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619篇
  免费   23474篇
  国内免费   14451篇
耳鼻咽喉   7238篇
儿科学   1536篇
妇产科学   4338篇
基础医学   16890篇
口腔科学   3531篇
临床医学   54545篇
内科学   24095篇
皮肤病学   1511篇
神经病学   3783篇
特种医学   177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5篇
外科学   41659篇
综合类   97724篇
预防医学   15195篇
眼科学   1861篇
药学   30671篇
  405篇
中国医学   14972篇
肿瘤学   73325篇
  2024年   1760篇
  2023年   7118篇
  2022年   6316篇
  2021年   8008篇
  2020年   7786篇
  2019年   8035篇
  2018年   4590篇
  2017年   7248篇
  2016年   8790篇
  2015年   9468篇
  2014年   14846篇
  2013年   15068篇
  2012年   20434篇
  2011年   22126篇
  2010年   21783篇
  2009年   22352篇
  2008年   22748篇
  2007年   21303篇
  2006年   19633篇
  2005年   19719篇
  2004年   18009篇
  2003年   13937篇
  2002年   13005篇
  2001年   13139篇
  2000年   10935篇
  1999年   10266篇
  1998年   10358篇
  1997年   10962篇
  1996年   9786篇
  1995年   8028篇
  1994年   6904篇
  1993年   4942篇
  1992年   4464篇
  1991年   3187篇
  1990年   1922篇
  1989年   1637篇
  1988年   291篇
  1987年   261篇
  1986年   185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肿瘤位置、最大直径及甲状腺外浸等临床病理特征与甲状腺癌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研究分析初次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运用检验临床病理特征与前上纵隔淋巴结阳性率的相关性。 结果 肿块位置、最大直径、数量、腺体外侵、受累腺叶数及Ⅵ区淋巴结转移等特征,以及患者年龄等相关因素中,只有VI区淋巴结对前上纵隔淋巴结状态有影响;60例患者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10/60(16.67%)。相关因素的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对比:≥55岁vs <55岁(20% vs 16.36%, P<0.05);肿块位于下极 vs 上极 vs 中极(P>0.05);最大直径≥1.5 cm vs 最大直径<1.5 cm(18.18% vs 15.79, P>0.05);单灶 vs 多灶(21.88% vs 10.71%, P>0.05);单叶 vs 多叶(17.5% vs 15%, P>0.05);男性vs女性(20% vs 15.55%, P>0.05); Ⅵ区淋巴结阳性vs 阴性(24.43% vs 3.57%, P<0.05); 结论 总体来说,甲状腺乳头状癌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较低。本研究发现VI区淋巴结状态可能与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未来仍需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临床研究已证实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此,第4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推荐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Ⅰ期远端胃癌。然而,腹腔镜胃癌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存争议。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CLASS研究组)发起的CLASS-01研究顺利完成,提供了全球首个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前瞻性多中心证据。胃癌外科的主流方向在从“大切口和扩大化手术切除”逐渐向“微创、精准化手术”转变,以使手术安全性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14.
安宁疗护可提高患者在生命终末阶段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身心痛苦。科学合理的安宁疗护准入标准可帮助医护人员识别出需要安宁疗护服务的患者,使其及时获得安宁疗护服务,因此明确安宁疗护的准入标准是推进安宁疗护发展的基础。本文就国内外安宁疗护准入标准的制定方法、具体内容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安宁疗护准入标准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7年3月某院收治的6例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1.3±4.5)岁.对6例尿路上皮癌伴透明细胞变异亚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统计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6例患者均属于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均为局部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情况:Ⅲ级4例,Ⅳ级2例;病理分期情况:2例属于pT2a期,3例属于pT2b期,1例属于pT3a期;其中合并腺性分化的有2例,合并有鳞状分化的有2例,合并有微乳头变异的1例;6例患者中5例患者在脉管系统内可见瘤栓.免疫组化染色情况: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20(CK20)(+)、上皮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6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6±3.9)个月.其中1例行诊断性TURBT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术后8个月因为全身性转移而死亡,其余5例行膀胱全切者治疗的患者中,1例患者在术后17个月因为转移而死亡,其余4例患者在术后分别随访6、10、17、2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是临床罕见的上皮癌类型,多数为高级别肿瘤,分期晚,且患者的预后较差,分析可能与其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的高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胃癌根治切除术后进行腹腔灌洗液CEA mRNA检测的139 名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术后常规随访。用RT-PCR检测139 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灌洗液中CEA mRNA表达情况。卡方检验分析腹腔灌洗液中CEA mRNA表达与临床基本特征、组织病理学资料、血液学指标及复发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 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查影响CEA mRNA表达水平的因素。结果:139 名患者中44 名(31.7%)患者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分析显示,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分级、Lauren 分型和HER2、EGFR、VEGFR等标记物间均没有明显的关联(均P>0.05),与病理类型、脉管是否侵犯、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和临床AJCC 分期有明显的关联(均P<0.05)。CEA mRNA阳性患者腹膜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2)。Logistic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印戒细胞癌(P=0.04,HR=2.810,95% CI: 1.050~7.520)、T 分期(P=0.016,HR=6.329,95% CI: 1.417~28.264)、N 分期(P=0.022,HR=3.068,95% CI: 1.172~8.027)、AJCC分期(P=0.016 ,HR=3.971 ,95% CI: 1.295~12.173 )、神经侵犯(P=0.002 ,HR=6.738,95% CI: 1.995~22.757)、脉管侵犯(P<0.001,HR=16.36,95% CI: 3.85~69.512)为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经过对其他因素的校正,脉管侵犯(P<0.001,HR=21.314,95% CI: 4.21~107.907)为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腹腔灌洗CEA mRNA阳性的患者腹膜复发转移风险高且预后不良,应考虑包括腹腔局部治疗在内的更加积极的抗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肿瘤患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应是癌症的完全根治,心理、生理和体能完全恢复,能胜任各项工作。然而由于肿瘤的特殊性,完全达到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实际上肿瘤康复主要是针对癌症所导致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残疾,通过医学、社会、心理、体能、教育、职业等综合性手段,使患者尽可能改善或恢复,提高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挑战,例如免疫介导的肝毒性的发生。深入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过程中导致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可能机制、危险因素等,有助于更好地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