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0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6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611篇
内科学   604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449篇
综合类   1757篇
预防医学   21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619篇
  9篇
中国医学   516篇
肿瘤学   29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GCK,HK2基因微卫星多态标志与NIDDM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蕾  施珏 《昆明医学院学报》1999,20(2):57-58,64
应用PCR技术对100例NIDD患者和86例正常人进行GCK,HK2基因微卫星多态标与NIDDM关系的研究。结果:NIDDM患者GCK基因中的1,1及2,2型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HK23种基因型频率在两组均无差异。结果表明:GCK基因与NIDDM有关而HK2基因与NIDDM无关联。  相似文献   
92.
目的检测微卫星DNA序列的不稳定性在中国人原发性食管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技术,检测63例中国人原发性食管癌组织中做卫星DNA序列的不稳定性。结果食管癌中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的发生率为41.2%;微卫星DNA的不稳定性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而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侵袭性等无关。结论中国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微卫星DNA序列的不稳定性,可能是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并且可能更多的参与了食管小细胞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为比较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SH)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3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LMWH组(81例)和SH组(5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LMWH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120IU/kg体重,每日2次皮下注射;SH组给予普通肝素钠5000U静注后连续静滴400U/kg·d,均连续用7d。结果 LMWP组7d内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塞、急救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7.3%与33.3%、6.2%与5.6%、6.2%与7.4%、0与3.7%,总的临床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6%与50.0%(P<0.05)。结论 LMWH较SH治疗UAP更有效、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94.
探讨内皮及纤溶系统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采用发色底物比色法测定不稳定性心绞痛17例、稳定性心绞痛25例、正常人组22例,血浆tPA(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AI(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D-Dimer(Degrade-Dimer,D-二聚体)水平。结果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阶段血浆tPA、PAI和D-Dimer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正常人组(P<0.01),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病情稳定后,PAI、D-D则显著下降,与正常人组无显著差异,血浆tPA也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人组(P<0.05)。提示内皮损伤、纤溶紊乱和血栓形成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1 命名与分类1.1 命名:1973年Sampson描述了一种严重的持续地可导致AMI的心绞痛综合症,并命名为“濒临心肌梗塞”。70年代本综合征由Folwer命名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并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用。其间曾先后采用过的名词有中间综合征、急性冠脉不全、梗塞前心绞痛等[1]。1.2 分类:目前关于UA的分类尚无统一意见。1988年Bashour[2]将这种心绞痛命名为“不稳定性缺血综合征”,并分为5种类型:①恶化性心绞痛;②休息时心绞痛;③梗塞后心绞痛;④梗塞前有症状心肌缺血;⑤无Q波心梗。1…  相似文献   
96.
观察 5 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治疗。结果显示 :UAP患者多支血管病变占5 2 % ,缺血相关血管复杂性病变占 6 2 %。不同类型UAP各有不同的冠脉病变特点及治疗选择。 38例冠脉狭窄≥ 70 %的患者行冠脉内支架术 ,手术成功率达 94.7% ,2例术后有急性心肌梗塞 ,其中 1例与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有关 ,术后随访 11± 6个月 ,再狭窄率为 10 .5 %。提示冠脉内支架术是治疗冠脉狭窄严重的UAP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14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锁关节脱位为较少见的损伤,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不易取得满意结果。作者在复习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并完善了1种操作简单、疗效满意的方法,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21~62y。局部撞击致伤,无其它合并伤。Ro...  相似文献   
98.
我院自1992年5月至1997年9月间,应用小剂量尿激酶(UK)联用硫酸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将1992年5月至1997年9月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UAP(采用1979年WHO报告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低分子肝素 0 .4mL腹壁皮下注射 ,每 12h 1次 ,硝酸酯类药物微注泵注入。结果 治疗后 1~ 5d患者胸痛迅速缓解 ,显效率为76% ,用药安全 ,未见出血等副作用。结论 低分子肝素与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绞痛疗效确定 ,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00.
王志强 《中医正骨》2003,15(6):25-26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损伤 ,其中股骨颈骨折占全部骨折的 3.5 8% ,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与股骨颈骨折相同〔1〕。对髋部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 ,既往多采用牵引和内固定等方法 ,由于骨折不稳定、复位差、内固定易失效、骨折愈合慢等原因 ,病人不能早期下床活动 ,并发症多。因此 ,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的研究重点。自 1995年 4月 ,我们对 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不稳定骨折 ,行人工关节置换 ,经 6 8例临床观察 ,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 ,男 2 6例 ,女 4 2例 ,年龄 81~ 89岁 ,平均 85 .5岁。 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