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8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32篇
中国医学   544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5 毫秒
81.
车前草中熊果酸的超声提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袁珂  杨中汉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66-2467
目的从车前草中提取熊果酸,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提取熊果酸,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测得车前草中熊果酸含量为0.322 1%,平均回收率为98.1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2%(n=5)。结论:采用超声技术提取车前草中的熊果酸,具有提取快速、操作简单、节省溶剂、无需加热、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夏枯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夏枯草(prunella v ulgaris L·)是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以干燥果穗或全草入药。广泛分布于湖南、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夏枯草主要含有三萜及其苷类、甾醇及其苷类、黄酮类、香豆素、有机酸、挥发油及糖类等成分,具有降压、降糖、抗菌、抗炎、抗过敏及抗病毒等作用[1]。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苦丁茶中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丁茶中熊果酸含量,色谱柱:Diam onsil C18(4.6×250m 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92∶8);流速:1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20nm。结果熊果酸在0.82~4.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RSD=1.3%(n=5),苦丁茶嫩叶中熊果酸的含量为5.93mg/g,老叶中的含量为12.74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苦丁茶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
目的建立测定健胃口服液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Novapak C18(4.6×20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97∶3),检测波长215 nm。结果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9.19%,RSD=2.0%(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健胃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5.
熊果酸对乳腺癌细胞caspase-3和PAR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三萜类中药成分熊果酸(UA)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的凋亡作用,并通过分析UA作用后MCF-7细胞的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多聚糖(PARP)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处理细胞株,采用MTT法、活细胞原位光镜和荧光染色技术、流式细胞技术(FCM)、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图象分析技术,研究UA对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UA剂量依赖性的抑制MCF-7细胞增殖,半数生长抑制剂量(IC50)为(22.6±3.0)μmol.L-1,诱导caspase-3和PARP表达增加,使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核质浓集,有凋亡小体。结论:UA诱导MCF-7细胞凋亡,其机制涉及到caspase-3和PARP依赖性凋亡调节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86.
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荆芥为唇型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是一味常用解表中药,具有解表散风,透疹等功能,用于感冒,头痛,风疹,麻疹,疮疡初起[1]。目前关于其化学成分有单萜、黄酮的报道[2,3]。作者在对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的研究中发现,荆芥对该有效部位群贡献较大,因此对它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荆芥中分离鉴定。这些化合物中,熊果酸,反式桂皮酸有抑菌....  相似文献   
87.
女贞子药材及贞芪利咽颗粒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贞子(Fructus Ligusm lucidi)系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果实,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熊果酸(ursolic acid,2)、乙酰齐墩果酸等。1为女贞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可达1.1%~14.8%。药理实验结果表明1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动物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与白介素2(IL-2)具协同作用.2在与1相同的剂量下,亦能明显增强正常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贞芪利咽颗粒为六类中药新药,由女贞子、黄芪、丹参、泽漆四味药材提取加工而成,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其中女贞子为君药,在制剂中应检测其有效成分1、2含量。现行标准中采用TLC法,误差大、重现性差,且难以将二者有效分离。文献采用HPLC法测定女贞子中1、2的含量,但仍未能完全分离,在制剂中会干扰有效成分测定。本研究采用反相HPLC法,以甲醇-水(87:13,含0.2%磷酸和0.04%三乙胺)为流动相,可较好分离女贞子药材及贞芪利咽颗粒中的1、2。  相似文献   
88.
熊果酸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熊果酸分布广泛,生物学效应多样,其抗肿瘤作用是多方面和全方位的,有望成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新药。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六味地黄超微细粉体的化学成分溶出特性进行考察。方法:应用HPLC图谱考察两种粉体提取时化学成分溶出特性的异同;对比考察六味地黄细粉及超微粉中目标成分熊果到及丹皮酚的含量,溶出特性。结果:两种粉体甲醇提取液HPLC在相同保留时间有相同吸收峰,但峰值有明显差异;超微粉中熊果酸及丹皮酚的含量分别较细粉高出44.55%和7.6%。结论:六味地黄方经超微粉碎后,其化学成分的组成没有明显变化,但溶出速度及溶出量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建立六味地黄丸及六味地黄胶囊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Shim Pack型C18柱 ,乙腈 甲醇 水 乙酸胺 (70∶16∶14∶0.5)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15nm ;流速 1mL·min-1。结果 :齐墩果酸回归方程为Y=15220X-2908,r=0 .9996 (n=6) ,线性范围 0.48~19.12μg ,熊果酸回归方程为Y=15943X+3040.3,r=0.9997(n=6) ,线性范围 0.48~19.28μg。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中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为 101.2% ,RSD =2.2% ;六味地黄胶囊中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为 101.9% ,RSD =1.9%。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中熊果酸平均回收率 100.0% ,RSD =1.7% ;六味地黄胶囊中熊果酸回收率 100.2% ,RSD =1.0%。结论 :该方法可使齐墩果酸、熊果酸得到基线分离 ,从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