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89篇
  免费   817篇
  国内免费   1404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459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617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3031篇
内科学   5049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5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460篇
综合类   8546篇
预防医学   204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804篇
  48篇
中国医学   2234篇
肿瘤学   488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520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506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654篇
  2014年   1188篇
  2013年   1173篇
  2012年   1390篇
  2011年   1513篇
  2010年   1406篇
  2009年   1329篇
  2008年   1315篇
  2007年   1284篇
  2006年   1348篇
  2005年   1317篇
  2004年   1146篇
  2003年   1252篇
  2002年   1185篇
  2001年   1178篇
  2000年   1095篇
  1999年   808篇
  1998年   797篇
  1997年   665篇
  1996年   460篇
  1995年   333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复发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77例首次卒中发作时HP阳性患者分为抗HP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复发情况。同时观察139例首次卒中HP阴性患者复发时HP感染情况。结果 39例HP阳性患者经抗HP治疗后复发率为15.4%,38例HP阳性虱未抗感染治疗复发率为39.4%,139例首次卒中时HP阴性患者卒中复发率为24.5%(P<0.05);在33例首次卒中发作HP阴性者在复发时,其HP检测阳性者21例,阳性率为63.4%(P<0.05)。结论 HP感染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防治HP感染可以减少卒中发作。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及其空泡毒素基因 (vacA)亚型、细胞毒素相关基因 (cagA)与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间的关系。【方法】①自 39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分离培养出 39株幽门螺杆菌菌株 ,采用PCR方法鉴定 39株菌株的ca gA及vacA亚型 ;②采用HLA DR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 ,对上述已行cagA及vacA亚型鉴定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及 2 2例阴性患者的胃窦活检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上皮HLA DR表达较阴性患者更显著 ;②幽门螺杆菌定植密度与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程度间存在正相关 ;③感染cagA 菌株患者较感染cagA-株者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更明显 ;④本研究中vacAs1a/m2亚型占 90 % ,故未对不同vacA亚型与胃上皮HLA DR表达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论】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诱导胃上皮HLA DR抗原异常表达 ;②cagA 菌株可能通过胃上皮HLA Ⅱ类分子介导而与宿主发生更为密切的相互作用 ,从而较cagA-菌株引起更为显著的胃上皮损伤。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国产奥美拉唑(OME)联用庆大霉素(GEN)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疗效.方法 对经胃镜检查确诊为Hp阳性的DU患者180例,采用奥美拉唑(奥克,OME)加庆大霉素(GEN)治疗,并以两种药物单用作为对照,分别观察2周和4周,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OME单独用药有效率和Hp清除率在2周、4周分别为72.4%、51.7%和80.7%、57.9%.GEN单独用药有效率和Hp清除率在2周、4周分别为48.3%、34.5%和51.8%、37.5%,两药联用的有效率和Hp清除率在2周、4周分别高达89.4%、87.7%和100%、93.0%,OME GEN组2周和4周治疗DU的有效率和Hp清除率明显高于GEN组和OME组(P<0.01和P<0.05);OME组2周、4周治疗DU的有效率及Hp清除明显高于组GEN组(P<0.01和P<0.05),未见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OME和GEN联合治疗Hp感染的Du患者有效率和Hp清除率高、经济、安全可靠,值得基层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4.
目前用于检查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方法很多 ,大体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侵入性检查法是指行胃镜检查时直接检查HP或活检胃粘膜做HP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 ,涂片、组织学检查、分子杂交或PCR等检查方法。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包括血清抗HP抗体检测、14 C或13C尿素呼吸试验等。现将HP的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探讨如下。1 HP的分离培养在所有HP的检查方法中 ,取胃粘膜行HP培养最为可靠 ,应看作是诊断HP的“金标准” ,是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规范标准 ,但其敏感性差 (为 80 %左右 ) ,并且此培养需要一些特定设备 ,过程…  相似文献   
35.
秦立篷  李丁  张菊  韩锋产  阎小君 《医学争鸣》2002,23(14):1295-1297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ureB基因,并进行表达,验证表物的反应原性。方法:应用PCR技术从技术临床分离株中扩增出ureB基因,克隆入载体pGEM-7zf( )进行测序,进一步转到友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V220进行诱导表达,以Western blot实验验证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测序后经同源性比较,证实扩增后得到的片断确为ureB基因,并原核表达出可被抗Hp抗体识别的非融合重组蛋白。结论:获得了有反应原性的重组ureB蛋白。  相似文献   
36.
社区获得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菌株类型、传播方式,并探讨预防方法。方法 选择来自社区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21例,并将其配偶和子女一起列为实验对象,抽取静脉血,用蛋白印迹法测定幽门螺杆菌的CagA和VacA基因,用调查表了解其家庭用餐和刷牙的生活习惯。结果 社区获得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菌株以CagA和VacA阳性的菌株为主(95%),病人配偶的感染率为100%,病人子女的感染率为47.6%。并发现一个家庭中的成员感染的菌株具有相同的基因型。这些家庭的用餐习惯均是公食制,刷牙习惯调查结果示:配偶间、双亲与子女间合用口杯(67%)、合用牙膏(95%)。结论 社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明显的家庭集聚现象,口-口传播是其主要途径,感染菌株以高毒力菌株为主。有效预防措施是积极抗茵治疗并建立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iversity of urease gene and urease activity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of urease gene and rapid urease activity test were used to study the urease activity of different clinical isolates of H. pylori. Results: H. pylori clinical isolates were divided into 4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PCR-RFLP results of urease gene and urease activity. Type Ⅰ , possessing strong urease activity (0. 11) and presented 1 fragment of 1. 7 kb by PCR-RFLP, had close relations with gastric ulcer; type Ⅱ , with the weakest urease activity (0. 07) and 2 fragments (1. 3 and 0. 4 kb respectively) , was associated with duodenal bulb ulcer; type Ⅲ , with the strongest urease activity (0. 12) and 2 fragments (0. 4 and 0. 17 kb) with or without 1 fragment (0. 23 or 0. 37 kb) , was responsible for gastritis; type Ⅳ , with weak urease activity (0. 09) and 2 fragments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2例已行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查的肝硬化患者Hp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p感染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p感染率随食管静脉曲张加重、肝功能恶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加重而降低(P<0.05~P<0 .01);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有无发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与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恶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关.对有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无需行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39.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我们通过对同期检出的不同程度胃粘膜病变的HP感染率和感染部位的观察,探讨HP与胃粘膜癌前病变演变的关系及其致癌性.  相似文献   
40.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已被证明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并在胃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治疗HP的方法很多,但仍有部分HP阳性患者反复治疗无法根治。笔者采用自拟胃舒方剂联合丽珠胃三联治疗用其他抗HP失败的HP阳性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