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9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1篇
临床医学   525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31篇
综合类   1207篇
预防医学   132篇
药学   438篇
  7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45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自1993年1月~1996年10月,我院对具有血尿、腰痛、腰部肿块三大症状或具有上述症状之一的泌尿系统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影像学综合检查,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普查总数为2390人,其中有阳性发现者990人(男性724人,女性266人),阳性率为41.42%。1.2影像学检查阳性990人中,30岁以下者为246人,31~45岁者为236入,46~60岁为297人,61岁以上者为211人。1.3在990例具有阳性发现的患者中,筛选出的恶性占位性病变83例,占普查总人数2390人的3.47%。其中肾上腺恶性占位10例,肾恶性占位24例(其中小肾癌4例),膀胱恶…  相似文献   
32.
小儿肾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治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小儿肾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治特点,对1988年9月一2002年2月收治的8例12岁以下肾癌患儿进行分析,其中采用根治性肾切除7例,行单纯性肾切除1例,术后仅2例接受不规则化疗,其余未作化疗。结果显示,8例患儿于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7例,最长14年,最短8个月,目前无复发,生长发育正常,失访1例。提示小儿肾癌是儿童少见的肾恶性肿瘤,术前与肾母细胞瘤鉴别有一定困难,根治性肾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化疗与否似乎对术后生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3.
高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6):575-575
<正> B超是诊断肾脏肿物的重要手段,但对少见或不典型病例,定性诊断仍有一定困难。本文收集我院近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B超误诊为肾癌的肾脏肿物作一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4例,女1例,年龄42~76岁,平均50岁病灶均为单发,体检超声偶然发现2例,无痛性肉眼血尿2例,发热1例。1.2 典型病例 例1:男,70岁,正常体检B超发现右肾有一肿物。近期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腰肋痛等病史。一个月前曾有过间隙性无痛性全程血尿。查体:双肾区及双输尿管经路无叩击痛,腹软,未触及肿块。血常规及尿常规均正常。B超所见:右肾上极皮质内见一直径2.0cm的圆形高回声团块,边界尚清楚,其内回声欠均匀,B超提示肾癌可能性大。手术所见:右肾形态、大  相似文献   
34.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晚期肾癌顽固性大量肉眼血尿的方法。方法对15例晚期肾癌顽固性出血病人,在治疗前检查尿常规、尿培养、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等,然后采用膀胱镜下逆行肾盂插管的方法,向肾盂内灌注抗癌药物、过氧化氢和福尔马林。结果15例病人中13例在首次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在第二次治疗后出血停止。无一例有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15例病人血尿均未再复发。结论肾盂内灌注福尔马林对于晚期肾癌的顽固性血尿虽不是一种根治方法,但却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微血管侵犯在肾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局限性肾癌患者肾癌根治术后标本 70例。临床分期 :PT15例 ,PT2 5 0例 ,PT3 14例 ,PT41例 ;组织学分级 :G17例 ,G2 38例 ,G3 19例 ,G46例。 70例肿瘤平均直径 7.2cm。采用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Schiff染色制片 ,观察肾癌微血管侵犯情况 ,并与分期、分级等病理因素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微血管侵犯者 2 4例 (34.3% ) ,其中出现转移 11例 (4 5 .8% ) ,死于肿瘤复发 7例 ,4例仍带瘤存活 ,死于其他疾病者 2例 ;4 6例无微血管侵犯者中出现转移 4例 (8.7% ) ,两组生存时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微血管侵犯和肿瘤分期、分级、体积均相关 ,多因素分析表明 :微血管侵犯、肿瘤体积均是预测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微血管侵犯为影响患者预后的最重要的相关因素。 结论 微血管侵犯可作为局限性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 ,并可作为肾癌常规临床病理检查的一种补充形式 ,按照有、无微血管侵犯作进一步分型 ,可为肾癌患者的预后提供更全面的预测。  相似文献   
36.
肾癌患者组织蛋白酶B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组织蛋白酶B在肾癌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组织蛋白酶B在肾癌患者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阳性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平均标记指数在癌组织较癌周组织明显增高 ,两者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结论 组织蛋白酶B在癌组织中表达增强表明 ,组织蛋白酶B与肾癌恶性表现相关 ,是肾癌患者临床监测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oncolytic adenovirus armed with small interference RNA targeting hTERT gene for renal cancer therapy. Methods Nude mice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4 groups (8 mice/group),and were treated by intratumoral injections of ZD55-hTERT ( an oncolytic adenovirus armed with small interference RNA targeting hTERT gene) ,ZD55-EGFP ( an on-colytic adenovirus) and Ad-hTERT (replication-defective adenovirus armed with small interference RNA targeting hTERT gene) with three consecutive daily at 7 × 108 pfu/day or treated with PBS as a control. The expression of E1A and hTERT, and apoptosis of tumor xenografts were assess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at the 7th day after injections. The tumor volume was measured at the 50th day after injec-tions. Results The tumor volume in ZD55-hTERT treatment group ( 124.1±27.5)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ZD-EGFP (499.8±77.1 ) and Ad-hTERT ( 609.0±102.5 ) treatment groups. The E 1A pos-itive expression in ZD55-hTERT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d-hTERT treatment group. The hTERT positive expression in ZD55-hTERT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Ad-hTERT treatment group. ZD55-hTERT treatment of tumor xenograft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d apoptotie cell death as compared with ZD55-EGFP and Ad-hTERT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ZD55-hTERT was more potent than oneolytie adenovirus ZD55-EGFP and Ad-hTERT.  相似文献   
38.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对放化疗不敏感,肾癌主要依靠手术治疗,患者预后较差。探索肾癌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寻找预测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靶点是当前肾癌研究的热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且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其异常表达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ncRNA通过多种机制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影响细胞稳态,包括增殖、凋亡、生长周期、侵袭和转移。本文就lncRNA在肾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肾癌的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9.
目的子研究c—erbB-2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病理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用鼠抗人c-erbB-2胞内段单克隆抗体(CB11)和鼠抗人c-erbB-2胞外段单克隆抗体(9G6.10)检测77例肾细胞癌及相应癌旁肾组织c—erbB-2蛋白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10例新鲜肾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c—erbB-2 mRNA的表达。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及乳头状肾细胞癌c—erbB-2的表达分别为68.2%、93.1%及75.0%。结果 77例肾癌组织CB11和9G6.10的阳性率分别为61%(47/77)和45.5%(35/77);二者联合检测总阳性率为77.9%(60/77)。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及乳头状肾细胞癌c—erbB-2的表达分别为68.9%、92.9%及75%。RT-PCR检测新鲜肾癌组织c—erbB-2mRNA的阳性率为100%(10/10)。结论 肾癌中c—erbB-2蛋白及c—erbB-2mRNA均过表达。不同的肾癌病理类型c—erbB-2蛋白表达不同,颗粒细胞癌表达最高。c—erbB-2在肾癌的不同临床分期均过表达,说明可能在病变的早期c—erbB-2已经发生改变。c-erbB-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肿瘤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碘佛醇在兔VX2肾癌超声血流显像中的作用。方法24只实验兔建立肾VX2肿瘤模型,随机分3批,每批8只,分别于种植后第7、14、21天,静脉注射碘佛醇,观察注射前后肿瘤彩色血流信号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碘佛醇后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较注射前增多、增强。其中第7天,肿瘤的CDFl分级变化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第14天和第21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注射碘佛醇后连续观察20min,血流信号增强仍保持在高峰状态。结论碘佛醇对兔VX2肾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起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