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31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46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明代传日医书众多,以《医书大全》、《南北经验医方大成》、《玉机微义》、《医学正传》、《医学入门》、《万病回春》等综合性医书,传播最快,影响最大。它们促进了16世纪以降日本开始对中国医籍的大量翻刻;为日本当时医师培养提供了便捷教本;丰富了道三学派的理论与实践,从而为日本医学中兴增添了砖瓦。  相似文献   
52.
明朱■主编的《普济方》是我国现存部头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中医方书。《普济方》中的有关口腔医学史料部分,全面系统地汇集了我国明代以前口腔中医药学的成就,表明我国古代医家在认识、治疗和预防口腔疾病方面已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反映出明初我国中医口腔医药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消渴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予中药补肾消渴方口服,服药10剂后监测动态血糖,服用3个月以上,第4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及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观察60例,显效48例,有效12例。[结论]补肾消渴方有补肾、益气、活血之功。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苓桂气化方(LGQH)对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模型大鼠的心脏功能及血糖、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加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复合HFpEF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HFpEF模型组、诺欣妥组、苓桂气化方低剂量、高剂量组,以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正常对照组、Wistar kyoto(WKY)空白对照组,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HFpEF模型组及两个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8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超声功能指标包括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二尖瓣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A)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心钠素(ANP)、B型脑尿钠肽(BNP)等的含量;取大鼠心脏组织做大体病理和病理切片检测。[结果] 与HFpEF组比较,诺欣妥和苓桂气化方低、高剂量组均对E、E/A比值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0.05或P<0.01),苓桂气化方组可使大鼠ANP、BNP含量不同程度的减低(P<0.05或P<0.01),而诺欣妥组仅BNP含量较前降低(P<0.01),诺欣妥和苓桂气化方低、高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FINS、C-P及LEP含量(P<0.05或P<0.01),苓桂气化方低、高剂量组还可降低GSP及GLU水平(P<0.05或P<0.01);苓桂气化方低、高剂量组大鼠血脂指标TC及LDL-CHO水平均较前降低(P<0.05或P<0.01);诺欣妥和苓桂气化方低、高剂量组均对大鼠hs-CRP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1)。[结论] 苓桂气化方具有改善大鼠心脏舒张功能,抑制心房结构性重构,同时具有降低炎性因子、改善糖脂代谢及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对蒙药经典方扎冲十三味丸(GRD-13)进行基原考证、方解分析、综述药理与机制、临床应用,为该经典方的深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查阅文献研究与考证方法进行文献综述。结果: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出自《哲对宁诺尔》(《至高要方》),属传统蒙药经典方。该方由沉香10 g、麝香7.5 g、木香15 g、禹粮土7.5 g、制草乌30 g、甘草10 g、诃子60 g、制珊瑚7.5 g、制珍珠8 g、石菖蒲45 g、丁香5 g、煅磁石5 g、肉豆蔻5 g,共13味单味药组成。蒙医在使用过程中,因临床用药经验和用药方法有所不同而出现有单味药在处方中的入药量改变。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具有愈白脉损伤、杀黏、镇静安神功效,由蒙医主治白脉病、萨病、黏性刺痛、瘟疫、疽炭、白喉、吾亚曼病、转筋、亚玛症、协日乌素病、丹毒、高血压等疾病,临床疗效确切。结论: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出自《哲对宁诺尔》(《至高要方》),属传统蒙医经典方,对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具有进一步探索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6.
通脉止痛方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通脉止痛方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22),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40 mg,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脉止痛方治疗,以方内各单味药颗粒剂混合开水冲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疗程15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最大血流速度(Vs)。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63.6%(P<0.05)。治疗后两组Vs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更明显(P<0.01)。结论:通脉止痛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益肾通络方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益肾通络方,对照组服用五子衍宗免煎颗粒剂,两组均1剂/d,分早晚饭后0.5 h冲服,连服2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4.00%、63.30%;两组精液活动率比较以及精子运动速度比较,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通络方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8.
黄萸方对大鼠糖尿病早期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黄萸方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采用高糖高脂喂饲加低剂量STZ建立伴胰岛素抵抗的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给予黄萸方治疗12周,动态观察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结果:黄萸方可降低血糖、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减轻肾脏肥大、改善尿多症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疗效优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结论:黄萸方可改善实验性大鼠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主要是减少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筛选"养血止痒方"的最佳配伍。方法:利用正交t值法筛选"养血止痒方"止痒作用的最佳配伍。结果:白蒺藜、玄参、何首乌、黄柏、天麻、徐长卿6味药起主要作用,佛耳草起辅助作用,白藓皮、当归、夜交藤、狗尾草作用相反。结论:"养血止痒方"的最佳配伍为白蒺藜、玄参、何首乌、黄柏、天麻、徐长卿、佛耳草。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冠通方及其拆方对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阐析防治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机理以寻找药物作用的靶点。方法:建立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冠通方及其拆方对VSMC增殖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冠通方及其拆方对大鼠VSMC表达的影响。结果:冠通方组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均可抑制大鼠VSMC的增殖(P〈0.05);其中冠通方组作用结果最好(P〈0.01);冠通方组、拆方3组与阴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冠通方组的抑制VSMC的增殖最强(P〈0.01);拆方3组其次(P〈0.05);拆方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通方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SMC中含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