疫苗采用皮内接种,而不是传统的肌内或皮下接种,可以减少接种剂量,而同时又保持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无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Vreo细胞)的临床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使用国产和进口无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Vreo细胞),全程免疫104名10~65岁入选志愿者,在免前、免疫后d 14和d 45抽血,采用小鼠中和试验(MNT)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经Cox法统计分析,①国产疫苗的d 14、d 45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12%(53/54)和100%(54/54);血清抗体水平(GMT)分别为2.85 IU/ml和9.49 IU/ml。②进口疫苗的d 14、d 45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7.14%(34/35)和100%(35/35);血清抗体水平(GMT)分别为6.20 IU/ml和10.3 IU/ml;③国产与进口疫苗的14 d和45 d的血清抗体阳转率及45 d的GM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免疫后d 14两组间GM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国产无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抗体产生早且水平较高,对机体具有安全性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表达纯化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H37Rv株重组抗原ESAT-6,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价值研究及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重组质粒pET23b-ESAT-6转化E.coli表达菌株BL21(DE3)plysE,IPTG诱导重组抗原ESAT-6表达。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印迹鉴定后,优化表达条件用镍离子鳌合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抗原。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3b-ESAT-6并且重组抗原ESAT-6以可溶性形式高效表达,经亲和层析后得到高纯度有免疫原性的重组抗原(纯度>95%)。结论高纯度有免疫原性的重组抗原ESAT-6为新型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及其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价值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动态观察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小鼠后IgG及其亚类和IgG的变化.方法:将疫苗分别采用鼻腔内接种和口服灌胃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眼球取血,常规ELISA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和IgG水平,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鼻腔内接种组的血清IgG、IgG2a和IgG2b水平均在免疫后2~18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10、4和6周达最高水平;血清IgG1、IgG3和IgE水平均在免疫后2~18周降低,分别在免疫后8、12和10~12周达最低水平.口服免疫组的血清IgG、IgG2a和IgG2b水平均在免疫后2~18周增加,分别在免疫后14、8和8周达峰值;血清IgG1、IgG3和IgE水平均在免疫后2~18周下降,分别在免疫后8、6和16~18周达最低水平.结论: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在免疫早期即可诱导小鼠产生一个TH1型保护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调查蓟县麻疹暴发原因。[方法]通过疫情网和现场调查,了解麻疹疫情和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2005年1~12月份蓟县共报告麻疹病例393例,其中﹤7岁发病人数占24.68%,7~19岁占41.22%,﹥19岁占34.1%。病例中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占30.03%,未接种占23.41%,不详46.56%。现场调查结果,麻疹发病率为29.86%(132/442),8岁组发病数最多,麻疹疫苗保护率为60.27%,接种两次及以上麻疹疫苗比接种1次麻疹发病率低。[结论]蓟县麻疹基础免疫率较低,易感人群年龄增大,而复种与加强免疫工作不足是暴发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现阶段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自1985年4月开展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所取得的成果。方法在国家"七五"攻关课题试点区,应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家庭为单位,采取血清,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人群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和HBV流行率经标化后分别为6.03%、37.75%和37.33%;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低于1987年同一地区的检测结果,尤以<20岁青少年降低比较明显;抗—HBs阳性率则高于1987年同一地区的检测结果,尤以<20岁青少年升高明显。结论人群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改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