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3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朱惠蓉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用药规律。用药注重清热解毒、健脾化痰、养阴润燥,药物多寒温并用,且善于应用药对。  相似文献   
102.
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5种黄酮类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炙淫羊藿炮制前后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含量.结果: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含量发生了变化,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炙淫羊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炙淫羊藿的炮制工艺条件和黄酮类成分的比例关系决定了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3.
结构规整支化聚合物可以通过主链引发法,大分子单体聚合法和主链-支链偶联法来合成,对结构较为规整的支化聚合物的制备进行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中医治疗湿证配伍规律。[方法] 以湿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医案部分收录的医案,提取医案中用药信息,采用The R Programming Language软件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并基于Gephi 0.9.2软件实现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纳入医案453个,包括中药257味,总用药频次为3 321次。按功效、性味对药物进行分析,发现利水渗湿药物共使用16味,其用药频次达619次,占总用药频次的18.6%;温性药物75味,使用频次达1 062次,占总用药频次的32%;苦味药物120味,使用频次为1 701次,占总用药频次的31.3%。关联分析得到陈皮-茯苓、泽泻-茯苓、白术-茯苓、厚朴-茯苓等可能为治疗湿证的核心药对。基于关联分析结果通过Gephi0.9.2软件运算,以K核心算法并参考节点介数中心性得到核心药物37味。通过社区探测算法进行模块化处理结合专业知识,分析核心药物网络,总结得出以五苓散、二陈汤、平胃散、黄连解毒汤、三仁汤为代表的湿证治疗代表方药和以利水渗湿法、健脾祛湿法、燥湿运脾法、苦寒燥湿法、宣气化湿法为代表的常用治法。[结论] 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总结古代医案治疗湿证的处方规律及常用治法,可供现代临床参考并为今后进一步挖掘中医临证经验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探析现代临床文献中针灸治疗亨特综合征的选穴规律。方法:全面检索并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期刊数据库(WF)、维普(VIP)等数据资源系统中的中文文献,选取从1994年1月至2019年3月符合以针灸治疗或其他中医外治法治疗亨特综合征的文献,对所选腧穴、穴位归经及其所属特定穴进行描述性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二阶关联分析、三阶关联分析,并制作网络图。结果:经过严格筛选后,共纳入35篇文献,涉及相关腧穴51个,其中合谷穴应用频次最高;所选腧穴遍布十四经脉,其中足阳明胃经使用频次最多;对于交会穴的选择明显高于其他特定穴。结论:合谷为治疗亨特综合征的首选穴位,针刺治疗亨特综合征以阳明经脉为主,且重视局部取穴,配合辨证随证取穴,为亨特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全面总结中医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库至2020年5月31日发表的中医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 2.5)统计用药频次及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对药物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进行分析,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进行新处方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231首,涉及中药242味,使用频次较高中药有川芎、丹参、黄芪、地龙等41味,其四气主要集中在温、寒、平,五味主要集中在甘(淡)、苦、辛,归经主要集中在肝、脾、肺经;挖掘共得到高频药物组合48个,出现频次前6位的组合是川芎-黄芪、川芎-地龙、川芎-当归、丹参-地龙、黄芪-地龙及川芎-丹参;演化共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6组,潜在新处方8个。结论 中医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整体治则以补气化瘀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应用复杂网络方法挖掘腰痛方剂配伍规律的可行性。方法:筛选古籍中治疗肾虚、外感和瘀血腰痛的方剂,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建立3种腰痛的药物配伍网络,比较分析3个网络的节点距离、群聚系数和中心性,采用MATLAB编程查找支持度10%的最大派系进行凝聚子群分析。结果:肾虚、外感腰痛的网络群聚系数较大,核心药物较多。3个网络共找到13个凝聚子群,形成7个基本方骨架。杜仲、当归、牛膝和肉桂是所有子群的共享药物。结论:复杂网络方法可用于方剂配伍的数据挖掘,为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窦新英  张月华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561-2564
目的讨论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病的月和年际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并建立月发病气象预测模型。方法利用2000—2008年乌鲁木齐市循环系统疾病逐月发病人数资料分析其变化规律,结合同期地面气象A文件资料中气温、气压、日照时数、总云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人数逐年呈现上升态势,2000—2004年变化相对平稳,高值年出现在2008年;春季病多发,秋冬季最少;高发期为单峰双月型,低发期为双峰单月型;利用旬预测模型F检验,趋势拟合准确率高血压SS=59%,脑卒中SS=63%、心肌梗死SS=83%。结论可结合未来旬天气预报进行循环系统疾病发生趋势预测,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循环系统疾病发生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110.
140味降脂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单味中药降血脂文献检索,统计分析降脂中药类别、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的频次与频率。结果共检索出442篇文献,单味降脂中药140味:其中以补虚类(31味)、清热类(27味)最多;四气以寒凉为多,累计频率50%;五味以甘、苦、辛为主,累计频率86.0%;归经以肝、肺、肾、胃、脾为主,累计频率76.9%;功效以清热、祛痰(湿)、理气、活血、补阴、补阳、补气为主,累计频率90.0%。结论中医治疗高脂血症以调理肝脾为主,兼顾肾肺胃以治其本,重用清热化痰(湿)、行气活血类降脂中药,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拟制出降脂效果最佳组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